治疗糖尿病常见的10大误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治疗糖尿病常见的10大误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糖尿病常见的10大误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治疗糖尿病常见的10大误区,真诚希望对糖友有所帮助误区1: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少吃主食有时候,我问患者,你每天吃多少饭。有的人说,每天一小碗甚 至半碗,稍多血糖就高,不敢吃。这种想法让很多人都不敢吃粮食, 然而,却因此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粮食吃不够,能量就会缺乏。为了补充机体需要的能量,吃 进去的鱼、肉等蛋白质就会被当做粮食消耗掉。久而久之,身体无法 维持自身的肌肉量,整个人就会逐渐消瘦。而长期肌肉萎缩,也会逐 渐丧失运动能力。图片不吃主食,能量缺乏,也会导致患者精神焦虑、情绪波动,甚至 睡眠不良、多思多虑。有些患者晚上不敢吃东西,夜里睡不好、翻来 覆去。我会让患者尝试睡前吃点东西,补充身体的能量
2、。缺乏能量会使人体处于负能量状态,有糖尿病并不意味着身体就 要处于一种负能量的状态之中,缺乏能量会让精神和身体都不适应。那么,主食吃多少合适呢?每天最少5-6两。我们并不是主张过 量地吃,但是必须要按量吃够。一般不做太重活儿的女性,也可以考 虑每天5两主食;男性可以考虑6-7两。这样分配到三餐的话,每餐 大概为1.5-2两(以上均为生重)。但有人又担忧,吃了适量主食血糖升高怎么办。吃饭后血糖升高, 想告诉大家,从此忘掉这个数字,因为数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是否 已经发生了低血糖,跟血糖数值没有必然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患者的 病症是否与血糖偏低有关。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病症,如饥饿感
3、、心慌、 出汗、头晕、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其次是加餐后是否可以缓解(往 往加餐后10-40分钟可局部或完全缓解)。出现这些病症时,有些人的血糖值不一定很低,有人甚至是 6mmol/L或7mmol/L。但即使血糖值不低,出现这些病症时一样很危 险。出现这些病症时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脉搏会加快,血压会上升。 如果持续兴奋下去,还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险情况。因此,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患者一定要注意餐前、餐后2-4小 时的病症,同时加以记录,看病时携带,方便医生调整药物。误区11:用药均损伤身体,越少用越好很多人骨子里可能都会有这种想法,觉得用药多了伤身体,应该 越少用越好。然而,糖尿病是一种代谢
4、病,也是一种现代病,生活方 式调整是基础。然而,当生活方式调整不能到达目的的时候,就需要 适当用药了。然而,用药与不用药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比方有的人用了 降糖药后反而会觉得头晕,不用药反而没感觉。但是,到底用不用, 要从几个角度去考虑。首先,从长远考虑,用药可以很快控制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用药的不适应期一般不会很长,往往一个月左右就会适应了。另外,代谢病的治疗是一种抗衰老的治疗,不是去除疾病,而是 控制疾病。而控制疾病的概念就是调整、保健。所以,不要认为所吃 的药是治疗疾病的,它是控制疾病的,将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这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健概念,也就是在这里治疗即保健。很多患者
5、会吃蜂胶、鱼油等保健食品。然而,相对于保健食品, 降压、降脂、降糖药的效果肯定,保健作用更明显,为什么不吃呢? 我们都需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在理性原那么指导下生活往往更能延年益O误区12: 口服药对肝肾有损,应尽早打胰岛素有些患者来就医,所用胰岛素量很大,但血糖却波动很大,同时 人精神也不好。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他最主要的调整往往是增加二甲 双肌,减少胰岛素用量或做相应调整。患者有时会问:“你们没有更 好的药了吗?我知道二甲双胭,但怕它对肝肾功能不好不敢用,因此 打的胰岛素。我会说,你先试试看。结果,几个月后,患者血糖往 往控制得比原来好得多。另外,二甲双胭具有抑制动脉硬化作用,对体重、血压、血糖
