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哲学知识梳理 .pdf
《2022年哲学知识梳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哲学知识梳理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运动.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物质的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而时间运动和空间运动也是密不可分的。3.静止中总是包含着运动的一面,运动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4.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有限体现着无限(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界限,由于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又趋近无限因为规律,基本的有限变化出无数有限,从而形成无限。)劳动1.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与现实基础是劳动。它使人有了意识与语言。而制造工具是劳动专属于人的标志。2.一定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制约,一是劳动发展阶段(物质生产)二是家庭发展阶级(人的生产)。物质
2、生产包含着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3.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他决定了社会的结构和性质,也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的内容是知、情、意的统一。“知”是知识,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情”是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爱恨、喜怒、哀乐;“意”是意志,表现为自控、毅力、信心等。实践定义: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特性: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目的性、自主性、创造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还要受历史条件制约。
3、类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1.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2.社会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活动,即人类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3.科学实践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越来越重要)。实践的主客体1.实践的主体: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能力结构:自然力、智力、精神力。社会结构:个人、集团、社会主体(一定阶层或几个阶层联盟)、人类主体。2.实践的客体: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社会形式的客体(经济、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精神形式的客体(各种理论、学说等)。3.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实践的工具、手
4、段、方法的。4.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主客体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客体对主体的限定和主体通过完善自身不断地打破限定。主客体相互作用即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主体对象化:主体将自身的能力积淀于客体,以客体为其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而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社会遗传。客观非对象化:客体在主体活动中转化为主体的一部分,主体通过占有客体,不断地丰富自身能力。实践的基本环节:目的、手段、结果。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总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表明人对现状的不满意;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人的任何一次实践都以过去的实践经验为前提)手段:
5、是人的过去活动和未来活动的矛盾统一,前人活动或过去活动创造的“自然物”成为未来活动的工具。结果:是人目的、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对实践结果的评价:对实践效果的评价: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不能做为评定目的的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实践效能的评价:事物及其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对实践效率的评价:投入、产出之比。它是衡量实践操作是否合理,实践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认识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从而形成能动的抽象活动和创造性思维。2、认识的能动性的体现:现象本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为实践对象提供观念模型,对客观对象进行超前
6、反映。3、认识事物过程-获取足够信息舍弃一些保留一些信息4、认识要随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人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归纳与演绎归纳:由个别或特殊向一般运动(针对经验材料研究)演绎:由一般向个别或特殊运动(针对建立理论体系和寻找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2.分析与综合分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综合:把部分按其内在联系合成整体。3.抽象与具体抽象指从众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具体指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 笼统的过程或事物4.
7、逻辑与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而不是超历史的。历史中的逻辑虽有客观性,但人们所认识的历史逻辑同历史本真的逻辑则是有距离的。缩短这一距离,不应该纠缠于逻辑,而应该立足于历史事实之本身真理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的道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人的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价值1、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8、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
9、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10、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
11、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12、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
13、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14、 ZT9O7L6H7C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是否有价值由该事物能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价值大小由该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程度。3、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要求: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真理原则体现客体要求,价值原则体现主体要求;真理原则体现人活动的客观性,价值原则体人活动的目的性;真理原则体现人活动的客观性,价值原则体人活动的目的性。真理与价值是统一的,真理本身有价值,能指导实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产生发展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实践向内部观念转化,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形成并发展。人的认识能力由学习与
15、实践活动而得来。任何的实践都能得到相应地认识,认识的大成是一点一滴的成果。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条件。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根本唯一标准:具体的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总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实践本身在不断变化,又突破这种局限性,因而真理也是不断发展的。实践经验是具体的、特殊的,逻辑思维可以使特殊的经验到普遍经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有积极作用错误的有消极作用)联系定义-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具有普遍性1、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
16、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任何事物都通过中介联系起来,他们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不同的环节。把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往往会有重大发现)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具有不可重复性,规律重复的只是其中的必然性。发展定义 事物相互作用就是运动。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已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新事物既有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又有旧事物所不具有的优势。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1、过程是一种运动
17、形式和另一种运动形式,一种物质层次与另一种物质层次之间以生成和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18、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
19、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20、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
21、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22、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
23、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文档编码:CI7Y5A8G5K9 HU1R3A9D2Y5 ZT9O7L6H7C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灭亡为标志的转化。2、“一切事物都是过程”是指每个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我是无数事物生成和灭亡过程的相互衔接以及由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发展的形式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质变产量的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在新
24、的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量变。3、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新的量变的特征。发展的动力:1.内外因共同作用内外因共同促成事物的发展。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相互作用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并使它转化为他物的因素。肯定这方面同时也就否定了它对立的另一方面;否定即肯定与否定相反的东西。3.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肯定与否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身内部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的过程,即是发展的
25、实质。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的质变,同时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矛盾定义: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1.矛盾统一性: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斗争性:相互排斥,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统一性与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统一性推动作用:统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统一性使矛盾双方能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达到共赢。统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确定方向。斗争性推动作用:斗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哲学知识梳理 2022 哲学 知识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