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学习社群的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路学习社群的分析方法.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路学习社群的分析方法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研究者的旅途,需要.學術位置的座落關切的問題有所依據進入田野抽絲剝繭洞察的深刻角度2大綱nCSCL領域的發展脈絡nCSCL研究方法的衍化n一個實證例子我的小板凳放在哪裡突破的關鍵多重分析方法述翻新nCSCL(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3CSCL 取向的歷史軌跡n1960 電腦輔助教學(CAI)n1970 智慧型家教系統(IT)n1980
2、學習Logo程式語言就如同學習拉丁文一般(Logo as Latin)n1990 網協作學習(CSCL)4Computer的角色轉變n語言練習機n跟電腦下象棋n學程式語言n電子信箱n聊天室n討區n電子會議n即時訊息n設計特殊的功能5CSCL:from computer to internet/networkn電腦的角色從:提供教導電腦輔助教學所涉及的事實知智慧型家教系統所給與的回饋n移轉到:提供溝通媒介、以及鷹架使學生互動更為有效 6CSCL:from individual to collaborativen如何促使學生在小團體與學習社群中協作地共同學習n這個取向源自社會建構主義與對話的啟發n
3、致力於經由建構共享知的引導性的討,提供學生一起學習的機會 7CSCL:from心現象to 日常生活中進之意義協商n過去教育研究者看待學習為一種座落在個人腦中純粹的心現象。nDewey,Wittgenstein 與 Heidegger等人對於看待學習為一種知是銘刻在個人心中的神秘的過程,深覺反感,他們嚮往建構一種對學習與知道過程的新觀點,這種新看法將知適切地座落在日常生活中。8借用n在各種社會取向的學習中,社會實踐(Lave&Wenger,1991)與學習的對話(e.g.,Hicks,1996)最直接地將學習視為由社會性的意義建構。社會實踐聚焦於意義協商的一個面向:在社群中社會認同的協商對話則將
4、學習座落在社會互動中意義的湧現開展9具體操作n協作是一種多人互動中締造的成就n分析多人對話或發表訊息的次序,可以探看意義賦予是如何發生的n意義能從特定個人的話語中抽繹出來,因為意義基本上是參考共在情境所給出的索引先前說過話語的省略部分談及未來之話語所投射出的偏好而提取得10研究方法上的衍化11轉變1:對焦點的鎖定 個人認知的心智模式支援協作團體n在何種環境下有效?協作學習是否比個人學習有效?n焦點再是個別學習者“腦中”發生什麼事,而是在互動過程中,學習者之間發生了什麼事。12轉變2:對變項的看法n研究者控制幾個獨立變項(團體大小、團體組成、任務性質、溝通媒介等等),然而,這些變數彼此間如此交互
5、織,抵觸了變項獨立性的方法學預設,使得試圖建立合作條件與合作效果間的因果關連變得幾乎可能,。n要先細緻地解團體互動中發生了一些關鍵事,可能造成這些效果,需要發展“分析與解釋這團體互動”的方法學n轉向試著去解這些變數在仲介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13轉變3:對何為資料之看法n對話分析 影像分析n學習者在協作中用話語、文字、和圖形為來展現他們的解n研究者善用這些展現(例如:透過數位影像),透過學習者從團體中共同建構的活動,研究者重建其協作歷程14轉變4:對如何分析的看法n協作是意義賦予的活動,這些個案研究在本質上是解釋性的、非量化的,但它們並非軼聞性的風格,他們以互為主體性的效度,奠立嚴謹地科學程序n小
6、團體學習者如何透過各種人為製品與媒介,來建構共享的意義。15CSCL的方法學承襲1實驗法 2反覆設計法3描述法16三種方法學傳統之混合1.實驗法(描述法)n實驗設計操弄 vs 未經操弄的控制情境以一或多個變項來與做比較,仍專注於比較介入的差別n但是該比較哪些特徵,卻可以藉助資訊科技如何影響的微觀分析所得結果,然後得以聚焦在那些細節的分析17編碼與計數(案例分析)n以“編碼與計數”(coding&counting)分析資料:將互動分、以及/或是測量學習結果、並用統計比較小組平均數,以便得出操弄變項的效果,呈現小組的平均為,最後得出結,這些研究並直接分析互為主體性的學習表現。n這種分析必須檢驗一些
7、特定的互動案例的結構與意向,而非以計數得出平均的為別。18三種方法學傳統2.反覆設計(iterative design)n透過、非正式的觀察,彼此互動的激盪下,斷地改進那些用來仲介學習與協作的人為製品。他們的研究未必非質即量,而可能是“quisitive”重拓展性介入性 19拓展性n在學習者使用新軟體時,光觀察他們的為夠,我們應該探索其他設計的可能、開拓新的領域、發現前瞻性的特徵。n設計者需要進科技支援的協作學習之細膩分析,以便找出所設計的人為製品中,到底哪些特徵可能與有效學習有關20介入性n在測試一個新科技的介入實驗法可記錄差異的顯著性(結果)描述法則能記錄這些介入如何以同的方式仲介協作互動
