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复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为政以德-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政以德-复习.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一、知识框架一、知识框架1、正确理解孔子、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的思想:孔子的孔子的“德政德政”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修己修己”与与“治人治人”。“修己修己”是指为政者自身基本素质的是指为政者自身基本素质的修养;修养;“治人治人”则是对民众的管理与教化。则是对民众的管理与教化。相关术语:相关术语:“德政德政”“为政以德,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治国以礼”2、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如:德行、教化、诚信、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平和
2、、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3、如何理解孔子的、如何理解孔子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之”?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4、领会孔子提出的、领会孔子提出的“均无贫均无贫”的含义:的含义:孔子的孔子的“均无贫均无贫”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主张上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主
3、张上下各得其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是为了调合阶下各得其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是为了调合阶级矛盾。级矛盾。区别:农民起义区别:农民起义“均平富均平富”的口号的口号“均平富均平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社会财富的纲领。二、小结:二、小结: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以为政以德为,以为政以德为主题,倡导尚德精神,崇尚有德的思想、主题,倡导尚德精神,崇尚有德的思想、风俗、制度,追求道德文明。具体的风俗、制度,追求道德文明。具体的理念有:理念有: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德教为本德教为本,德刑相辅,德刑相辅,重德轻刑,重德轻刑,富而后教富而后教,节用爱民节用爱民,
4、反对攻反对攻伐伐,反对厚敛反对厚敛,正己以正天下正己以正天下等治国的德等治国的德治理念。治理念。三、本课的孔子形象三、本课的孔子形象一位追求道德文明,追求道德至上一位追求道德文明,追求道德至上的的“尚德尚德”旗手,旗手,“德治德治”的卫道士,的卫道士,努力推行着努力推行着“德治德治”的理念。的理念。试题举例试题举例(一)(一)20092009年浙江省高考说明参考试卷年浙江省高考说明参考试卷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桀溺桀溺)曰: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
5、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4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现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现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同的观点态度。(1)(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谁的观点?(2)(2)你赞成谁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为什么?赞成孔子的观点: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
6、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患意识。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态对待,
7、问题永远存在,“为之为之”才有希望。才有希望。赞成桀溺的观点。赞成桀溺的观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浪费。(二)(二)20092009年浙江高考卷年浙江高考卷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
8、回答问题。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4分分)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不复也”子曰:子曰:“予欲无言。予欲无言。”予贡曰:予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何述焉?”?”子曰: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言哉?”?”24 24(1)(1)有不少成语源于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论语,例如,例如“不愤不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1分分)(2)(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
9、,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并加以评析。(3(3分分)24、(1)举一反三)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原则(答“无言之教无言之教”或或“教是为了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亦可)。亦可)。(三)(三)20102010年浙江省高考说明参考试卷年浙江省高考说明参考试卷阅读阅读论语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门人不敬子路。子曰: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也升堂
10、矣,未入于室也。”(论语论语先进先进)子曰: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与?”?”子路闻之喜。子曰: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材!”(!”(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24 24(1)(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2)(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24(1)()(1分)分)升(登)堂入室升(登)堂入室(2)()(3分)分)共同特点:每则文字中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共同特点:每则文
11、字中孔子对子路的评价有抑有扬。抑有扬。教育特色:针对性。(答教育特色:针对性。(答“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实实事求是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亦可)亦可)评析:略。评析:略。每点一分。每点一分。(四)(四)20102010年浙江高考卷年浙江高考卷24论语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用论语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政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