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COURSE TITLE)社会学概论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4B2003学分(CREDIT)4周数(WEEKS)16学时(CONTACTHOURS)64先修课程(PRE-COURSE)无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简介(30。字左右)社会学概论课程为社工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旨在说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与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学的主要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培养学习社会学的兴趣,为本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
2、专业理论 基础;初步具备社会学的视野与想像力,学会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概念与方法认识社 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社会研究与应用提供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针对学生初次接触社会学,本课程教学将突出以下重点:L社会学学科 性质、特征、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及其关注的基本问题;2.社会学的基本概 念与基本理论。重点解决以下难点:1.使学生掌握社会学基本术语,养成社 会学思维。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 问题。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 方面,必须支撑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1 .认识社会学学科的性质、特点、历史开展,了解社会学的主
3、要研究领域 和研究方法,准确把握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关系。2 .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把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体系,培养学 习社会学的兴趣,为本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3 .认识社会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社会学知识与观点指导自 己的工作生活,养成用社会学观点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 有效、更健康地参与社会生活,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质量。4 .初步具备社会学的视野与想像力,学会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概念与方 法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社会研究与应用提供良好的专业知识背 景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本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
4、系2 ,掌握社会工作理论 与方法以及相关领域 的知识,掌握社会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 境的基本知识, 熟悉社会政策。2-1掌握社会学、社 会工作、心理学、管 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 识。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7 独立开展社会研 究和政策分析的能 力,社会事务的管 理能力。7-1具有开展社会 研究和政策分析的 能力。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第一章社会 学的对象与 学科性质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1 .社会学的产生与开展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 功能1 .明确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 .熟悉一
5、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3 .把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4 . 了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学研究的独特彳第二章社会 及其构成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L什么是社会2.社会的构成要素3.文化1 .理解什么是社会。2 .把握社会的构成要素3 .认识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4 .掌握文化的定义、结构、功能。5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第三章人的 社会化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与内容2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3社会化与个性开展1 .准确理解社会化的基本涵义2 .掌握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基本角度3 . 了解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4 .认识社会化的主要机构,5
6、 .明确社会化的过程与基本内容6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W第四章社会 互动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社会互动的类型及 意义2社会互动的理论3社会角色1 .掌握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2 .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3 .把握角色概念、类型4 .理解角色扮演5 . 了解社会网络及其理论6 .提高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互动关系的能;7 .能够科学地分析和把握集体行为第五章初级 社会群体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 征与功能3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1 . 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2 .认识社会群体的不同类型3 .把握初级社会群
7、体的特征及其功能4 .认识初级群体的开展变化对于个人和社会所/ 响第六章社会 组织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 结构2组织目标与组织运行3社会组织的管理1 .掌握社会组织的内涵2 .明确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3 .对有关社会组织的理论有所了解4 .从理性上认识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过程 能第七章社会 阶级与社会 阶层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 .社会分化与阶级2 .社会分层3 .社会流动1 .把握社会分化的概念及类型2 .理解阶级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3 .掌握社会阶层的概念,理解社会分层的理论4 .掌握社会流动的含义与类型及相关理论5 . 了解我国的社会
8、分层与流动第八章社区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社区概述2.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3.城市化1 .掌握社区的涵义2 .熟悉社区基本类型的特征3 .把握社区的构成要素和功能4 . 了解现代社区的变迁和社区开展的意义及原5 .认识城市化的概念、动力、过程第九章社会 制度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社会制度的涵义与 类型2社会制度的构成与 功能3制度化与制度变迁1 . 了解社会制度的基本涵义及其构成2 .认识社会制度的特征及其类型3 .理解社会制度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功能4 .学会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和创新第十章社会 问题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1.社会问题概述2.人口问
9、题3.劳动就业问题4.贫困问题1 .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2 .认识理解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3 .熟悉社会问题的特征4 .理解社会问题相关理论5 . 了解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现状、社会问题综合治孑第十一章社 会控制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社会控制的涵义与 功能2社会控制的方式3越轨行为及其控制1掌握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的涵义,内容和基本4 会控制的必要性2熟悉社会控制,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夕1 在控制以及强制性控制和非强化控制等的不同内 系3 了解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的关系第十二章社 会保障与社 会政策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 .社会保障2 .社会政策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与
10、社会政策的开展1 .掌握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2 .理解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3 .把握社会政策的含义、类型与功能4 .了解社会政策过程5 .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政策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 .社会变迁及其类型2 .社会变迁的理论3 .社会规划1 .掌握社会变迁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特征2 .熟悉各种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流派3 .了解社会规划的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第十四章社 会的现代化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L “现代化”的涵义、内 容与特征2 .理解“现代化”的主要 理论模式3 .后开展国家及中国 的现代化4 .“后工业”时代与现 代化1 .掌握社
11、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2 .把握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3 . 了解兴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历史脉络和) 家面临的主要问题4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特征5 .明确社会稳定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第十五章社 会调查研究 方法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1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述2 .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 作3 .调查资料的收集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 .把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与方法体系2 .理解和熟悉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3 .掌握调查资料提供的主要方法3?、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4的达成度通过作业、期中检测、期末考试综合考 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表现、课
12、堂讨论进行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4个局部,分别为出勤及课堂纪律表现、课后作业、期中 检测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纪律表现(10%)本考核工程旨在确保出勤率,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考核总分为 100分,旷课、早退、公假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事假一次扣2 分;上课玩手机、吃零食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现一次扣5分。旷 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2)课后作业(10%)本课程设谿3次作业,每次作业成绩为100分。根据论述是否充分、观点 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作业要求、作业认真程度、版面美观程度等方面评定分数 o未按规定时间提交作业视推迟时间
13、长短扣20-40分。(3)期中检测(20%)期中检测的成绩为100分。根据评分标准评分。(4)期末考试(60%)期末进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根据评分标准评分,卷面成绩 低于50分总评为不及格。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1 .主要参考书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年.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毛良鸿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李培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风笑天.社会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那么.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 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