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住宅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住宅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方案04006092M40. 5X3360二、正反牙套筒:用于钢筋弯起不能转动的接头钢筋直径套筒外径套筒长度(2)格(0.3)螺纹规格(0.3)螺距(t)牙型角。备注01602846M16.2X2.5 右/M16.2X2.5 左2.560检验方01802848M18.2X2.5 右/M18.2X2.5 左2.560法:用标020(P3052M20. 2X2.5 右/M20.2X2.5 左2.560准牙规;02203256M22. 2X2.5 右/M22.2X2.5 左2.560小头通规02503860M25. 5X3 右/M25.5X3 左360过大头止2804264M28
2、. 5X3 右/M28.5X3 左360规不能过3205074M32. 2X3 右/M32.2X3 左360为合格03605582M36. 5X3 右/M36.5X3 左36004006092M40. 5X3 右/M40.5X3 左360三、变径螺纹套筒钢筋直径套筒外径套筒长度(2:螺纹规格(0.3)螺距(t)牙型角。备注01602846M16.2X2.5 /M16. 2X2. 52.5/260检验方01802848M18.2X2.5 /M18. 2X2. 52.5/260法:用标02003052M20. 2X2. 5 /M20. 2X2. 52.560准牙规通2203256M22. 2X2.
3、 5 /M22. 2X2. 52.560规能过,2503860M25. 5X3 /M25.5X33/2.560止规不通284264M28. 5X3 /M28.5X3360过为合3205074M32. 2X3 /M32. 2X3360格,逐个0365582M36. 5X3 /M36. 5X3360检测04006092M40.5X3 /M40.5X3360C、钢筋连接自检1、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必须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2、连接钢筋时,将已拧连接套的上层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然后再用力矩扳手拧紧, 直至发出响声,并随手划上红油漆标记线,便于检查。3、力矩扳手每半年检定一次。质
4、量检验与施工安装用的扳手应分开使用,不得混用。十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1、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垫层f弹钢筋位置线f绑扎底板下层筋f绑扎下层横向筋f放置 并固定马凳筋一绑扎上层横向筋一绑扎上层筋一钢筋验收。1.1、 清理干净底板垫层,不得有杂物。然后弹好底板钢筋的位置线,同时弹好柱墙钢筋 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1.2、 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成八字型),不得漏扣;1.3、 绑好底层钢筋后,按照间隔LOmXLOni,放置马凳筋;为加强马凳筋与底板钢筋的 整体性可利用性,在支撑与底板筋之间加设斜向辅助支撑,辅助支撑分别与支撑和底板钢筋焊 接,制作周转马凳高度同板厚,也
5、可做为浇筑碎过程中可当作施工通道。支撑筋高度为:底板 厚度一上下保护层厚度一上下排钢筋直径,其他尺寸如图所示。马凳筋采用25钢筋 底板马凳筋布置图如下:底板暗梁底板暗梁。0 一盘叵马凳筋柱距底板马凳筋布置图注:其他部位的高度和长度待设计图纸出来另行确定。1. 4、底排钢筋采用4cm厚的水泥砂浆或朔胶垫块按照间隔1M呈梅花状布置。1.5, 拉通线确定上层横向钢筋的位置,并在马凳筋及周边砖胎模上用粉笔划出上层横向筋 位置线并绑扎。1.6, 在绑扎好的上层横向钢筋上面拉通线,确定上层竖向钢筋的位置并作好标记,绑扎上 层竖向钢筋。1.7, 根据放好的墙、柱位置线,绑扎牢固插筋,插好筋后要进行核对检查,
6、柱筋的直螺 纹丝扣部分要带上塑料保护帽;柱插筋的底部弯曲部位及与底板上部钢筋相交部位应分别套上 一个箍筋,墙插筋应其底部弯曲部位及与底板上部钢筋相交部位分别绑扎两道通长水平筋,并 将墙、柱插筋与底板筋相交接的地方进行点焊,以便固定牢固。2、柱钢筋绑扎1)、柱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放样定位一-套柱箍筋一-搭接绑扎或焊接竖向受力筋一-画箍筋间距线一-绑箍筋2)、柱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 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 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
7、模板成90。B、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 要求时,应按下表采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20C25C30C352C40光 圆钢筋HPB235 级45d35d30d25d带肋钢筋HRB335 级55d45d35d30dHRB400 级RRB400 级55d40d35dC、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第一步接头距楼 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D、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
8、筋间距线。E、柱箍筋绑扎:(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如下图。(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 点成梅花交错绑扎。(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4)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问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 不大于lOOnrn且不大于5d的要求(d为主筋直径)。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 间距一般lOOOmrn,(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
9、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 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 合设计要求。(6)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7)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L7Lae,具体参见建 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一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中的有关作 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板内。3、地下室剪力墙钢筋绑扎1)、剪力墙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一-画水平筋间距一-绑定位横筋一-绑其余横竖筋2)、剪力墙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
10、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 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 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B、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设计 无要求时,应符合“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C、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 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D、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 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 筋时作为连接用。其
11、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E、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 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F、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 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G、对墙体位置进行放线后检查墙筋位置是否正确,如果偏位必须采取与柱相同的纠正措施, 进行处理、改正。H、为保证墙平面位置、截面尺寸、钢筋间距及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绑扎墙筋时应 在墙体竖直方向加设墙水平定位筋,定位筋的构造形式如下图:h为墙厚-2倍保护层厚;b为 水平钢筋间距;hl为墙厚-2倍(保护
12、层厚度+墙水平筋直径);H为墙厚;Ue为钢筋搭接长度。415d15d勺丁字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剪力墙竖向定位筋I、碎墙水平筋端部及转角构造碎墙水平结构在端部弯钩的弯折长度为15d (d为端部暗柱主筋直径),若墙厚小于15d时, 端部应加设型卡钢筋,严格保证剪力墙水平筋在端部的交圈连续。端部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J、碎墙水平筋在转角处应按L 3倍锚固长度进行搭接处理,不能做成墙水平筋锚入柱。具 体做法如下图:1.3 L o. a转角墙墙身水平分布筋连接构造K、碎墙水平钢筋应紧贴暗柱或附墙柱纵向钢筋伸入柱内。4、梁钢筋绑扎1)、梁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A、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一-放主梁次梁