6、、 血脂均有益,是目前还无可取代的“航母”级药物。有一个患者血压非常不稳定,收缩压经常高达170 180mmHg, 去过很多医院调药但总是降不下来。我发现他的血糖也高,就给他用 了二甲双肌。结果,血糖、血压都降下来了。此外,二甲双肌还具有利水作用,有些患者用了之后,可能会短 时内体重减轻较多。这往往与段时间内身体过多水分排出有关。如果不应用二甲双胭,单纯使用胰岛素,很多患者会马上“肿”起来。我不知道口服药对肝肾有损的说法从何而来。据我所知,这种观点并非科学,不符合实际情况。另外,我并反对应用胰岛素,而是说,必须要严格掌握它的适应 征。事实上,在糖尿病发病人群里,有相当一局部人是不缺乏胰岛素 的
7、。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至高不低,检查出来是972mU/L (正常值是577),还有高到20-30mU/L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使 用胰岛素,多数人不需要单纯使用胰岛素。误区13:降糖药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得越好降糖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就越好吗?有的人发现血糖高了,就把 原来用的药或胰岛素加量;然而,加了之后血糖不降反升;接着就继 续加量,血糖有时甚至进一步升高。一气之下把药撤了大半,血糖倒 反而下来一些,这是什么情况呢?患者能自己观察血糖波动情况,调整药物的做法是对的,但是, 调整血糖并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候药量大了血糖反而升高。这是因为 身体对降糖药物有反向调节作用,药量过大会促进升糖激素
8、升高,反 而会抵消降糖药物的作用,甚至完全抹平药物的作用。因此,很多病 人血糖高了来看病,我们采取的措施不是加药,而是减药,药减下来 了,血糖也降下来了。另外,身体对于胰岛素、磺服类药物的抗药性是比拟强的,单纯 使用这两类药物,往往是先降后升。而如果药物联合使用却可以降低 抗药性。联合应用二甲双胭后,降低抗药性的效果特别显著,这也是 为什么糖尿病医生如此偏爱二甲双胭的原因。此外,调节血糖的另一个原那么是“血糖见低那么减”和“见好就收”, 血糖到什么程度该减呢?血糖低到接近正常值就可以尝试药物减量 了。例如用药后餐前血糖是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到达9mm。I/L 以下时,就可以尝试药物减
9、量。还有一些情况暗示低血糖,例如餐前 4-5,餐后却是15以上,很有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反跳现象。另外, 白天血糖低,夜里和早晨血糖高很可能也暗示低血糖的存在。因此,调整药物剂量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摸索, 而不是血糖高了就加量。可以通过运动、用药等方法来解决,但绝不能靠不吃主食来解决。此外,关于餐后血糖需要辩证地看待。有些年龄在65岁以上, 患糖尿病接近十年或十年以上的人,重点观察餐前血糖。因为老年人 餐后胰岛素分泌缺乏,如果应用药物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到 9mmol/L以下,甚至8mm。I/L以下后,下顿饭的餐前血糖会较低,有 时身体会难以承受。因此,这样可能就不会受益于餐后血糖
10、的降低, 反而受害于不适当降低的餐前血糖。误区2:糖尿病患者应该以吃粗粮为主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不一定是误区,因为他们确实以吃粗粮为 主。然而,对于有些人,尤其是刚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而言,他们不是 爱吃粗粮,而是不敢吃细粮,就诊时往往异常紧张地告诉大夫:“我 三个月都没吃过细粮了,全是玉米面、玉米楂、养面、筱麦面,吃得 我眼睛都发花了”。这些患者认为,只要一吃细粮血糖就高,所以不 敢吃。事实上,该吃的东西吃了,血糖升高,那不能说明不该吃,而只 能说明又得吃又得另想方法。细粮含纤维少,消化吸收比拟快,血糖 升高必然也比拟快。其实,消化吸收快也有好处:年老体弱、消化功 能不好的人,吃细粮反而对身体有
11、益。对于这类人,吃粗粮吸收不了, 还会使胃不舒服,并可能因消化不良、缺乏能量而影响身体健康状态。因此,要考虑粗细搭配,比方一份粗粮搭配两至三份细粮,可以 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以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 着吃。穿衣服讲究混搭,吃饭也一样。另外,粗细搭配时也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对于体质较差,身形瘦 弱的人,少吃粗粮;而对于肥胖,身形健壮的人,可以稍微增加粗粮 的比例。此外,多吃蔬菜也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进食粗粮 才能增加纤维。误区3:只吃白肉不吃红肉,或只吃牛羊肉不吃猪肉在有些国外的营养与疾病研究中,可以见到推荐多吃白肉少吃红 肉的说法,但并没有绝对到只吃白肉不吃红肉,或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 糖尿病 常见 10 误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