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总论全套.ppt
《中药学总论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总论全套.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学中药学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以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古称“本草”实际包括了今天的鉴定、炮制、中药学、部分传统制剂、药理等内容 总论一、历史原始 口耳相传,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神农氏在药物的原始发现所作的贡献予以肯定。),伊尹做汤剂商代出现最早的文字记载 甲骨文中已有许多种病的名称,如疥、疟、耳病、眼病等。周朝我国医学开始分科 设置了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医生已有食医(营养卫生)、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之分。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山海经博物志 载有一百多种植
2、物、动物和矿物药物,并已认识到这些药物所能治疗或预防的疾病有数十种。诗经,离骚芳草的记载 战国 子仪本草左传中有公元前581年进行针灸治疗的记载。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民间医生秦越人(生卒年代不详)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精通内、儿、妇产、五官等科的医疗技术,能运用针灸、按摩、汤药等疗法。据史记扁鹊传载,秦越人坚持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巫术迷信,以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的原则之一。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黄帝内经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外经失传总结出脏腑经络学说和病因学说,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知识,以大量篇幅论述针灸,记载了九种不同用途的
3、针,认为病是由“邪气”引起的,发病都有客观的原因,提出了积极防治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于东汉末年问世的神农本草经原著已于唐代初年失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以次为始,承上启下基本理论的建立 四气五味 毒性 用法 剂型上中下三品产地时间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公元196-204年间,东汉末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著伤寒杂病论,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辨证(症)施治”的原则,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他本人被尊为“医圣”。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
4、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帛书医书中有关于脉法、灸经和医方等著作,帛书医方中载有内、外、妇产、小儿、五官等科五十多种疾病的二百八十多个医方和二百四十多种药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帛画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育图解。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甘肃省武威县东汉墓出土的医方简牍中所载的药物已有膏、汤、丸、散、醴、滴、栓等许多剂型,反映出当时我国药剂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约公元141年-?)成功地用口服全身麻醉药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做腹腔外科大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杰出成就。被认为是中医外科的鼻祖。他还创五禽戏,提
5、倡体育疗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神农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记载了七百三十种药物。原书已佚,现存有敦煌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保存于后来的本草中,其影响直到973年开宝本草流行后才消失。认为医药知识来源于劳动人民首创“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对北方不熟悉。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公元三世纪,魏晋间王叔和(生卒年代不详)著的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脉学专著。他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并把诊脉与辨证(症)联系起来,对我国诊断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公元256年左右,晋代皇
6、甫谧(mi)(公元215-282年)编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记载了人体全身经穴共六百四十九个,详述其部位、主治疾病、针刺分寸和艾灸壮数等,这是世界上重要的针灸学专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肘后救卒方是一部急救手册,晋代葛洪(约公元281-340年)所著 记载了多种疾病和民间常用药方,儒道合一炼丹术最早的药物化学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刘涓子鬼遗方 公元475-502年间,南齐龚庆宣(生卒年代不详)著。这是我国
7、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记载了内外治疗处方一百四十多个,其中用黄连、雄黄和汞等消毒药物配制成的软膏治疗痈疽(yong ju,毒疮)等的处方(卷5)有较好的疗效。唐显庆三年(公元657年),在右监门府任长史的苏敬向高宗李汾进表请求重新修订本草,以修改本草经集注中的一些缪误并增加新的内容。这就是可能是世界第一部药典的新修本草。其中载药844种。657年长孙无忌等组织,实际是苏敬主编;659年完成,在敦煌中有残本。他贯彻了厚今薄古的原则,并且注意“下询众议”。开始收载外来药物,如安息香、龙脑香、血竭、诃黎勒、胡椒等保存了前世的内容,有实物描绘。影响长达300年之久。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8、)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公元624年,唐朝政府设立了较完善的医学校太医署,分科也较细致。太医署中还设有药园以培养药学人材。自公元629年开始,唐代各州都相继设立了医学校,说明我国古代医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千金方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孙思邈,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景仰。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唐代的本草著作较多,比较著名的有:食疗本草孟冼 孙思邈的学生 失传 敦煌有残本 本草拾遗
9、陈藏器 739年 十剂法 海药本草唐八世纪下叶李珣(肃宗、代宗时人,一说波斯人后裔 756-779年)凡六卷,收采海药,并杂记南方药物所产郡县及疗疾之功。胡本草唐郑虔凡七卷,皆胡(外国)中药物,今已不传。四声本草唐萧炳(兰陵处士)凡五卷,取本草药名上一字,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从以便讨阅,无所发明。本草音义唐李含光共二卷。本草性事类唐杜善方凡一卷,以本草药名随类解释,附以诸药制使畏恶相反相宜解毒者。蜀本草后蜀(934965)韩保升(翰休学士)等与诸医士蜀主孟昶命韩等取唐本草参校增补注释,别为图经凡20卷,昶自为序,世谓之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苏。公元九世纪,唐代刘禹锡(公元772-842
10、年)著传信方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藏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形成了藏医药学体系。自公元728年开始,一些藏医着手编著藏医药学著作,经二十多年的努力,于公元753年完成了藏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据悉(即四部医典)。分一百五十六章,有约一千张彩色鲜明、描绘细致的附图,包括人体解剖图、药物图、器械图、尿诊图、脉诊图和饮食卫生防病图等六个部分。据悉对后来藏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隋、唐、五代(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积弱”
11、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这一点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最后就是要扬国威于域外“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好是每年封一次狼居胥这宋朝就更加糟糕了,什么长驱漠北,直捣黄龙就别提了,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两个皇帝作了俘虏
12、,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还有杨家将,岳飞的悲剧这些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事迹。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其中农业仅占30,大量来自工商业。咸丰年间(1850),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被半开玩笑的认为在世界上第一个采取了
