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婉莹:成功在于勤奋 成功在于细节.docx
《屈婉莹:成功在于勤奋 成功在于细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婉莹:成功在于勤奋 成功在于细节.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屈婉莹:成功在于勤奋成功在于细节【听医者讲述】核医学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个学科比拟“年轻”,我国于1956年才 起步。北京医院核医学科原主任屈婉莹从事核医学临床和研究工 作50余年,曾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 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 五、六届理事会会长和中华核医学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总 编辑,为推动我国核医学事业开展作出很大贡献。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屈婉莹在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 兴盛的历程中,与核医学事业一起成长,见证并亲历了我国核医
2、学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访谈人孟令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反响堆和加速器转为民用,放 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作为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组成部 分应运而生。因此,迅速选拔培养这一专业人才,开创这一新的 领域受到国家高度重视。19571958年,北京、上海、天津、 广州和西安等城市的少数大医院开始建立专业科室,最初称同位 素室(科),后更名为核医学科。1961年,我从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被 分配到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同位素科,师从著名核医学专家卢 倜章教授。因为当时设备单一,临床应用有限,仅有放射性碘 131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磷32治疗血液病和皮肤病等,加 上工作中还不可防止
3、地受到放射性辐射,防护设备又很简陋,几 位同事先后离开了科室。我也曾动摇过,但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 通过参加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1979年我调至北京医院,以吴蔚然名誉院长、钱贻简名誉 院长和李果珍教授等为代表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无私奉献的 老一辈专家,他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后半生。北京医 院同位素室(后更名为核医学科)在1972年成立,我来时只有 4名工作人员。在核医学科创立和建设过程中,首任主任陈雅清 功不可没。我于1982年任同位素室副主任,19892000年任该 科主任。临床核医学分为诊断和治疗两局部,诊断主要手段是放射性 核素显像,常用的X线、CT、
4、MR和B超等主要是识别病变解剖 结构的变化,核医学主要是显示有关器官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功 能和代谢状况,因此,核医学能更早发现疾病。开展核医学有两大必备条件,即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设备。 我科开展的转折点是1983年,那时,SPECT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断层仪)在国际上刚刚进入市场,与伽马相机不同的是,其不仅 可做平面显像,同时还能完成断层显像和全身显像,我院领导适 时捕捉到这一机遇,成为国内首批引进SPECT的单位之一。在陈 雅清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努力钻研,勤奋工作,于1985年在核 技术杂志发表了国内首篇SPECT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该论文提 出SPECT肝断层显像较平面显像明显提高了对肝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婉莹:成功在于勤奋 成功在于细节 屈婉莹 成功 在于 勤奋 细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