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法治思维的培育.docx





《【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法治思维的培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法治思维的培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民法治 思维的培育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 程,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底线任务。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乡 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乡村治 理现代化需要营造良好的乡村法治环境。习近平的核 心要义和理论精髓主要是法治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民立场表达在乡村治理法治 化中,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农民的现代化同农 业农村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化进程,没有农民的 现代化,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思维的 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基本内
2、涵,法治思维的形成是 农民思维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加强农民法治思维的 培育是乡村治理法治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 义。一、农民法治思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不断增强农民对村集体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塑造新型 乡村德治秩序,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实现乡村善治。 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 治精神,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法治文化,增强农 民法治文化素养。坚持和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 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组织新乡贤参与人民调解工 作,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乡村治理司法服务和保 障水平,以公正的司法实践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让农民更加信任法律,坚定农民法治信仰。总之,必 须牢牢
3、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 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 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6) 284o3 .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在依法治理中,要注意发挥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7)。一方面,要拓宽村民参与自 治的渠道,重大事项依法定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决定,做到村集体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程序化,并推动村务信息规范有效公开,实行村民民 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必须发 展乡村内生主体力量才能保证村民自治源远流长(8。 要为村民搭建自治平台,拓展多元自治主体和自治空 间,实现村党组织、村委会、村民、社会组织共商共 治共享。同时,完善民主决策
4、机制,加强村务监督, 保障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开展。4 .强化科技支撑下的智治思维。要加强大数据、云 计算、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中 的普及应用,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 用科技为乡村社会治理赋能、提质、增效。建设智慧 政法系统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运用智能化、信息化 方式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乡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 治思维培育的效率和效果。(二)加强法治乡村人才队伍建设1 .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选拔培 养优秀的年轻干部,开展高素质年轻党员。要出台优 厚的人才下乡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和法律专业人才 返乡就业、回乡创业、到村任职、为民服务,在服务 乡村振兴的火热
5、实践中实现青春的升华和价值的提 升。2 .创新“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培养模式。采取 本土培育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将政治素质、法 治思维、道德修养作为“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 的必备条件。可以选聘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到村担任 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担任专兼职法律顾问,并在 实际工作中引导村干部争当本土化“法律明白人”和“法 治带头人”。3 .发挥乡村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加大乡村干部 法治培训力度,逐年选调年轻的乡村干部到市县两级 党校进行脱产学习,打造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 化、法治化的乡村干部队伍。严格规范乡村干部权力 的行使,加强乡村干部民主监督、民主考评,加大监 督执纪
6、问责力度。同日札要从立法上保障乡村干部待 遇,保护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增强乡村干部运用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以乡村干部较强 的法治思维促进农民法治思维的培育。(三)创新乡村普法方式结合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 法”普法责任制,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中普 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乡村法律顾问要定期到 村举办普法讲座,重点宣传讲解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同农民群众现场互动、交流 法律问题,增强普法实效性。组织“法律明白人”和“法 治带头人”讲解身边的法律故事,以生动事例阐释法治 精神,加大法治课教师培养力度,引导中小学生树立 终生学习理念,
7、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思维。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法治文化,将法律 条文、法治精神同生动的法律案例结合起来,创新宣 传方式和宣讲语言,以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法治精神。 设立巡回法庭,定期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法治文化 广场等场所进行巡回审判,以阳光司法促进农民对法 治的深度理解。(四)加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在乡村设立法律 援助工作站。向村民宣传“12348”法律服务平台,提高 “12348”法律服务专线的社会知晓率。在全面推进乡村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中,重点是打造一支善于运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忠诚于宪法与法律的精英管理 队伍(9)。因此,应配强
8、基层司法所力量,加强基层 法庭与司法所的协作,提高诉调对接工作实效,并健 全村法律顾问服务农村工作机制,引入农民参与村法 律顾问考核,建立健全法律顾问驻村制度,促进法律 同乡村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 律服务。(五)巩固法治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农村要实现法治化,必须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 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农民 法治思维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要推进农村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 营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集体资产,最大限度调 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不断 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让农业农村农民有更好的发 展机会和
9、更广阔的开展空间。在法律法规政策上,明 令禁止工商资本的不合理、不合规下乡行为,支持农 业现代化的条件、范围、规模、类型不损害农民权益, 实现工商资本下乡后与农业农村农民开展的有机融合 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再提升,促进农 村市场经济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优化农民法治思维培 育的乡村市场经济环境。总之,农民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体,一旦脱离了 农民,乡村治理现代化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乡 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农民法 治思维的培育要遵循法治建设和法治思维构建的客观 规律,参与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培育农民法治思维的必 要途径。农民法治思维的普遍培育,有助于实现乡村 治理的法治
10、化,从而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 社会一体建设,助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 力量。参考文献)1周佑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N).光 明日报,2020-12-09 (11 ).(2)杜艳艳.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 践开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2) : 22-27.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20.4)褚国建.论法治思维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学报,2016 (06) : 121-128.(5J林慧.乡村振兴
11、战略中的程序法治:价值、原 那么与完善构想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5 (05) : 94-100.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 文出版社,2020.(7王义.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 道(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 (01) : 14-17.8戴小冬,司秀梅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制中 民间信仰的身份、功能及法治化(J) .中共青岛市委 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 (06) : 14-17.(9J陆宏.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构与回归问题 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2) : 80-82.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治理 乡村 治理 现代化 视域 农民 法治 思维 培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