8、(過程)21三種方法學傳統 3.描述法n俗民方法的傳統適用於描述個案分析,通常採用學習者或學習社群其他成員的影音或謄稿,來揭成員完成學習的方法;n紮根取向則是從資料內容中抽取別,意思是在資料中尋求規律性,而非強加一些所建議的別來分析資料,這種分析通常是微觀的分析,非常細緻的檢驗簡短的事件22描述法的興味與門檻n在找尋案例時,當我們看到學習的互動表現時,也要能注意到對參與者而言,其他有價值的成就可能已經獲致!n例如,研究者可能最初將社會閒聊視為一種離題的無效學習,但就參與者而言,個人與小組認同的建立與維持卻是一種了起的成就23以有效討與社交言談的對立迷思為例剖析網學習社群的方法學24相關議題發表
9、於nChen,F.C,Lee,Y.W.,Chu,H.J.,Wang,H.R.,&Jiang H.M.(2005,June).Effective Discussions,Social Talks and LearningA paradox on learning in discussion forums.CSCL Conference,(long paper)nChen,F.C.,Lee,Y.W.Huang,J.M.&Zeng,Y.Y.(2005,June).Are Social Talks Irrelevant to Learning?GCCCE Conference,(會議最佳論文)會議最佳
10、論文)nChen,F.C.,(revising).Social Talk as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 Discussions and Learning.ETR&D.(ssci)25研究緣起n田野:熱烈互動中夾雜著大量社交n文獻:對社交的分歧看法n範疇:從“有效學習”和“社會互動”的關係,解討區中學習是如何發生,以追溯團體學習(group learning)的真貌。26兩個構念的對話有效討Effective Discussions社交言談Social Talk?27思:文章的切入點28從“有效討”看待“社交言談”-負面看法nsocial cues隨認知層面的學習逐
11、步前進而減少(Hara,Bonk,&Angeli,2002)n越多扣題(on-topic)的文章才能代表學習 (Lipponen,Rahikainen,Lallimo,&Hakkarainen,2001)n過濾 irrelevant contributions,認為其阻斷討的延續性 (Badri,Grasso,&Leng,2003)29這些人採什麼位置看的?上述這些研究,多半是以討區的文章為分析單位,在分文章的過程中,立出一叫做社會互動/social cues社交言談/social talks離題/off-topic閒扯/off-task30從社群的觀點看“社交言談”-正面看法nhouseke
12、eping statements、social talk能延續扣題討、維持友善氛圍與確保成員相互解的必要條件(Steinkuehler,Derry,Levin,&Kim,2000)n小組成員間的互動、社交情意面的效果,將遠勝於科技面所能給出的正面協助(Gunawardena,1995)(Hobaugh,1997)n組員的揭是共事的先決條件(Rourke,2000)nnon-task 更能促進互動(Kreijns,Kirschner and Jochems,2002)31這些人採什麼位置看到的?從一個成熟社群(mature COP behavior)的觀點觀察,討社交文章應該有個角色,但少有em
13、pirically grounded之研究需要研究法的翻新32“社交言談”跟“有效討”要放在一起看n上看,正經事應是在嚴肅的氛圍中發生;實際上看,正經事的討是從社交討中醞釀出來。(Erickson&Kellogg,2003)探究離題討的情境下(the context of off-topic)檢視對扣題(on-topic)討的效果33找放小板凳的地方n以篇為單位,喪失看到討中篇與篇的脈絡忽視學習發生的真實情境n“”為單位是重視脈絡的一種嘗試34誰來界定“有效討”n有效討、認知、延續、扣題、工作言談vs 社會互動、社交言談、離題、閒扯 兩組詞彙壁壘分明n所謂”有效”誰的觀點?“有效討”定義分歧n
14、研究者觀點 從學習者的觀點出發35從概念翻新到empirically grounded design1.學習者觀點 選入機制2.為分析單位 從學習者選入的文章 找尋“有效討”發生的處境36反覆設計:選入機制工具機制n【重要文章】(Important Posting,IP)n【重要】(Important Thread,IT)學基礎n聚焦n後設認知n歷程檔案37小組討論區列表小組討論區列表各主題有各主題有文章被選入標誌文章被選入標誌點選即進入點選即進入精華區精華區小組討論區小組討論區討論列表討論列表38學員可將重要文章學員可將重要文章選入或移出精華區選入或移出精華區串的實際樣貌串的實際樣貌移出精華
