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觉醒只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和觉醒只是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睡眠和觉醒睡眠睡眠-觉醒周期随年龄的变化觉醒周期随年龄的变化(涂黑的部分表示睡眠期涂黑的部分表示睡眠期)睡眠-觉醒周期由身体内部的生物钟决定曾经的推测-由昼夜节律决定的被动反应如今的认识-与外界环境隔离(隔绝昼夜,温度,真实的时间变化)的受试者:睡眠觉醒周期依然存在,但延长至25小时而非24小时与体温变化的相应关系出现分离一、睡眠一、睡眠-觉醒周期与昼夜节律觉醒周期与昼夜节律二、睡眠的两种状态二、睡眠的两种状态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
2、p,REM)慢波睡眠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异相睡眠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PS)快波睡眠快波睡眠(fast-wave sleep,FWSEEG:高波幅的慢波高波幅的慢波 EEG:低波幅的快波低波幅的快波(一)慢波睡眠(一)慢波睡眠I期(入睡期):低波幅波和波,波逐渐减少,脑电波趋于平坦 期(浅睡期):出现睡眠梭形波(变异的波,1315Hz,2040V,0.5 1 s)和若干-复合波(是波和梭形波的复合)期(中度睡眠期):出现高幅波,占20%-50%(1.5-2Hz,75V)期(深度睡眠期):呈现连续的高幅波,数量超过50%分期脑电特征:同步化慢
3、波脑电特征:同步化慢波 睡眠各期的脑波(一)慢波睡眠(一)慢波睡眠视、听、嗅、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骨骼肌反射及肌紧张减退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且相当稳定。如心率,血压,呼吸,瞳孔缩小,体温,胃液分泌,唾液分泌等。表现为交感活动水平,而副交感活动相对有些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如生长激素的分泌生理功能特征特征:休闲的脑和可动的躯体(二)异相睡眠(二)异相睡眠与觉醒的异同点相同点:脑电图(EEG)呈现不规则的节律 不同点:眼动电图(EOG)显示眼球活动显著增强,而肌电图(EMG)显示肌电活动明显减弱 不分期 脑电特征:去同步化快波脑电特征:去同步化快波(二)异相睡眠(二)异相睡眠各种感觉功能的进
4、一步减退,以致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交感神经活动进一步减弱,表现为心率、血压、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明显减退。出现肢体远端的肌肉和面部表情肌短促的抽动、眼球快速运动及血压、心率、呼吸快而不规则等间断的阵发性表现。在异相睡眠期,阵发性的肢体抽动、PGO 锋电位及快速眼球运动统称为时相性活动时相性活动(phasic activities)。与此相对应,持续性的脑电去同步化和肌张力消失等现象则称之为紧张性活动紧张性活动(tonic activities)。做梦做梦生理功能特征刚能中断睡眠的临界刺激强度特征:活跃的脑和麻痹的躯体lREM期间唤醒,74%-95%正在做梦
5、;SWS期间唤醒,0%-7%做梦。l现在认为lREM时的梦:清晰的,可描述的,带有情绪色彩的。SWS时的梦:不易回忆,模糊的,情绪也少。两种睡眠状态与梦每次异相睡眠都有梦每次异相睡眠都有梦三、两种睡眠状态的周期性交替三、两种睡眠状态的周期性交替1.一夜中慢波睡眠与REM睡眠周期性交替4-6次,每一周期约90-120min。2.两次REM睡眠间的时间间隔渐短,但每次的REM 睡眠持续时间渐增加。3.比例:异相睡眠约占25%.期睡眠占50%,期和期各占10%,而I期仅占5%。4.睡眠较深时期(时期、)主要在睡眠的前半段,较浅的睡眠时期和REM睡眠主要在睡眠时间的后半段,故清晨人易醒来。睡眠过程中两
6、种时相互相交替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在觉醒状态下,一般只能进入慢波睡眠,不能直接进入异相睡眠。三种功能状态的比较 觉醒 N-REM REMEEG 低电压,快节律 高电压,慢节律 低电压,快节律感觉 形象,来自外部 迟钝或缺乏 形象,来自内部思维 有逻辑,进展性 有逻辑,重复性 形象;无逻辑,离奇运动 持续,随意 偶尔,不随意 肌瘫痪,脑发出运 动指令,但不被 执行眼球 时常 极少 常常运动小结第二节第二节 产生睡眠和觉醒状态的机制产生睡眠和觉醒状态的机制一、觉醒的神经机制一、觉醒的神经机制二、睡眠的神经机制二、睡眠的神经机制三、中枢的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参与对睡眠三、中枢的神经递质
7、和体液因子参与对睡眠的调节的调节一、觉醒的神经机制一、觉醒的神经机制切断特异和非特异传导通路后猫的行为与脑电图变化切断特异和非特异传导通路后猫的行为与脑电图变化 A.切断特异性传导通路而不损伤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的猫,处于觉醒状态。A为其脑电图;B.切断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的猫,处于昏睡状态。B为其脑电图。参与控制觉醒(A 和B)的系统A 参与维持觉醒的神经元系统。结节乳头体核的组胺能神经元,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基底前脑、脑桥被盖核和外背侧被盖核的胆碱能神经元,中缝核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构成广泛的投射系统.B.位于外侧下丘脑区的增食素能神经元进一步增强上述神经元的活动行
