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终版学习资料.ppt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终版学习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终版学习资料.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神经肌肉接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和肌肉疾病终版版神经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接头疾病病变部位: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部位:神经肌肉接头处主要疾病有:主要疾病有: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MG )Lamber-Eaton肌无力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 概概 述述 分分类类 肌肉疾病肌肉疾病 周期性瘫痪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线粒体肌病或线粒体脑肌病肌肉疾病肌肉疾病 病变部位:骨骼肌病变部位:骨骼肌主要疾病主要疾病 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入肌纤维的神经末梢),有突触囊泡且内含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突触后膜突触后膜(肌膜的终板)含有许多皱褶,乙酰胆碱受体(
2、acetycholine receptors,AchR)分布于皱褶上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神经肌肉接头结构 骨骼肌的解剖生理骨骼肌的解剖生理 突触间隙突触间隙(较狭小),内有乙酰胆碱酯酶,能降解Ach肌肉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原因:(1)(1)肌细胞膜电位异常(2)(2)能量代谢障碍 (3)(3)肌细胞结构病变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第一节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MG 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受损引起。定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 定性: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ytylcholine acytylcholin
3、e receptor,AchRreceptor,AchR)受损引起 临床特征:骨骼肌极易疲劳,症状呈波动性 肌无力特点: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概概 述述 免疫学说:有以下证据支持该学说。动物实验发现,将电鳗鱼放电器官提纯的AchRAchR注入家兔,可制成MGMG实验性自身免疫动物模型 患者的血清输入小鼠可产生类MGMG的症状和电生理改变 80 80-9090的MGMG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chRAchR抗体,其肌无力症状可以经血浆交换治疗得到暂时改善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有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相似的改变,80%80%患者有胸腺肥大,10%10%20%20%的患
4、者有胸腺瘤。胸腺切除后70%70%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或痊愈 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 家族性MGMG:与HLAHLA的密切关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2.诱因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诱因诱因 可发于任何年龄,但有以下特点可发于任何年龄,但有以下特点:2040岁,女性较多岁,女性较多4060岁,男性较多,胸腺瘤多见岁,男性较多,胸腺瘤多见1.感染、手术、精神创伤、感染、手术、精神创伤、过度疲过度疲劳、妊娠、分娩、全身性疾病劳、妊娠、分娩、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
5、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现象 活动后或劳累后无力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早晨轻下午重即“晨轻暮重”2.2.受累肌的分布和表现 累及全身骨骼肌,颅神经支配肌多见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临床临床表现表现1)眼外肌(首发症状)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眼球运动受限或固定 右眼睑下垂右眼睑下垂2)面部肌肉、口咽肌受累: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带鼻音、发音障碍3)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受累 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4)四肢肌肉受累 近端无力,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3.3.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死因)呼吸肌受累表现 咳嗽无力 呼吸困难 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肌受累 可出现突然死亡 诱发危象的因素 呼吸
6、道感染,手术(包括胸腺切除术)精神紧张,全身疾病约101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生危象 4.4.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是MGMG的重要临床特征 5.5.起病隐袭、病程波动缓解与复发交替 晚期休息也不能完全恢复 多数靠药物维持 少数可自然缓解 成年型(Osserman(Osserman 分型):共分型:眼肌型(1515-2020)眼外肌受累:上睑下垂、复视、眼球固定 全身型(AA、BB)(1 1)A A 轻度全身型(3030)眼、面、四肢肌,无明显咽喉肌受累(2)2)B B 中度全身型(2525)四肢肌、眼外肌、咽喉肌受累:含糊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呼吸肌不受累及。临床分型临床分型成
7、年型(Osserman(Osserman分型)急性重症型(1515)急、重。累及延髓肌、呼吸肌,易发生肌无力危象、需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死亡率较高 迟发重症型(1010)病程22年、由、型演变而来 常合并胸腺瘤、预后较差 肌萎缩型(少见)肌无力伴肌萎缩儿童型 以眼外肌受累为主、以眼外肌受累为主、1/41/4可自然缓解可自然缓解(1)(1)新生儿型:母亲患新生儿型:母亲患MGMG时有时有1010出现肌无力,表现为:哭出现肌无力,表现为:哭声低声低,吸吮无力吸吮无力,肌张力低肌张力低,动作减少动作减少 (2)(2)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 出生后短期内出现持续的眼外肌麻痹出生后短期内出
8、现持续的眼外肌麻痹,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3)(3)少年型少年型 多在多在1010岁后,以单纯眼外肌麻痹为主,部分出现吞咽困难岁后,以单纯眼外肌麻痹为主,部分出现吞咽困难或四肢无力或四肢无力血、尿、脑脊液检查正常常规肌电图检查基本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具有确诊价值 方法:低频(3 35Hz5Hz),高频 (10Hz(10Hz以上)。应在停新斯的明1717小时后,否则易出现假阳性。重复刺激的神经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副神经 阳性判断如下:辅助检查辅助检查结论:9090的MGMG患者第5 5波比第1 1波:(1 1)低频刺激时波幅衰减10%10%以上(如右图)(2 2)
9、高频刺激时波幅衰减30%30%以上 重复神经电刺激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刺激时出现的波幅衰减低频刺激时出现的波幅衰减现象现象 5HZ,腋神经,腋神经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re electromyography,SFEMG)。此病表现为间隔时间延长。AchR抗体滴度 对MG的诊断有特征性意义85全身型血中AchR抗体浓度明显升高眼肌型 抗体滴度增高不明显抗体滴度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胸腺CT、MRI、X线 表现为胸腺瘤、胸腺增生和肥大其他检查:少数患者下述检查出现阳性 甲状腺功能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甲状腺抗体辅助检查辅助检查u临床特点:肌无力呈波动性,“晨轻暮重
10、”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效u重复神经电刺激:出现波幅衰减u免疫学u胸腺CT、MRI或胸部X线u药物试验诊诊 断断(1)新斯的明(neostigmine)试验 新斯的明:0.5-2mg 肌肉注射,肌注阿托品0.5mg以对抗副作用。阳性判断:2060分钟内肌无力减轻或消失(2)腾喜龙(tensilon)试验 腾喜龙10mg分次静推 1分钟症状好转为阳性、持续10分钟又恢复到用药前症状1.疲劳试验疲劳试验(Jolly 试验试验)2.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诊诊 断断肌注 新斯的明 前肌注 新斯的明 后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试验双眼睑下垂双眼睑下垂眼睑下垂症状消失眼睑下垂症状消失诊诊 断断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肌肉 接头 疾病 学习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