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2022年.docx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202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2022年.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木兰诗教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目标:1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2 .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3.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 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背诵全诗。教学时间:二课时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我国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但是,动画片中 的花木兰离真实的花木兰仍然有着差距,动画片中的花木兰是经过再
2、创造的艺术 形象。如果大家想认识原汁原味的花木兰,那么就和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走进 花木兰的故事。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 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 心来解,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 点拨。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 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作品;学生疏通文义;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自查资料,解乐
3、府及乐府诗。准备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2、查字典,读准字音,并熟读诗歌。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 下关于木兰的故事。2、简介木兰诗及乐府诗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乐府 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 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孔雀东南飞被 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三、学生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
4、解诗句的含义。1、师范读,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及奏。2、生齐读,读准字音及节奏。3、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及解释(2)翻译下列句子并理解句意,认识互 文修1辞手法。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葬,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解释句子含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 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4、学生整体理解课的内容。(1)、在学生充分复述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停机叹息,
5、代父从军准备出征,奔赴战场征战沙场,凯旋回 朝建功受封,还朝辞官解甲还乡,亲人团聚双兔难辨,隐 喻作结(2)、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 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3)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 爱,体会并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羯尽爱 国之忠心,又不暮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四、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探究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揣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检查旧课:1、注音2、解释加点的词3、检查背诵情况。二、师生共同合作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语文 下册 木兰 教案 教学 反思 连连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