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注射剂项目成本管理【范文】.docx
《脂质体注射剂项目成本管理【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质体注射剂项目成本管理【范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脂质体注射剂项目成本管理脂质体注射剂项目成本管理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脂质体制剂优势及其应用领域3三、 必要性分析4四、 项目简介5五、 公司概况9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0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0六、 规划成本管理11七、 估算成本11八、 管理的目标14九、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16十、 项目的一般过程19十一、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28十二、 投资方案分析30建设投资估算表3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33流动资金估算表3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3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6十三、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38十四、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3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
2、值税估算表4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7一、 产业环境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
3、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二、 脂质体制剂优势及其应用领域脂质体制剂可以增加载药效率,实现靶向和降低毒性的作用。和普通制剂相比,脂质体制剂具有如下优势:高荷载和高生物相容性。脂质体注射剂可将难溶性药物以包裹形式负载于脂质纳米结构内,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且脂质结构在体内可降解,安全性较高;具有靶向作用,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机体器官对不同粒径微粒的阻留能力不同,可通过脂质体注射剂的粒径控制实现药物被动靶
4、向效果。同时,脂质表面可修饰相关受体的配体,引导含药脂质纳米颗粒主动靶向至特定部位,选择性地将药物浓度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者细胞类结构中,提高药物在病灶区的浓度,进行靶向治疗,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同时,降低药物可能对其他器官组织的伤害。脂质体制剂在多种适应症具备良好应用前景。脂质体制剂可以应用于肿瘤、感染、神经、麻醉、眼科和诊断等多个领域。和普通制剂相比,脂质体制剂在各个疾病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肿瘤领域,脂质体包裹的药物比游离药物的毒性要降低50%-70%,抑癌活性上,脂质体剂型比游离药物高。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
5、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
6、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4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0.00(折合约4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8458.02。其中:主体工程31886.40,仓储工程6027.8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189.22,公共工程4354.56。(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
7、工作情况,x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复杂制剂是中国医药创新发
8、展的方向之一。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科学创新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医疗需求逐步提升,推动复杂制剂的发展创新研究。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大魁曾指出,研发复杂制剂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临床价值、更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加速改变我国复杂制剂依赖进口的局面。相对常规制剂而言,复杂制剂的技术难度更大,制备工艺更复杂。根据新康界,复杂制剂的优势明显,包括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具有靶向性、减少副反应、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等。高端仿制药在临床时间、研发难度、研发成本等方面较原研药更有优势,在市场独占期、专利保护方面、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又优于普通防制药。(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
9、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022.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444.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4%;建设期利息186.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4%;流动资金3391.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82%。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4444.1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596.7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53.68万元,预备费493.76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8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
10、2665.64万元,纳税总额2893.62万元,净利润4103.1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37%,财务净现值1009.3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5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0000.00约45.00亩1.1总建筑面积48458.02容积率1.621.2基底面积16800.00建筑系数56.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0.812总投资万元18022.632.1建设投资万元14444.142.1.1工程费用万元12596.7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353.682.1.3预备费万元493.762.2建设期利息万元186.812
11、.3流动资金万元3391.683资金筹措万元18022.633.1自筹资金万元10397.693.2银行贷款万元7624.944营业收入万元383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2665.646利润总额万元5470.877净利润万元4103.158所得税万元1367.729增值税万元1362.4110税金及附加万元163.4911纳税总额万元2893.6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150.06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371.42产值14回收期年6.3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37%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009.36所得税后五、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
12、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郑xx3、注册资本:118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4-47、营业期限:2010-4-4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5655.044524.034241.28负债总额3234.422587.542425.82股东权益合计2420.621936.501815.4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8955.0723164.