13、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日本与朝鲜。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后妃干政,也
14、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医药继续发展的年代 1、种类多,多在北宋2、保持了唐本草的传统。3、附方附文多4、保存了古代本草5、内容朴实,理论少6、实事求是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
15、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这是宋朝廷第一次修订本草。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定。次年(开宝7年)李昉等又以开宝详定本草“所释药类,或有未允”,故又命刘翰、马志重新较订,命李昉、王祐等审较,改名开宝重定本草,据序言称:镂版时“以白字为神农(指神农本草经)所说,黑字为名医(指名医别录)所传,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书所增),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全书收集新旧药物983种。二书已佚,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16、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又命掌禹锡等校订本草,至l060年,嘉佑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佑本草)刊行。全书载药1082种(实际统计1083种),是以开宝本草为基础,经补修而成。可惜失传。与此同时,掌禹锡等又上奏朝廷,建议仿唐新修本草编写法编撰图经本草。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朝廷采纳了这建议,诏令全国州路,征集药图和标本,并派苏颂负责编纂,历时三年功成,公元10 61年刊行,又称本草图经。全书载药1000余种,附药图900多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图谱。嘉佑本草以开宝本草为基础,主在以文拾遗补阙;图经本草仿新修本草编写法,重在以图订伪求实。二者相
17、合,图文对照,内容互补,堪称姊妹篇,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然而,嘉佑本草与图经本草也并非十全十美。首先,二书分别刊行,应用不便;其次,遗漏了许多医师方家的经验和民间单方验方,实属不妥。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经史政类备急本草是成都名医唐慎微在掌禹锡的嘉佑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基础上,注重收集民间单验方,参考各家名著,采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500多种书中的药物资料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本书罗广泛,记述详尽,共载药1764种,附方3000余,并有各药图谱和炮制方法,集历代本草学之大成,不仅对宋代以前药学内容是一次系统整理和充实,还对保存历代本草文献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是完整流
18、传至今的最早本草专著。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改革医学教育,设置太医局(医学院),内分十三科,聘请名医教授,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医疗实践,并根据平时考试和实际疗效评定成绩,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公元1069年王安石还曾参加过校订医书的活动。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太平圣惠方公元982一992年间,北宋时编成的 圣济总录公元11111117年在上面的基
19、础上编成的二百卷,收集了两万多个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是最早的一部制剂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药法典。该书有配方标准、制造技术标准。和剂局:制药 惠民局:卖药(低价)公元1088一1095年间,北宋沈括(公元1031一1095年)所著的良方收载了许多民间简便而有效的药物和验方。记载了采用皂苷沉淀以及过滤、升华等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方法从人尿中提取出相当纯净的性激素制剂“秋石”,惜乎失传。梦溪笔谈中对不少药物的形态、采集以及配制等进行了研究,订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宋代医学各科都有发展妇产科 公元1098年北宋杨子建(生卒年代不详)的十产论和公元1237
20、年南宋陈自明(公元1190年?)的妇人大全良方儿科 约公元1107年北宋钱乙(公元1035一1117年)的小儿药症直诀 外科 南宋初,针灸医家窦材(生卒年代不详)在扁鹊心书卷下中记载了用山前花(曼陀罗花)和火麻花作今身麻醉的药方“睡圣散”,这是中药全身麻醉药方的最早记载。法医学 公元1247年,南宋宋慈(约公元11861249年)著成洗冤集录,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专著。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金元珍珠囊药性赋 作者张元素,字洁古,人称洁古老人。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为十二世纪名医。所撰珍珠囊一书,主要论述本草药性理论。世人又称为洁古老
21、人珍珠囊,或洁古珍珠囊。惟原书早已不存。传世虽有多种以“珍珠囊”命名的张元素著作,但多系经后人节录或改编者,提出了升降沉浮 归经的理论。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金元时代战争频繁,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医学产生了各家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1刘完素(公元11101200)金时河北省河间县人,人称刘河间。刘氏提出“降火益水说”。主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提倡火热学说。提出的治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用药多属寒凉,故人称他为“寒凉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机原病式。2张子和(公元11561228)金时河南人
22、,提出“邪去正安说”。他认为病邪来自外,或从内生,均须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氏在治疗上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人称之为“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3李东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时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主张脾胃健全、则不易生病,既是生了病也易于治好,发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有脾胃论等。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时浙江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而在治疗上注意滋阴,后人称之为“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等。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温补学
23、派滋阴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钱塘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 宋、辽、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明本草品汇精要全书42卷,载药1815种,是刘文泰等于1505年编纂,文字简洁精练、朱墨文书,并对以彩图,但文献省略的太多且惜原稿流失。系官方修订。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明代本草纲目 公元1596年出版,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共52卷,一百九十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附图1126幅,载方11096个,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广泛调查,向劳动人民学习,亲身实践,内容客观可信完善科学的分类方法唯物主义的思想图
24、文并茂巨大的影响时代局限版本众多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明代其他本草著作滇南本草最丰富的地方本草 本草发挥1384年 本草蒙诠1566年,适合初学者 救荒本草1370年 朱肃日用本草1329年 记载食用动植物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清代医学主要成就集中在温病学上药学代表著作有: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共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 赵学敏(?-公元1803年)所著。1759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生卒年代不详)合作写成串雅。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总论 全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