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docx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随着我国不断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顺应 时代发展需求,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从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问题剖析着手,以学生优良职业品 质的培养为抓手,探索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机制,培养具有强大内在精神驱动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新时代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产业整体上还存在技术含量不够高、产品 附加值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升级产业、优化产业链,对外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人是产
2、业发展的根本,服务业的优化、农业的现代化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是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知 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 养大量能够扎根在一线生产领域,应用最新科技提升生产水平的劳动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师教学能力、教材体系、 教学方法等方面,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甚深,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不够凸显,严重影响
3、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 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强调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它贯 穿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也明确提出,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 推动课堂革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更应强调优秀职业品质、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从学生职业生涯长 久发展的视角来看,内在的优秀职业品质塑造是根本。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同并践行优秀的职业品质,才能不断 提升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高
4、职院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塑造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奠定大国工匠的品 质基础,为行业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 师风建设,以教师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感染和引导学生。其次,要创新教材体系,强调职业教材的针对性和特色。最后, 要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使优秀的职业品质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 驱动力。二、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了“三教” 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还
5、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三教”改革的外部环境限制和基本策略偏差1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外部环境限制因素多。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内外部环境复杂,限制发展的因素也多。 一方面,“三教”改革要求聚焦于产学研一体化,高职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协作,构建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 办学模式。但这种办学模式对合作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稳定呈现,而且符 合合作要求的企业并不多。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教学形式也从线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相 结合,使限制性因素影响进一步放大,教师面临线上线下授课的双重压力,行业企业师资流动性增加,这些不稳定因
6、素 都会影响改革进展。2 .缺乏针对学生内在发展驱动力的“三教”改革方案。“三教”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就其品质而言,包括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外在的技术技能水平两个方面。但是,高职院校多偏重于学校硬件设备 的建设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对学生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在“三教”改革中对于精神品质的培养缺少明确的 实施方案。此外,由于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情况、政策、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师资改革标准的不明确、师资改革 方式多样等问题层出不穷,都导致“三教”改革和工匠精神培养目标难以实现。3 .缺乏体现自身特色的“三教”改革方案。“三教”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
7、些高职院校仅仅从师资、教材、教 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缺乏面向不同学生和不同学科的针对性措施。高职院校自身管理特色不明,没有改变旧有 的不合理观念和低效率的运行机制,导致改革进程缓慢,不能形成适应高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教学体系和工匠精神培 养体系,难以全面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面对新问题的产生也很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三教”改革的内生要素发展滞阻1 .教师主体性作用发挥存在障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存在诸多阻滞因素。一是在 教师入口环节。高职院校在招聘时往往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学术成果等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技能性、 实践性职业素养要求,
8、教师的行业企业经历、实践操作水平在招聘选择标准中占比不够高。二是部分教师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压力不大,对职业发展没有清晰定位。三是针对教师的入职教育和持续岗位培训目标定位不够明 确,导致教师不了解自身的教育职责,轻视技能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养。2 .教材与行业发展实践脱节。教材是铸魂育人重要理论成果的物化形式,是教师个人工匠精神和技能素质外化的 重要支撑,在教材编写工作中应强调责任意识、创新思维和专业素质的融入。但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教材,作为主 要编写成员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工作者却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教材内容可操作性不够强、 教材更新不够及时、对新
9、兴产业技能需求反映不够准确。此外,“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纸质教材很难完全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创新教材媒介,利用好数字平台,创建适合线上教学的新型教材,以缓解教学资源 的不足,满足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3 .行业企业主体在教法改革中往往缺位。行业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教育主体,理应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位,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和积累实操经验的宝贵机会,无法真正实现学 中干和干中学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不要过于强调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发挥行业企业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最新的教学资源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10、。三、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进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品质决定了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长度, 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将学生内在的优良职业品质培养作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具体抓手, 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优良职业品质,并将其作为提升职业技能的内在驱动力。(一)教师层面,建设“工匠型”教师队伍1 .培育教师对优良职业品质的认同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对爱岗 敬业、严谨勤奋、精益求精等优良职业品质要素的认同是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各种座谈会、研讨会,让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三教 改革 逻辑 实践 进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