13、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一-穿次梁底层纵筋 并与箍筋固定一-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一-4箍筋间距绑扎一-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一-按 箍筋间距绑扎B、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一-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一-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一-穿主梁下层纵筋 一-穿次梁下层钢筋一-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一-穿次梁上层纵筋一- 按箍筋 间距绑扎一-4由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2)、梁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
14、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 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 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 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C、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 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 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下图。D、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oE、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
15、点边缘50mni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 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 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irmi,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F、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 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G、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小于22mni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 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
16、钢筋绑扎接头 的末端应做弯钩(H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 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5、楼板钢筋绑扎1)、楼板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清理模板-4莫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一- 绑负弯矩钢筋2)、楼板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B、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 装。C、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 2-20)或八字扣
17、,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 全部绑扎)。D、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蹬,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 相交点均要绑扎。E、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马蹬,间距LO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nini。盖铁下部安装马蹬,位置同垫块。6、楼梯钢筋绑扎1)、楼板钢筋绑扎的工艺流程划位置线一- 绑主筋一-绑分布筋一-绑踏步筋2)、楼板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A、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B、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
18、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C、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 规范的规定。7、钢筋安装及预留预埋1)若图纸已有所交代,应严格参照板、梁、柱、剪力墙的钢筋配筋图和结构总说明放置。2)当主梁和次梁相交时,次梁的上部筋应置于主梁上部筋之上;当主梁与次梁底标高相同 时,次梁下筋应置于主梁下筋之上。3)双向板的板底筋,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之上。当板筋连续配置时,底筋支座处搭接,面 筋在跨中L/3范围内搭接。4)楼板预留洞口尺寸WOOmm时,钢筋不切断,绕过洞口。板中预埋管设在上、下排钢筋 之间,若预埋管上面无钢筋时,则须沿管长方向加设钢筋网。5)为
19、了保证板面钢筋位置准确、牢固,在板上每隔1米设一条14钢筋组焊成“铁板凳” 支撑。6)对于双层配筋的墙,在两层筋之间加拉接钢筋弯成拉筋,以保证相对位置准确。7)对于墙、柱的纵向筋的接长时,为了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和避免其自由悬空过长,采用 搭设钢筋架进行临时固定。十二、钢筋连接、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钢筋连接、安装工程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规定。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控项目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第5. 4. 1条2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第5,4. 2条3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和数量第5.5. 1条一殳 项目1接头位置和数量第5.
20、4. 3条2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第5. 4. 4条3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第5. 4. 5条4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 长度第条附录B +5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第5. 4. 7条6钢 筋 安 装 允 许 偏 差绑扎 钢筋网长宽10mm网眼尺寸20mm绑扎 钢筋骨 架长1Omm吉 见、回5mm受力钢 筋间距10mm排距5mm保护 层厚 度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 壳zt 3mm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mm钢筋弯起点位置20mm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mm水平高差+3, Omm注:5. 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5. 4.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
21、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 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 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5. 4. 3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 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6. 4.4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 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 有关规程的规定。7. 4. 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 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
22、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 (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 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 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在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 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 工程 钢筋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