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师生学习案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分课时:1总课时:35 时间: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自学+交流学习目标:1、弄懂文章大意,背诵课文。2、体会作者对月夜的景色所做的美妙的描绘。学习重难点:弄懂文章大意,背诵课文。、浏览学案,明确目标。二、自学课文,解释加点字意思并写出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音:解衣()寝()藻苻()遂至() 2、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
2、明(3)念无与乐者(4)水中藻存交横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 宗元丰六年(1083 年),当时,作者被 贬谪到黄州已经有 四年了,元丰二年 七月,御史李定等 摘出苏轼的有关新 法的诗句,说他以 诗讪谤,八月将他 逮捕入狱,经过长 时间的审问折磨, 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 狱,被贬谪到黄州 任团练副使,但不 得“签书公事”,也 就是说做着有职无 权的闲官,在这种 情况下,作者写了 这篇短文,对月夜 的景色作了美妙的 描绘,真实的记录 了他当时生活的一 个片段。3、翻译:(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
3、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4、测试题(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朝的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3)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4)翻译以下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三、交流四、反应五、总结文言文翻译基本方 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 基本方法有直译和 意译两种。所谓直 译,是指用现代汉 语的词对原文进行 逐字逐句地对应翻 译,做到实词、虚 词尽可能文意相 对。直译的好处是 字字落实;其缺乏 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24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记承天寺 夜游 24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