13、0621716.30营业利润4718.803775.043539.10利润总额3791.573033.262843.68净利润2843.682218.072047.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43.682218.072047.45六、 规划成本管理规划成本管理活动主要是确定项目实施成本管理所需要的流程、技术、方法和工具,为整个项目如何管理成本提供指导和方向。规划成本管理过程最重要的输出就是成本管理计划,其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七、 估算成本项目估算成本是指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完成项目的各项活动,预估完成项目各工作所需资源(人、材料、设备等)费用的近似值。通过成本估算可以帮助项目干系人对
14、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投入有一个近似的了解,用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并以此为基础批准所需资源。项目有充足的资源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批准项目总预算的一个输入条件就是估算成本的结果。最初的估算成本大多是由项目实施者来进行的。既然是对未来进行估计,就一定会存在高估或者低估的可能。但对实施者来说,显然高估有利。这就导致进行估算成本的基层管理者大多会有意过高估计工作所需的资源要求,来获得足够的风险缓冲。而作为高层管理者通常也并不信任基层管理者汇报上来的估算结果,所以最终被批准的结果往往是上下级之间的一种平衡。项目成本估算的过程或多或少都和过去所积累的经验有关。这种经验可能来自个人、企业过去的积累。根据所依
15、赖的数据来源不同,有4种常用的估算方法:类比估计法、参数模型法、自下而上估计法、计算工具辅助法。类比估计法,顾名思义,就是同以往的类似已执行的项目进行类比而得出的当前项目的成本估计。它实质上是一种专家判断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估计法,基本操作步骤是:首先,由项目的上层管理人员收集以往类似项目的有关历史资料,会同有关成本专家对当前项目的总成本进行估计;其次,将估计结果按照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的层次传递给下一层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费用进行估计;最后,继续向下一层管理人员传递他们的估计信息,直至项目基层人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花费少,当项目的详细资料难以得到时,这是一种
16、估计项目总成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由于项目具有独特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因此估算的准确性也较低。当估定的项目总成本沿工作分解结构图逐级向下分配时,可能会出现下层管理人员认为成本不足而难以完成任务的情况,但是碍于地位和权力的威严,他们可能不会及时和主动向上层管理者提出问题,导致项目在运行时出现困难。但是当以往的项目与目前的项目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相同时,类比估计法还是比较可靠和实用的。参数模型法是利用项目的特性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来估计项目成本的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组项目成本估计的经验关系式,通过这组关系式可以对项目总成本作出一个近似估计。由于
17、参数模型法只对影响项目总成本变化程度最大的成本变量进行估计,而不考虑一些细节性费用因素,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项目,往往可以利用参数模型法中的经验公式作出相当简明的估计。显然,建立的模型和一定的工程技术领域是高度相关的。无论是费用模型还是模型参数,其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如果其模型依赖于历史信息,那么模型参数容易数量化,而且模型应用仅涉及项目范围的大小,通常是比较可靠的。采用这种估计方法时,要注意一定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这对于保证成本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模型的适用性,在建立成本模型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保证建立参数模型时所参考的历史信息的准确性。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必
18、须量化处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参数模型可按适当的比例调整。自下而上估计法是利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先由基层管理人员估计出每个工作单元的费用,再将各个工作单元的成本自下而上逐级累加,交给项目的高层管理者,最后由高层管理者进行汇总并估计出项目的总成本。由于基层管理者是项目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估计得到的结果很详细,比其他方式更为准确。但实际操作起来十分耗时,成本估计工作本身也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项目管理软件,利用这些软件,人们通过直接输入项目成本的有关数据或者自定义项目成本函数,就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得到项目成本的估计结果。目前一些项目
19、管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用于项目成本的估计。总体来说,上述四种估计方法都是通过某种形式来借用以前的经验:类比估计法:专家和项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参数模型法:业界的经验经过总结、归纳、建模得以应用。自下而上估计法:实施者个体的经验。计算工具辅助法:将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得以应用。八、 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效果,有时也称作效益,通常是指目标的正确性,也就是确定做什么。效率,通常是指实现目标的代价,也就是确定如何做。任何管理活动的目标都可以在这两个正交的维度上分解,这样就产生了四个象限。很容易得出结论,四个象限中最好的一定是“有效果、有效率”,最差的一定是“没效果、没效率”。
20、问题是“有效果、没效率”和“没效果、有效率”哪一个更好呢?在管理学上,效果因素确定了目标的意义,效率因素确定了实现目标的代价。显然效果的优先级要高于效率。没有意义的事情,其实现效率再怎么高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有效果、没效率”要好于“没效果、有效率”。但是在现实中,效果和效率两方面是紧密关联的,有时甚至很难区分。我们经常头疼的“官僚主义”就是有效果没效率的情形。国际上有个“幽默”,认为世界上存在三大官僚机构,分别是:世界银行、政府机构、大型公司。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组织规模庞大,机构复杂。为了防止出错,就制定了复杂而繁琐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有效果、没效率”的事情发生。另外一个普遍而有趣的
21、现象是:工程师容易犯“没效果、有效率”的错误。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推论是:大多数工程师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一直以解决问题为主,所以形成的思维习惯是给定目标后快速地实现目标,他们很少去自己选择目标,所以对目标的正确性缺乏判断力。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的目标往往与市场和商业价值相关,如果工程师沉浸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则常常会偏离真正的目标价值。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关教育方法的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搭积木来教育小孩子。这有两种教育方式:第一种方式,先给小孩子做示范,将积木搭成约定的形式,例如一座塔,然后让小孩子搭出同样的一个塔来;第二种方式,并不先做示范,而是直接给小
22、孩子一堆散乱的积木,小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搭积木。显然,这两种方式暗含着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时,我们更多的是表扬“搭得快”的小孩子,因为大家的“答案”都一样,是事先约定好了的;采用第二种方式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搭出来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第一种方式关心“效率”,第二种方式关心“效果”。大多数接受正统教育的人,都是在多年的快速寻找“标准答案”的训练中成长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凡事皆有标准答案,快速寻找和实现标准答案”的“效率定式”。但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因素往往要重于“效率”因素。九、 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是一门非常严格的社会科学,它有很多的流派,不存在统一的定
23、理和法则,我们很难给管理学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管理学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即管理学是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学科。这里面的资源是广义上的定义,通常可以指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每一类资源都有其特殊性。而管理就是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某一目的。从某一个角度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有些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循,例如物质资源、时间资源,有些则不大那么容易掌握其运行规律,例如人力资源。按照这种判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在“管事”和“管人”。前者是指管理那些可以采用自然世界规律处理的资源,后者则是特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资源。被管理的对象“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文 脂质体 注射 项目 成本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