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1)(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1)(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 谷子。B.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C.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至5日举行,主题为开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 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D. “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 ”老师问一位刚刚新转校来的学生。2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发表在科学群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 学物候学改
2、写的。B.恐龙无处不有文题用双重否认的形式,强调了观点,肯定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 实。C.大雁归来通过夸张的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活动,说 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D.时间的脚印一文运用逻辑顺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能记录时间的相关科普 知识。3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翩然(pian) 龟裂(jun) 农谚(yan) *销声匿迹(ni) B.劫难(jie) 蟾蛛(chan) 褶皱(zhe) *风雪载途(z汨) C.缄默(jian) 狩猎(shou) *山麓(1U) 海枯石烂(lan)D.赌注(du)砂砾(11)腐蚀(shi)鸟臀目(dian)4
3、 .卜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次第骨骼山麓不解之迷B.劫难陨石晴朗衰草连天C.致密沟壑帷幕天衣无缝D.喧嚷枯燥潮汐难以置信.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几千年来,劳动人民 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 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 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A.懂得传语注意花香鸟语B.知晓喧闹掌握莺歌燕舞C.掌握警示倾听莺歌燕舞D.注意传语懂得花香鸟语5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沪昆高铁开通后,
4、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B. 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 3的比分打 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 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二、综合性学习.班级决定开展以“大雁鸟中的精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成语积累】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三个含“雁”字的成语。(2)【文化内涵】“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 下面的诗词名句,对“雁这种
5、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一杜甫孤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三、语言表达7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 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异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 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 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 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
6、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 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假设干天。如大连纬度 在北京以南约1 ,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 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 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那么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 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 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拟重,在无风的夜晚,冷
7、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 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 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 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 年的平均值相比拟,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选自大自然的语言).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除了“古今的差异”之外,还有哪些?8 .第至段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9 .选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1含答案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练习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