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2)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乐理》(2)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理》(2)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乐理(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121129002课程名称(中/英文):乐理(2) Music Teory (2)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音乐表演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乐理(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钢琴、黑板、粉笔开课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二、课程简介.课程任务与目的乐理(2)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进行其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学 习前的基本训练。本课程讲述了调、调式、调性的基础知识,各种转调、移调的基本原理, 以及判断调式调性的具体方法等内容。该课程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 系,
2、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所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性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 固掌握音乐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不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备分析作品的基本 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为音乐技能学习奠定基础。1 .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本课程对接的岗位能力附属于“毕业要求3、5、7、10”,对接的指标点为“3.1、5.2、 7.1、10.2”。岗位能力包括:(1)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专业能力,其中包 括基础理论知识、与姊妹艺术学科相关的知识等;(2)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兼具音乐理论开 拓性和实践导向性的思维能力;(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即运用基础音乐理
3、论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音乐基础理论专业能力,表达在以下方面: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口标四、教学课时安排3.具备较高的理论 素质、艺术素养、 人文修养以及创新 精神和一定的。指标点3.1具备艺术学和姊妹学科 的基本知识,掌握审美的一般规律。1.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 艺术学和姊妹学科的基本知识, 掌握审美的一般规律。5.能够继承和弘扬 中国民族音乐文 化。具有强烈的民 族文化自信心和认 同感。理解世界音 乐文化多样性。指标点5. 2认识世 界音乐的丰富 性与多样性,准确把握各民族音乐 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对基础调式调性理论的 学习,认识世
4、界音乐的丰富性与 多样性,准确把握各民族音乐之 间的相互关系。7.掌握与音乐表演 技能要求相应的音 乐理论。指标点7.1掌握基础性的音准、节 奏、曲式分析、和声等作曲理论。3.掌握基础性的调式、调性等理 论,能够正确判断乐曲的调式调 性,对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10.能够运用相关 音乐理论知识和专 业理论,分析、判 别新曲目。指标点10. 2具备分析作品的基本 能力。4.能够运用所学音乐理论基础知 识分析和理解作品,同时提高感 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学时分配主题或 知识点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完成课程 教学目标讲课实验实践主题1调及大小调:了解调式总论中涉 及的基本概念;理解调与调号、 等音调、调
5、的五度循环所产生的 基本原理;熟知大小调式的形式、 音阶结构、调式的音级名称、标 记与特性;掌握关系大小调、同 主音大小调的基本特征;能够辨 明大小调色彩、了解特种自然大 小调式音级结构;能够区分各种 大、小调式。1212001, 3主题2中国民族调式:了解我国民族调 式中的五声正音与四声偏音;熟 知五声音阶的结构形式、六声音 阶的结构形式、七声音阶的结构88002,3, 4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形式;掌握同主音调式与同宫系 统调式的基本特征与异同;理解 五声调式的五度循环关系,背记 包含升、降记号的民族调式;从 感性上了解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 各种调式及其表现特性;能够辨 别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乐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