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2、提问讨论3、点拨法4、想象鉴赏5、讲练结合法学法:1、诵读2、讨论3、想象4、拓展四、说教学程序1、导语设计2、解题3、整体感知4、深入学习5、小结 6、拓展7、课后作业五、说板书一、说教材(一)、课文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里的第 二单元中第六课的一首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 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拟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 情感方面
2、的区别。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 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 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 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 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 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说教材(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 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
3、之情能力目标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 国说教材(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 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 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的情感说教材二、说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 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 手法风格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 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
4、赏能力。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二)学法(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一)教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 -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的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2、提问讨论:设计问题,师生互动。3、点拨法:指点迷津,拓展思路。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教法和学法(二)学法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 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 情感。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 握作者的情感
5、。4、拓展,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的比拟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 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诵读法: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 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问讨论法: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 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 力。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 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讲练结合法:是在品味词的
6、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 知识的开展深化。教法和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一)导语设计(二)解题(三)整体感知(四)深入学习(五)小结(六)拓展训练(七)布置课后作业(一)、导语设计导入: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 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 对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 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目的:1、通过耳熟能详的诗词的对接,引起学生学习 本首 词的兴
7、趣。2、自然引入新课,直接过渡到辛弃疾水龙吟的品 味和 鉴赏。教学程序(二)、解题1、作家及创作背景(1)提问: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2)教师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幻灯片展示)目的: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感情。教学程序(三)、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1)播放朗读磁带(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指名学生朗读(4)全体学生齐读目的: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 感情进入词的赏析。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2)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幻灯片展示)A、这首词的感情
8、基调是怎样的?B、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写什么?目的: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教学程序(四)、深入学习1、想象画面,体会感情(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画)问题: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即景色描 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目的:1、体会景色描写中所依附的深层感情2、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走向鉴赏 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2、合作探究问题1 :下片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情感问题2:下片最后一句词直接表露出了作者什么感情目的:通过理解作者在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来探讨作者的 人生态度和抱负教学程序(五)小结写作技巧:情景交融,借典抒情内容小结上
9、阙 景:壮阔悲凉情:思乡与不得志的悲愤下阙典 李鹰归未 情:思念故土和报国无门故 求田问舍 的悲愤的复杂的情感树犹如此教学程序(六)拓展训练比拟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教学程序七、布置课后作业背诵整首词,并模拟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心理写一段文字, 不限字数。目的: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且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 实现了能力的迁移。教学程序五、说板书上片壮天:千里清秋:无际思 艺术技巧景阔水:随天去乡情(借景抒情悲远山落日报凉断鸿游子(看拍登)国下片表现手法典季鹰归未:思乡难归情(借典抒情)故 求田间舍:不做谋求私利的人 思念故土报国无门树犹如此:虚度时光,功业无成的悲愤情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 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目的:学生能直观地领会本词的内容、结构、艺术特点和词 作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本词。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 简练,一目了然,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谢谢!再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