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备技术》课程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制备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备技术》课程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制备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41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学院: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96-120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 .课程的定位:中药制备技术是研究中药制备的处方设计、基础理论、制备工艺 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必 修专业课程。2 课程的作用:依据国家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药制备工职业群的要求,贯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程化教学为主体的现代职教思 想,按照中药制备工的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制剂岗位的生产能力为核心培养学 生的实践技能,以学生完成工程为教学过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
2、学生 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起工作任务与岗位技能、相关理论及职业知 识的练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药剂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中药制备技术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 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3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为药学基础,制药企业管理与GMP实施、制药单 位操作技术,后续开展课程为中药制备检验技术。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悉常用中药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 方法、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2 .掌握根据医师处方合理调配药物的基础知识。3 .熟
3、悉中药制备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及中药药学基础知识。4 . 了解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二)能力目标1 .能正确调配医师处方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2 .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3 .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4 .能制备常用的中药制剂。(三)素质目标1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 .具有创新意思和创新精神。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1 .掌握中药栓剂处方组成、类型;掌握栓剂基质的类型和常用品 种;学会置换价测定。知道全身作用栓剂的吸收途径和作用特点。 掌握栓剂的生产工艺。2 .掌握中药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概念、特点;掌握常用基质的 特性和选用
4、;掌握乳膏剂组成。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和凝胶剂的生产工 艺、制备方法、包装贮藏和质量检查。知道眼膏剂的概念、特点、制备和 质量检查。3 .掌握中药膜剂的特点、分类和处方组成;掌握常用成膜材料的性质 及选用。4 .掌握中药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的特点、分类与组成;掌握抛射 剂性质、种类和作用。知道粉雾剂、喷雾剂的质量检查。掌握气雾剂 的生 产工艺。5 .掌握中药滴丸剂的概念、特点、处方组成;掌握滴丸剂基质和冷凝 液的种类及选用,掌握滴丸剂的生产工艺。6 .掌握中药浸出制剂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知道中药材的前处 理方法;了解常用中药制剂的种类和制备方法。能力目标1 .学会中药栓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
5、查;学会典型栓剂的处方及工艺 分析。2 .学会中药典型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工3 .学会中药膜剂的药浆配制、涂膜、干燥、脱膜和质量评价,知道膜 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学会典型 膜剂 的处方及工艺分析。4 .学会中药气雾剂的装配、配制、分装、填充、质量检查、包装与贮 藏;学会典型气雾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5 .学会中药滴丸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学会典型滴丸剂的处方及工艺 分析。6 .学会中药药材净制、煎煮、浸渍、渗漉等常用浸出方法;学会常 见浸出制剂的制备。学会典型浸出制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素质目标1 .建立起学生对该剂型药物的感性认识2 .通过实例分析
6、,增强学生对该剂型中药制备的了解3 .通过描述制剂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104 .通过简述中药制备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 .通过对制剂实际制备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内容1 .中药栓剂制剂技术2 .中药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制剂技术3 .中药膜剂制剂技术4 .中药气(粉、喷)雾剂制剂技术5 .中药滴丸剂制剂技术6 .中药浸出制剂和中药制剂技术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基于中药制备技术的性质的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法及实训 操作。教学建议:重点:6种剂型的制备方法难点:6种剂型的处方及工艺分析。教学条件要求1 .课程标准2 .授课计划3 .授课教案4 .教学案例学生已有基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
7、的学习,掌握中药制备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熟悉中药制备的内容和性质,具备中药制备的知识和制备能力。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1 .中药制备技术的基本理论性质2 .中药制备的制备方式方法3 .中药制备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1 .药剂的基本理化性质2 .中药制备的制备方法和问题解决方法课程模块6课程模块名称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课 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1数6-84-6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1 .知道中药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主要类型、常用载体材料;知 道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2 .知道中药药物包合技术的概念、常用包合材料的性质和选用。3 .知道中药微囊的概
8、念、微囊化的目的;知道常用微囊材料;知道微 囊技术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4 .知道中药缓控释制剂、经皮吸收制剂、靶向制剂的概念、特点、 目的及意义。知道缓控释制剂、经皮吸收制剂、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 了解缓控释制剂、经皮吸收制剂、靶向制剂的质量评价。能力目标1 .学会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学会典型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及工艺 分析。2 .学会包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学会典型包合物的处方及工艺分 析。3 .学会微囊的常用制备方法;学会典型微囊的处方及工艺分析。素质目标1 .建立起学生对该类剂型药物的感性认识2 .通过实例分析,增强学生对该剂型中药制备的了解3 .通过描述制剂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4 .
9、通过简述中药制备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 .通过对制剂实际制备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内容1 .固体分散技术2 .药物包合物的制备3 .微囊的制备4 .新剂型简介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基于中药制备技术的性质的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法及实训操作。教学建议:重点: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合物的常用制备方法;微囊的 常用制备方法难点:固体分散体的处方及工艺分析;包合物的处方及工艺分析; 微囊的处方及工艺分析。教学条件要求1 ,课程标准12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学生已有基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中药制备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熟悉中药制备的内容和性质,具备中药制备的
10、知识和制备能力。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1 .中药制备技术的基本理论性质2 .中药制备的制备方式方法3 .中药制备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4 .药剂的基本理化性质5 .中药制备的制备方法和问题解决方法U!、课程评价1 .中药制备技术课程评价及方式说明学生的成绩评定以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60%)、考勤(占 5%),课堂提问(占5%)、作业(占10%)、教师实训技能评定(占20%)等五方面构成。 2.中药制备技术课程过程考核说明1 .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 例分析等;2 .考勤及课堂提问依据是
11、平时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 率;.作业是指每个教学模块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3 .教师实训技能评定是指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或者实践情况评定。表L考核标准序号考核工程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形考勤迟到、早退、旷课5成2性课堂提问在课堂上回答“学习任务”涉及到的知识点53考作业课后作业1013核4总结性考核期末试卷考试705技能考核实训操作考核20合计100表2:总结性考核标准序号考核工程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中药制备工作的认知基本理论102中药液体制剂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应用203中药无菌制剂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应用204
12、中药固体制剂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应用205中药其他制剂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应用206中药制备新技术与新剂 型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应用10合计100表3:技能考核点序号考核工程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中药液体制剂制备方法、问题解决252中药无菌制剂制备方法、问题解决253中药固体制剂制备方法、问题解决254中药其他制剂制备方法、问题解决25合计100五、实施建议1 .授课资料编写建议授课资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药学相关专业培养 目标为主线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和教学案例,坚持理论够用,强调知识传授的趣味性。2 .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以完成药物直
13、接生产的“典型工作任 务”为导向,根据化实际岗位及任职要求,参照制中药制备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教14 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1 .教学中应广泛联系科研、生产实际精心组织教学,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以增强学生应用中药制备技术知识,解决药物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使讲授知识与开展能力相统一。3 .实训课程着重技能训练、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应广泛联系生产对理论性教强的 实验,应配合课堂教授,加深学生理性
14、认识,提高实验效果。实训课程应该精心组织, 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以便在实验过程中顺利完成。4 .实验过程中应该强调实验记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154 .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合作。5 .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6 .培养严谨、细致、规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8 .善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三、课程设计1 .设计基本理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需掌握本课程必备的 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专门知识。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药 剂生产现状和开展趋势。能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制备技术 中药 制备 技术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