8、为觉醒(behavioral arousal):指觉醒时的行为方面 脑电觉醒(electroencephalographic arousal):指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出现和消失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可以发生分离 黑质多巴胺能系统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紧张性的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时相性的,并能调制 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脑电觉醒作用二、睡眠的神经机制二、睡眠的神经机制(一)慢波睡眠的神经机制(一)慢波睡眠的神经机制(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一)慢波睡眠的神经机制(一)慢波睡眠的神经机制1.脑干睡眠诱导区脑干睡眠诱
9、导区脑干尾端的延髓网状结构 2.间脑睡眠诱导区间脑睡眠诱导区下丘脑后部、丘脑髓板内核群邻旁区和丘脑前核的间脑区域 3.前脑基底部睡眠区前脑基底部睡眠区视前区和Broca斜带区 慢波睡眠慢波睡眠 觉醒觉醒 低频刺激高频刺激腹外侧视前区(VLPO)的GABA 能神经元通过抑制中枢内与觉醒有关的神经元而促进睡眠(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异相睡眠的启动因素:异相睡眠的启动因素:起自脑桥被盖外侧区的胆碱能神经元,并扩布至脑桥网状结构、外侧膝状体及枕叶的棘波。与快速眼球运动几乎同时出现 在觉醒时和慢波睡眠时明显减少,而在异相睡眠时显著增加。脑桥脑桥-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枕叶锋电位枕
10、叶锋电位(ponto-geniculo-occipital spikes,PGO锋电位)脑桥横切和损毁实验:脑桥被盖上方横切仍能维持正常的异相睡眠,损毁脑桥网状结构和蓝斑及其邻近部位,异相睡眠就会消失结论:产生异相睡眠的关键部位在脑桥网状结构及其邻近区,这些神经元通过向前脑的投射引起脑电的去同步化活动和PGO锋电位。(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二)异相睡眠的神经机制三、中枢的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参三、中枢的神经递质和体液因子参与对睡眠的调节与对睡眠的调节(一)单胺类递质和乙酰胆碱(一)单胺类递质和乙酰胆碱(二)体液因子(二)体液因子(一)单胺类递质和乙酰胆碱(一)单胺类递质和乙酰胆碱5-羟色胺去甲
11、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5-羟色胺中缝核中缝核头部:触发慢波睡眠 中缝核尾部:触发异相睡眠 蓝斑核尾部NE能神经元 低位脑干被盖部ACh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 蓝斑蓝斑 蓝斑核头部:维持觉醒 蓝斑核中、后部:与异相睡眠的产生有关 乙酰胆碱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三种神经递质与睡眠关系密切 中缝核头部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参与慢波睡眠的产生和维持,而蓝斑核尾部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低位脑干被盖部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则可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触发下产生异相睡眠。这三种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引起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周期性活动。(二)体液因子(二)体液因子已发现内源性睡眠促进物质至少有23 种 1.腺
12、苷腺苷 2.前列腺素前列腺素D23.生长激素生长激素 各种睡眠调节物质的作用部位前列腺素D2作用于基底前脑的表面,并通过剌激腺苷的释放而引起睡眠。腺苷则通过A2型腺苷受体剌激腹外侧视前区的GABA 能神经元和通过A1型腺苷受体抑制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并由此促进睡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可以作用于视前区而增加睡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l)、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慢波睡眠 剥夺睡眠狗脑脊液导致正常狗睡眠,提示存在促眠因子:催眠毒素(hypnotoxin)、S 因子(factor sleep)、促眠肽等 蓝斑蓝斑 NE皮质下或皮质下或 皮质内皮质内 ACh