15、區移出精華區選入精華區選入精華區39精華區的精華區的討論列表討論列表這些是學員這些是學員認為的重要文章認為的重要文章40精華區的精華區的實際樣貌實際樣貌41研究方法n研究場域:Lain(Learning Atmospheric via InterNet)n選入機制n研究對象n資料分析42研究場域n網探究式學習社群n487位中學生志願參加n5-6人一組n暑期網營隊(六週)n大氣相關主題(颱風、午後雷陣雨、濃霧、地溫、旱澇)nPorsin活動模式43PORSCIN(PORtfolio-oriented Science Contest via INternet)PORtfolio-oriented
16、Science Contest via InterNetFinal ProductWorksheetsDiscussion ForumPeer AssessmentPortfolioPersonal ExperienceConclusionData GatheringHypothesis BuildingZ-Diagram123456Prompts44研究對象Lain大氣學園2003年暑期網營隊n討區:82組n每組平均起:86519篇n總數:42567篇,7037,平均一6.8篇n重要文章IP:19%(7943篇)n重要IT:30%(2220)45研究資料n揀選一:平均長度平均長度top 1/
17、4組n揀選二:長長(68%)、短、獨n樣本共計 321、10490篇文章(含2688個IPs)46分析方法n實驗法編碼與計數(Coding&counting)n描述法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虛擬民族誌(virtual ethnography)47量化與分nSocial talk vs on-task之關係到底如何?離題文章是有效討的先決條件嗎?Social talk轉為on-task的次數作為自變項,on-task的文章數為依變項nIP座落於討前、中、後的意涵辨IP在該IT內的位置n將IT內的文章進分321重要樣本的1/10,共共28串串962篇篇分別:學科知、分工協調
18、、社交言談(Dillenbourge,2003)48虛擬民族誌與言談分析n揭IT內三文章的交織情形從【重要】的組成發掘【重要文章】IP的發生情境從【重要】IT內歸結各種同性質文章的分佈與交織情形4928個重要中 三別文章之交織黑-學科灰-程序白-社交50離題文章引發有效討 N=28N=28(numbernumber)VariableVariableOn-taskSocial to on-taskOn-task-0.736*Social to on-task-*p .01.p .01.串內從離題文章轉為扣題文章的次數串內從離題文章轉為扣題文章的次數與與 串內扣題文章數量串內扣題文章數量 有顯著相
19、關有顯著相關51重要文章的發生情境n2688篇IP分佈於321個IT的位置,其前、中、後各佔37%、34%、28%【重要文章】的位置均勻分佈在【重要】的前中後各段中對話:討 vs 知共構的樣貌?52那麼IP之後的討在幹嘛?53組別與號文章篇數該討天數前面位置中間位置後面位置IP數張貼文章別學 科分工社交學科分工社交學科分工社交A5_4368814(3IP)005(2IP)27(1IP)07336C6_102251242(2IP)140262兩個【重要】內【重要文章】的位置分佈情形(IP表重要文章)541 本討共68篇前23篇中有6IP,後45篇皆為非重要文章n宣盧:我發現我們這組有人未曾謀面喔
20、!有五個人留過言,可是我們這一組有六個人,剩下一個沒見過耶n葉:誰?我知道了,是琇琇她第一週時有出現,後來就沒有出現了n宣盧:你要上那所高中呀?n葉:新竹女中美術班n宣盧:加油囉,高中的美術班蠻辛苦的,未來的學生美展一定把你們押的死死的n宣盧:對了,你有沒有看別組的作業呀?甲16很棒,真羨慕,那是他們有那技術啊.唉n葉:嘆什麼氣,他們有他們的優點,我們有我們的優點,就算做好也沒關係,我們有盡心的做就了。55去脈絡 vs 脈絡中來看social talk n孤立地檢視軟對話 討離題n在脈絡中的分析 工作之餘的休閒時刻一如在FTF中,人們需要互相問候來使接下來的更好走562 本討共22篇前9篇中有
21、2IP,最後13篇皆為非重要文章nAngela:好意思,我明天要出去玩,明天會回來,過時間上會比較晚,所以可能沒法上來,那明天就要麻煩你們一下了,星期六我一定會上來的。今天我的電腦有一點秀逗,知道怎麼了。n筱草:學園大廳的最右側有同學必讀的教戰手冊7如何交作業,麻煩後來決定代表上傳的人去看一下。最好每個組員都要看過.說定下次就是換你上傳作業喔。nLatte:關於誰要負責上傳主要作業的事,我們來討看看好好?如果大家都很忙的話,那就由我來負責摟?!對了,筱草,知道你清清楚小燁何時歸隊呀?nLatte:我想到Rita之前好像在找碴區說過他也有營隊活動,所以,我想這幾天應該會出現吧!我是那麼希望的啦!
