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教学内容.ppt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教学内容.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经内科临床路径脑脑梗塞梗塞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二)诊断依据(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脑脑梗塞梗塞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
2、准住院流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脑脑梗塞梗塞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
3、流程准住院流程(四)标准住院日为(四)标准住院日为7-107-10天。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脑脑梗死梗死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X线片、心电图;(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
4、CD)(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2)TCD发泡试验。(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脑梗塞梗塞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
5、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七)选择用药。(七)选择用药。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脑脑梗塞梗塞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八)出院标准。(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退出路径
6、。(九)退出路径。1.缺血性梗死病情危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退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2.当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根据现行诊治指南需要外科或血管介入干预时,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3.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需转入ICU或手术治疗。4.既往其它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
7、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
8、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
9、CT、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七)选择用药。(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4.缓泻药。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脑脑出血出血临临床路径
10、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八)出院标准。(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转入相应路径。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其他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一)适用对象。(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诊断依据。(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心脏/卒中学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和评估(Stroke,2009;40:2276-2293)及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11、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制订)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但可反复发作;3.除外其它非血管源性因素;4.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美国心脏/卒中学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和评估(Stroke,2009;40:2276-2293)及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制订)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
12、及血管评估,制定治疗策略;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频繁发作可考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如考虑心源性因素可应予抗凝治疗;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支架成形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四)标准住院日为(四)标准住院日为7 7天。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
13、(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4)头颅MRI或CT,颈部血管超声。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抗核抗体、肿瘤标记、甲功、ENA、ANCA、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抗凝血酶;(2)TCD,CTA、MRA、磁共振高分辨血管扫描或DSA;(3)灌注CT或灌注MRI、头颅MRI磁敏感扫描。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七)选择用药。(七)选择用药。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2.抗凝药物:
14、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选择:低分子肝素、肝素、华法令,也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3.调脂药物:可选择他汀类药物。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八)出院标准。(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
15、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需介入治疗或转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5.若住院期间转为脑梗塞者转入脑梗塞临床路径。短短暂性性脑缺血缺血发作作临床路径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病毒性病毒性脑脑炎炎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二)诊断依据。(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在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3.脑电图(EEG)显示局
16、灶性或弥散性异常。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病毒性病毒性脑脑炎炎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2.抗病毒治疗3.糖皮质激素治疗4.抗癫痫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病毒性病毒性脑脑炎炎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四)标准住院日(四)标准住院日14-2814-28天。天。(五)进入路径标准。(五)进入路径标准。1
17、.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86/G05.1病毒性脑炎疾病编码。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病毒性病毒性脑脑炎炎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和X线胸片;(4)脑电图;(5)头颅CT/MRI+增强;(6)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病原学方面(血和脑脊液TORCH,血和脑脊液EB病毒抗体+DNA、CMV-DNA及
18、相关病毒DNA检查,根据病程复查病毒抗体滴度)(2)自身免疫学检查(血和脑脊液自身免疫脑炎抗体,包括NMDA受体抗体、LGI1抗体、Hu、Yo、Ri等抗体等;血抗核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细胞亚群测定);(3)其它感染因素,如结核抗体、TB-SPOT、真菌涂片、寄生虫补体结合试验等(4)并发其他感染患者行分泌物或排泄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诊断有疑问者检测血液和尿液毒物。(6)胸部CT/腹部、泌尿系、妇科彩超、全腹增强CT、(7)肺部CT病毒性病毒性脑脑炎炎临临床路径床路径标标准住院流程准住院流程(七)选择用药。(七)选择用药。1.一般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及营养支持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内科 临床 路径 教学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