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我们学校更注重在隐性文化 的建设上下功夫,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思考一:管理行为如何改变?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思考的是:怎样才能 让好的管理从文本走向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认识导向、情感 陶冶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并最终表达学校“和合”的文化理念?我校的考勤制度原先共有20多条,内容细到老师们记都记不 清,你说怎么去执行?因此,我们将这些制度进行了精简,合并成 六条,简单明了。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一条“教师每月可 以享受八小时的零星假、孩子中考高考可以享受三天的带薪休假, 提前两周可以每天提前一小时
2、离校”。也就是,制度的建立要充分 给予老师们人文的关怀。当然,我们要做的,关键就是要让老师们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会导之以行。这几年,教师们自觉遵守 出勤制度,学校有事主动加班加点的良好情况验证了这一点。这使 我们不得不感到:好的规章制度固然能约束人,然而再具体的制度 也不能穷尽所有的要求,但是,当老师们去支持你的制度的时候, 那种力量是超越制度之外的,是巨大的、无穷尽的。因为这是种 心灵的力量,而这种心灵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记得以前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师作业批改的检查,每一次教 学指导中心的主任们都要抽查几百甚至上千份作业,工作繁杂辛苦 不说,评选结果还时常有争议。后来,我们改变方式,
3、由老师们进 行互查互评互学,结果换来的是:有问题的老师真诚地吸纳了改进 的建议,并很快学习和借鉴了别人好的做法,整改效果远远高于学 校的强制命令。所以和合管理倡导:要真正相信教师,不要只相信 自己。管理上的一次次碰撞,一次次转变,越来越迫切地冲击着我们, 必须要对学校的管理文化进行重新构建。因此,这几年,在学校的 管理机制上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和变革。我们原来传统的管理机制是这种纵向式,如果要干一项工作、 解决一个事往往要一级一级请示、协调、汇报,单一,扁平,低效, 这不符合学校和合管理的新要求。逐步地,我们将其变为这样一种球形管理。静态下,部门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就像我们文化主题墙上面的圆一
4、样。动态下, 如果突然有一个部门接到重要任务,该部门就迅速地成为了圆心, 就成了此项工作的总指挥,总筹划,总负责,学校将充分地给予这 个部门各种权力,他可以有权力充分地调配学校的人员、部门等各 种资源,合理分配工作,一改原先单打独斗的局面,很快就重组形 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应对集体,保证了管理的畅通、快捷、高效。在前几天学校“教师岗位竞聘”活动中,我们遇到这样一个突 发情况:10月7号,国庆假最后一天,接到局里通知,10月8号 我们家有一位老教师要退休。人事局新的政策规定,如果当天竞聘 结果不出来,这位老师将无法享用这次这个政策。学校8号一上班, 紧急发动,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大家迅速进入了筹备工作
5、。一天下 来,六点全部结束。五六十份材料的审查、上千次的算分、合分、 复分,一万多个数据的输入统计汇总这些在正常情况下需要三 五天完成的工作,我们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所有高级 岗位竞聘的工作并且非常有序、平稳、没出一点纸漏,这得益于球 形管理机制的高效。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一是这种机制这几年我们进行了不断 地更新和磨合,二是这种机制对各个部门要求是高的,因为你成为 圆心是需要能力的,三是其他部门会不会配合是不必担忧的,因为 你随时也可能成为圆心,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配合。这两年,我校中层以上的干部共有十位,提拔和交流走了五位, 按说对学校的管理应该影响很大,但学校工作却依然保持稳定高
6、效,这就是因为一种管理机制已经形成,并稳定地传承了下来。说 到这里,我们也许可以斗胆地说大点:传承下来的,那就是文化。思考二:打造怎样的教师队伍?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教师团队的和谐开展开始渐入佳 境,良好的气氛日益凸显。我想,是“和合”文化这无形的精神力 量,凝聚成这鼓舞人心的合力。我由此想到了 “木桶原理”。其实 一个团队就像一个木桶,那些短板固然影响桶的容量,然而,即便 人人都是长板,如果缺了木桶的箍,是粘合不起来的,依然毫无用 处,是盛不住水的。鞍二那么多优秀的教师,她们也需要这样一个 “箍我们的“和合”文化就是这个“箍它像强大的向心力、 凝聚力、粘合力,对学校团队的形成起了不可替代
7、的作用。每逢寒暑假的时候,我总愿意给老师们,推荐读点专业书籍之 外的书,换换脑子,然后大家再交流交流,效果是很好的。如:这 几年读的狼图腾亮剑登顶第一修炼等书籍,写得 非常好,引人入胜,引人至美。其实,在这些书里,都可以领悟到 一种共同的内涵:那就是“以合致胜”的道理。老师们只要有了合力,在重大事件上自然也就有了战斗力。再 举个以前提过的“大练兵”的例子。活动期间,学校随处可感受到 浓厚的研讨气氛和真诚的合作精神。名师团队与一线老师随时切 磋、研磨,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持续到晚上10点多;一个老师参赛, 大家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争相献策,抢着帮他做课件、代课 团队的凝聚力在每个人身上彰显,活动的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特色 文化建设 思考 实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