13、黑质纹状体黑质纹状体 多巴胺多巴胺觉醒觉醒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异相睡眠脑电觉醒脑电觉醒行为觉醒行为觉醒觉醒与睡眠相关递质觉醒与睡眠相关递质觉醒脑电行为脑电行为ACh神经元蓝 斑中缝 核黑质慢波睡眠快波睡眠AChNEDA5-HT抑制肌紧张眼球快速运动PGO波REM(触发)(执行)觉醒-睡眠与神经递质的关系兴奋抑制第三节第三节 睡眠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睡眠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一、影响正常睡眠的因素一、影响正常睡眠的因素 二、睡眠的功能二、睡眠的功能一、影响正常睡眠的因素一、影响正常睡眠的因素 睡眠的稳态睡眠的稳态(sleep homeostasis)睡眠的日节律睡眠的日节律睡眠的超日节律睡眠的超
14、日节律(ultradian rhythm)调节正常睡眠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调节正常睡眠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一)睡眠的稳态调节(一)睡眠的稳态调节 指通过各种机制使睡眠的总量和深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的过程。基本过程是睡眠的压力睡眠的压力(sleep pressure)随觉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随睡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一过程也称之为睡眠过程睡眠过程sleep(S)process。参与的睡眠调节物质:腺苷、前列腺素D2、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 客观指标客观指标:脑电的慢波活动脑电的慢波活动 慢波活动的幅度慢波活动的幅度(二)睡眠的日节律(二)睡眠的日节律调节睡眠在昼夜间
15、的分布 维持持续性的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日节律提高了夜间睡眠倾向和降低白天睡眠倾向,这就对抗了稳态过程调节对睡眠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维持夜间的睡眠和白天的觉醒。日节律对睡眠调节的关键机制:脑内存在着生物钟哺乳类的生物钟位于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证据:视交叉上核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日节律活动,损毁视交叉上核可以取消各种活动的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被损毁的动物在接受视交叉上核移植后可以表现出视交叉上核供给者特有的生物周期。视交叉上核的可能作用多种途径 投射到腹侧下室旁区投射到视前区及下丘脑的背内侧核、室旁核和增食素能神经元 释放某种调节物质
16、,通过弥漫性扩散的方式去影响一些控制睡眠和觉醒的结构 (三)睡眠的超日节律(三)睡眠的超日节律相互作用理论相互作用理论(reciprocal interaction theory)REM-On神经元:脑干的胆碱能和GABA能神经元,通常在异相睡眠发生之前1530秒就开始增加放电,并在异相睡眠时持续放电。REM-Off神经元: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在异相睡眠时停止放电。相互作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 生理活动:剥夺睡眠后的睡眠反弹剥夺睡眠导致清醒后出现补偿性睡眠反弹选择性剥夺REM睡眠导致REM睡眠反弹n睡眠剥夺睡眠剥夺的的3种方式种方式全睡眠剥夺部分睡眠剥夺选择性睡眠剥夺n剥夺睡
17、眠对身心行为的影响剥夺睡眠对身心行为的影响心理活动:焦虑、激动、易怒、记忆力降低等提示:睡眠对保证机体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二、睡眠的功能二、睡眠的功能1.睡眠的保护性作用(1)适应生存的需要(2)消除疲劳、保存能量2.睡眠对激素分泌和脑的发育方面的作用(1)生长激素、催乳素和黄体生成素在睡眠中分泌增加(2)REM睡眠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3.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REM睡眠对巩固记忆有作用(睡眠剥夺实验)睡眠的功能1.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能量贮存和体力恢复2.REM睡眠: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特别是脑)的发育的发育;促进学习记忆学习记忆;促进精力恢复与情绪稳定精力恢复与情绪稳定.睡眠的功能(总结)睡眠对睡眠对GHGH分泌的影响分泌的影响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