22、所以.你也用太擔心了喔。angela,你電腦有些怪怪的呀!?那要去掃描看看呀?這樣會比較好喔。因為我家電腦也常這樣,結果一注意電腦就會要拿去送修了。n筱草:Latteangela你倆個商討看看誰要負責吧。小燁何時回來我也知耶,過應該是這一兩天,加油哦!57缺席、關切n確認組員的來去 他們非常在意組員的告而別 討區只是繳作業的地方 更是共聚、生活的處所58IT的樣貌28個IT中 962篇文章的性質學科 48%分工 22%社交 30%對話:分工與社交兩扮演什麼角色?593n小燁:歹勢,因為之前一直敢講話,後來筱草一直鼓勵我,所以拖到現在才出現,真是好意思!n筱草:哈囉,阿尼你來啦?Latte也在線
23、上。Angela好久見n筱草:真是可惜!你上線的時候阿尼才剛下線一下60社交言談做為一種網生活中的必要問候n問候在討過程中的起落張合之間,給出網世界中一種實際的生活感n就是這種社交問候與招呼,使成員有活在裡面的感覺 614nLatte:筱草,想問你一件事,就是你昨天傳給我的那個是個案8的第二個圖嗎?我昨晚是跟你說我要先下線研究嗎?其實我是在試著怎樣做才會跟你的圖一樣啦!過我現在已經大概知道了,只是我還會一次改變全部的單位,我昨天十點多是想上線看你貼的發言,只是一直上了,才想到可能是中央大學停電了。所以我就跑去看動畫,可是一下子,我媽要睡覺了,我用電腦會吵到她,所以早早就關機了。我今天一回家就先
24、做第二個圖,可是你一定還要修過加些東西喔。這樣你十點回來,上線後,我就把圖傳給你,過當然我們還要先討,第三個圖要怎樣做。62社交言談做為 一種協商分工的處境n社交對話的過程中形塑的是一種“施-受”(give-and-take)的親和與合作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所給出的是對集體的期待與相互的責任歸屬。因為,這是“我們的”組。n總是頻繁地在工作言談與閒聊的情境下進出,在片刻休息與閒聊的同時,又轉向工作言談之討 63同的看到A CSCL perspective64學習、認同、生活 (Wenger,1998)n當我們審視討區中的學習時,要只是將“張貼”看待為個人的為,而應將學習視為一種歸屬(belong
25、ing)的過程。社群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意義的體驗,而學習的結果是一種意義與歸屬感(sense of meaningfulness and belonging)。n然而,許多關於討區的研究方法學卻忽略了這種歸屬感的意義性,我們以【重要】為一分析單位,解到“認同”並非那麼抽象難以捕捉,學習者怎麼說、他們採什麼觀點說、他們站在什麼位置回應等,就是他們認同的展現。65Re-discovering這些社交言談真的是閒扯或離題嗎?66“社交言談”揭的是?n軟對話多於學科討?他們在乎彼此n張貼日常生活的程 一種相互責任(mutual accountability)n有人無法上線或缺席時感到失落 已然豢養出一種
26、“我們的”小組的感覺 67n在這些軟對話中,他們正在協商一種座落自己位置的意義、一種參與的意義-想要更瞭解彼此、發現共通的興趣、給出與接受彼此的關心、與對小組宣示責任等。n在這種持續協商其共同事業(joint enterprise)的過程中,參與者發展歸屬與認同感。n是這種參與的與共感將他們聯繫在一起,而是任務或工作本身。68社交言談所凸顯的意義:小組認同n只看學習活動中的工作言談或扣題文字,或許會讓我們對參與者如何累積、凝聚與環繞的投入熱切程度產生一種破碎解,而較難察覺學習中的協商與認同之意義所在。69Re-discovering.那些文章是學習者認定的有效討 但那些文章的蘊生之處?70有效
27、討”與“社交言談”緊貼著彼此而發展n一個內的【重要文章】總是伴隨著各式各樣的社交言談與其他分工協調的對話n所謂【重要文章】的別,學習者也認為僅選取學科這一文章 n學習者並認為離題,而視為一種在工作之際的閒聊。71New understandingn討區中“社交言談”意義之再解A picture of group identity一種小組認同的展現n由社交言談的新解重新框定“有效討”Discussion embedded in social talks are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effective learning從社交討的意義撐出有效討的完整面貌72累了嗎?研究的熱情在於73Friendly remindern耐耐:文獻探討除了看結果,方法與討都可能 是突破關鍵n勇勇:要有想確認自己文價值的骨氣n細細:探尋學習的意義來自抽絲剝繭n煉煉:量化數據給出現象的基本樣貌,質性分析 帶出現象的豐富內涵n練練:設計功能的人也需要做文獻探討74Lain大氣學園網站 http:/lain.atm.ncu.edu.tw謝謝大家!敬請指教!75Social talk 時間時間7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