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驾驭简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相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能进行简洁的图表转化。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洁分析,发觉规律或某种现象,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分析实力。 2.创设情境,让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培育初步的统计意识。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经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相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洁分析。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表格、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
2、:大屏幕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牙宝宝。今日,牙宝宝不仅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新学问,而且它还想知道这节课上哪个小组表现最棒,表现好的小组就能得到老师给大家打算的小红花。一组的同学有信念赢吗?其他小组呢?期盼大家的表现。 谈话:同学们,关于小挚友和成人的牙齿你知道多少呢?(学生思索)我来告知大家:小挚友的牙齿叫乳牙,有20颗;成人的牙齿叫恒牙,有32颗。小挚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起先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为换牙。同学们,你们换牙了吗?(师板书:我换牙了) 师:噢,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还记得你换了几颗牙? 生1:我换了1颗。 生2:我换了3颗。 生3:我换了2颗。 生4:我换了4颗。 生
3、5:我一颗也没有换。 师: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记住每个小挚友换牙的颗数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1:数一数! 生2:先让换一颗牙的举手,数一数;再让换两颗牙的举手,数一数; 师:他的方法怎么样?那我们就用他想出来的方法数一数。请换一颗牙的请举手、换两颗牙的请举手、换三颗牙的、四颗牙的 师:谁还记得换1颗牙的有几人?(生答:3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生答:5人、不对,是7人)换3颗牙的有几人?(生:也许是7人;似乎是6人;不对,我记的是3人;哎呀,记不清了。) 师:瞧,有的同学都记不清了,那我们刚才不就白数了嘛,看来咱还得想个方法,怎样数过后并且记住它呢?开动脑筋想想方法。生:我有方法,数完了之后把
4、它记在纸上。师:这种方法真妙!把数完的数计下来就不会忘掉了。 (出示情境图)现在,一年级一班的小挚友也在换牙,我们就用大家刚才想到的方法来看看他们换牙的状况是怎样的,好不好? 二、收集数据,整理表格 视察情境图,你发觉了那些信息? 生1:有3人换了4颗牙。 生2:有6人换了2颗牙。 生3:有5人换了3颗牙。 师:他们换牙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整理一下。 展示1:横向象形图。(大屏幕演示) 展示2:竖向象形图。 师:在这里,我们用涂格子的方法来表示换牙的人数。大家记好了,我用1个格表示1个人,换2颗牙的有6人,所以我们要涂6个格。换3颗牙的有5人,你说我应当涂几个格?(学生回答)换4颗牙的
5、有3人,应当涂几个格?(学生回答)这种表示方法你会了吗?翻开课本105页,拿起你的彩笔,自己涂一涂。(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展示3:统计表(出示表格)这个表什么意思?(学生思索回答)都会填了吗?会填了就试试看。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回忆一下,刚才为了了解同学们换牙的状况,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七嘴八舌抢着答:数一数!记一记!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师:对!像大家所说的这些整理数据的方法都叫统计。(板书课题统计)这种绘制成图的我们就叫它统计图,像这样用表格来展示的我们就叫它统计表。 师:小挚友来视察一下统计表,你发觉了什么? 生1:我发觉换2颗牙的人最多。 生2:我发觉换4颗牙的人最少。 生3
6、:我发觉换2颗牙的人数比换4颗牙的人数多3人。师:通过统计,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得! 老师向学生介绍换牙期间的小学问:小挚友在换牙期间肯定要保持口腔清洁,要常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 三、拓展应用 师:统计在生活中用途特别广泛。只要专心就能发觉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个很大的统计图,大家发觉了吗?(你追我赶评比栏) 师:从评比栏中你能发觉什么?(用统计方法评价学生的表现状况,达到对统计学问的再一次深化,同时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
7、索,分析题意完成(1)(2)题,然后进行探讨提出不同的问题,培育分析数据的实力。 自主练习第2题。 1.师:同学们你都喜爱什么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挚友都在玩什么?(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 2.看了这张图,你能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简洁统计的方法来填写统计表吗?学生运用适合统计的方法来整理。 3.看了这张简洁的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自主练习第3题:小调查小组统计一下全班喜爱各种小动物的各有几个人,整理后看看哪种小动物最受同学们的宠爱。 2.回家后用统计的方法统计一下自己家人喜爱吃水果的状况,还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统计一下过往
8、车辆的状况。统计后整理分析一下,看你能发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我换牙了统计 数一数记一记统计图 填一填统计表画一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第九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好玩、真实的情境,激发参加统计活动的爱好,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相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能依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单元分析 1、让学生能体会学习统计图的必要性。 2、增加学生的感知操作阅历,使学生比较直观的相识象形统计图。 课时划分 2课时 题目 最喜爱的水果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借助好玩、真实的情境,激发参加统计活动的爱好,培育初步的统计意识。 2、
9、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相识象形统计图,并能依据图表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数据、实物整理、统计的过程。 教学 打算 多媒体 课时 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教学,实践体会。 我们班要实行元旦联欢会,须要习一些水果,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桔子这四种水果最多,咱们调查一下究竟习哪种水果吧! 第组一张白纸,四种水果画片。每人选一种最喜爱吃的水果,贴在纸上,让大家一眼看出你们组喜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 同学们评议哪个组的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爱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帮助我们班确定习哪些水果。通过探讨,得出贴图片时要一边
10、对齐,按种类依次排列,左右也要对齐,并允许贴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组重新调整。 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制成全班爱吃的水果统计图及统计表,并引导学生依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练一练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喜爱吃苹果和梨的小挚友一共有多少个? (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 2最多的是什么说一说: (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 (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最少的是什么? 3、第1题先让学生视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 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
