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氮及其化合物 作业.docx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氮及其化合物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氮及其化合物 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氮及其化合物 时间:45分钟1.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绿矶五斤,硝(硝酸钾)五 斤,将矶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 起火,取气冷定,开坛那么药化为强水。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 化强水中,加盐那么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 )“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A. “将矶炒去,约折五分之一是指绿矶脱水“锅下起火,取气冷定描述了蒸馈的过程B. “五金入强水皆化过程产生的气体都是Hz解析:根据“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判断“强 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故A正确;“将矶炒去,约折五分之一 是指绿研脱水,故B正确;“锅下起火,取气冷定描述了蒸储的 过程,故C正确;“五金入强水
2、皆化是指金属溶于硝酸,涉及反 响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氮的氧化物,故D不正确。2. SCR法(选择性催化复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复原剂,将 烟气中NO*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响原理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 )A. NCh为酸性氧化物B.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C.反响中每生成22.4 LN2,转移电子数为L5 NaD. HNChf 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完成解析:N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氮气分子中存在N三N键, 破坏时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所以氮气性质不活泼,B错误;反响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2,转移电子数为3Na, C错
3、误; HNChf NOfNCh,均能通过一步完成,D正确。3.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响后得 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参加100 mL等浓度 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L12LNO。假设向反响后的溶液中参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 选项是(A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 mol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rC.第一次剩余4.8 g金属为铜和铁D.再参加上述100 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解析:第一次加稀硝酸时有金属剩余,溶解的4.2g金属均被氧化为+2价,溶
4、解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为化为+2价,溶解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为112 L 3 人;-X-= 0.075 mol,22.4L-mol 1 2金属的摩尔质量为力消3 = 56gmo,是铁;第二次加稀硝酸后 金属完全溶解,由题意可知Fe2+未被氧化,溶解的4.8g金属也一定 被氧化为+2价,金属的摩尔质量为if黑皆=64gmoF,是铜,A 项正确,C 项错误;c(HNO3)=mol,0.1 L)=2 mobL-1, B 项错误;再 加 100 mL 稀硝酸,反响为 3Fe2+4H+ + NOJ,3Fe3+NO t +2H2O, HNO3足量,0.075 mol Fe?+生成0.025 mol NO,标准状况
5、下体积为 0.56 L, D项错误。4.用内置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下列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 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 面下降;随后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滴管内的液面再 次下降。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D )A.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ChB.产生现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响C.产生现象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响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ll(NO3)2解析: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响:Cu + 4HNO3()=Cu(NO3)2 +2NO2 t +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正
6、确;现象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响3NO2 + H2O=2HNO3 + NO,3mol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响,生成1 mol无色一氧化氮气体,气 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 成无色,B项正确;现象中生成的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 反响:3Cu+8HNO3=3Cu(NO3)2+2NO t +4H2O,因滴管内有气 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最终瓶 内溶液中的溶质有Cll(NO3)2,也可能有硝酸,D项错误。5 .将IL2 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 反响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再向所得溶液
7、中参加 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L4g沉淀,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C )0.3 mol 0.3 mol NOA. 0.2 mol NO2 和 0.1 mol N2O40.1 mol NO 0.2 mol NO2和 0.05 mol N2O4B. 0.6 mol NO解析:反响中 Mgf Mg2+f Mg(OH)2, Cu-Cu2+Cu(OH)2, 由此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OIT的质量,那么OIF的物质的量(OH2L4 g11.2 g17 gmoi2L4 g11.2 g17 gmoi= 0.6 mol,那么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也是0.6molo 1 mol HNO3flmol NO 转移 3 m
8、oi 电子,1 mol HNO3flmol NO2(或 1 mol N2O4)转移 1 mol(或 2 mol)电子。生成 0.3 mol NO2和 0.3 mol NO转移1.2 mol电子,A项错误;生成0.2 mol NO2和0.l mol N2O4转移0.4mol电子,B项错误;生成0.1 mol NO、0.2 mol NO2 和0.05 mol N2O4转移0.6 mol电子,C项正确;生成0.6 mol NO 转 移1.8 mol电子,D项错误。6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按以下实验流程制备Na2c03,设计的局部装置如下列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 )A.假设X为浓氨水,Y为生石灰,
9、那么可用装置甲制取NH3.反响可在装置乙中发生,反响可在装置丁中发生C.可用装置丙进行过滤操作将母液蒸干灼烧后可得到NH4cl解析:生石灰遇水会变为粉末状的熟石灰,所以浓氨水与生石灰 制取NH3不适合用图甲装置,故A错误;反响制取NaHCCh可在 装置乙中发生,反响是NaHCCh加热分解制Na2cCh,同时有CO2 和水生成,丁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反响不可以在装置丁中发 生,故B错误;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是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别离, 可以用装置丙进行过滤操作,故C正确;NH4a受热易分解,生成NIL和HC1,所以将母液蒸干灼烧后得不到NH4C1固体,故D错误。7 .饱和氯化核溶液与亚硝酸钠晶
10、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 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响。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 )A.2H2。B.、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2s。4、碱石灰、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2s。4、碱石灰C.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响为NaNO2+NH4Cl=NaCl+Nz t +D.实验结束,取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析:由题干可知,装置为制备氮气的装置,饱和氯化铁溶液 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响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 f +2H2O,故 A 正确。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氮及其化合物 作业 2021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及其 化合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