11、立。解决问题 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 6、迎新年。 引导学生依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去视察图。 小组沟通后全班沟通: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最喜爱的水果 统计 苹果 梨 香蕉 桔子 ()个 ()个 ()个 ()个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简洁的数据收集、整理;二是相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新旧教材对比今年的新青岛版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不同在于:首先,将这一单元内容调整到一年级下册学习。其次,一个
12、重要的改变是突出了简洁的数据收集的过程。旧教材中只注意了简洁的数据整理的过程,对数据的收集没有体现。而修改后的教材做到了两者兼顾,使学生经验了简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探究了收集数据的简洁方法,更好的体现了课标要求。 2、信息窗解读。 本单元支配了一个信息窗,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很多小挚友在小组内统计换牙的情境。本素材集现实性、童趣性、必要性于一身。 与旧教材相比,内容也进行了变更。旧教材中的三个信息分别是有3人换了4颗牙,有6人换了2颗牙,有5人换了3颗牙,干脆体现的是数据收集的结果,然后由红点问题大家的换牙状况怎样呢,我们来整理一下干脆进行了整理。 新教材中的三个信息变为我换了5颗牙,我换了4
13、颗牙,我换了6颗牙,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换牙状况,再由红点问题大家的换牙状况怎样呢引导学生明确必需进行统计一下,从而绽开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有红点下面中间的提示怎样记录?引导学生绽开对数据收集方法的探讨探究,教材展示了问一问每位同学,然后记录下来,也可以举手数一数,还有用文字记录,用符号记录等方法,体现多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使学生经验了数据的收集记录的全过程。 数据整理环节,新教材中去掉了一个横式的象形统计图,统计表是一样的。教材注意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对数据的分析,除了我发觉换()颗牙的人最多,新教材增加了一条我发觉换4颗牙的人数比换5颗牙的,是对前
14、面第四单元学习的比多比少问题的应用。 教材还供应了一个小学问,介绍换牙期间的生活常识和应留意的事项,旨在引导学生留意口腔卫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将原来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进行了删除。 3、练习题解读。 第1题,增加了(1)数一数,把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第2题,增加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巩固了对统计学问的应用。 第3题,将统计喜爱的小动物换成了统计喜爱的糖果,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并且增加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新增加的,呈现的是对图形的统计,同样也加上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 课题:数一数 第1教时 总第 1
15、个教案 执教者: 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详细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相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视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育有条理地视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究与合作沟通中视察、学习。 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沟通,驾驭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打算: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 讲解并描述 :小挚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喧闹的地方动物乐园,兴奋吗? 2、 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爱好,初步探究
16、。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喧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挚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 思索探究 1、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肯定依次视察图) 2、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视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视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 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依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沟通共享 1、数数
17、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挚友? (3)小挚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 拓展运用 讲解并描述:小挚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 嬉戏:火车钻山洞 讲解并描述:刚才小挚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嬉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挚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
18、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假如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嬉戏,快乐吗?小挚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事?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2单元 课题:比一比 第2教时 总第2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阅历相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验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育初步的视察、推断和推理实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
19、培育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课前打算:主题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序: 课前嬉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一、情境导入 请一个小挚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日老师要和小挚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思索探究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肯定依次,从上往下视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
20、到些什么? (2)视察两根跳绳,通过探讨和沟通,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挚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3)同桌沟通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沟通做打算。 (4)沟通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5)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视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挚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沟通,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