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奸*3第1课听听声音(教材P2-3)授课时间:累计 一L 课时课题听听声音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2 .知道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局部,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 重难点重点:亲历声音的探索活动,学会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难点:对声音进行描述和分类
2、。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声音的音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引入:同学们,请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 的声音。2 .提问:谁来说说看,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预设:读书声;脚 步声;隔壁班级老师的讲课声;)3 .揭题:你们听得真仔细,所以只要认真倾听,我们就可以从周围 听到很多的声音。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吧! (板书:听听声音)【设计意图】新课一开始就引导学生闭目聆听,营造一个亲身体 验的情景,从而使课堂鲜活有趣,更能吸引学生,并调动其探索 声音的积极性。探索 与研讨探索一:描述听到的声音1 .讲解:我们平时
3、听到的声音通常有高、低、强、弱(教学提示: 边说边演示。)的不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悦耳来形容动 听、好听的声音,用刺耳来形容难听或听着不舒服的声音。接下 来,请大家试着描述以下声音。2 .布置任务: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认真地倾听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教学 反思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如 扎头发、系袋口、连接模型等,也知道橡皮筋被拉伸后可以恢复 到原状,而且被拉伸得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而本课在此基础 上,引导学生认识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及其运动特点,这有利于学 生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原理,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擦 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本课从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学习,从
4、而达成教学目标:一、聚焦板块。通过让学生体验把橡皮筋拉伸后的感觉,唤 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提出中心问题“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 车吗”,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二、探索板块。先引导学生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认识到拉长 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再重点研究小车运动 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小车运动状态与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的关系,通过组内、集体的研讨分析,学生会 认识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的时间越 长,小车行驶得越远。此板块旨在开展学生对“运动和力”概念 的构建和理解。三、拓展板块。通过演示“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的 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挂的钩码越多,
5、橡皮筋被拉得越长,说明橡 皮筋产生的力越大,从而加深学生对弹力的认识。课后 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材 P4850)授课时间:累计 1 课时课题弹簧测力计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顿。2 .知道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 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科学探究目标1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2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目标1 .开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2 .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2
6、.知道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 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学生活动 手册。教师准备:拉力器、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弹簧测力计刻 度板的纸板模型、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 .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拉力器。)这是一个拉力器,是大 众健身锻炼常用的器械。那我们可以用这个器械来比一比 谁的力气大吗?我们怎么判断谁的力气大呢?(预设:可 以,力气大的人会将拉力器的弹簧拉得更长。)2 .活动:邀请两位同学使用拉力器,然后比一比谁的力气 大。3 .提问:(教学提示
7、:出示弹簧测力计。)那这个又是什么? 你们有见过吗?(预设:这是秤,陪妈妈在菜市场买菜时见 过。)4 .揭题:这是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是一种测量力的 大小的工具。菜市场里称菜用的秤和它的原理相似,但并 不完全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怎么使用弹簧测 力计。(板书:弹簧测力计)【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常见的弹簧工具,了解其工作原理 后,将发现迁移到弹簧测力计上,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 础。探索一:认识弹簧测力计探索与研讨L讲解:力是有单位的,科学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 位,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牛顿简称 牛,用符号N表示,1牛的力大约是托起100克的物体所用 的力。环 簧提
8、弹2.引导:播放微视频,引导学生了解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指针 刻度板挂钩3 .布置任务:发放弹簧测力计,引导 学生分小组观察其构造并交流视频 中提供的信息。4 .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观察到的弹簧测力计有哪些构造?学生1: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主持人:你们能大致说出弹簧测力计各构造的作用吗?学生2:提环用来拉住弹簧测力计,指针用来显示力的大小主持人:根据视频内容,你们能完整地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使 用步骤及考前须知吗?学生3: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假设不 是,需调零;再将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然后读数 主持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每一大格是
9、多大的力? 每一小格是多大的力?该测力计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学生4: 一大格是0.5牛,一小格是0.1牛,最大能测量5.0 牛的力。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5 .小结。(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其作用提环:相当于拉手,方便提拉重物。弹簧:受力时伸长,产生弹力。指针:指示出力的大小。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值。刻度板上一大格是0.5牛,一 小格是0.1牛,最大数量是5.0牛,说明这个弹簧测力计能 测量的力最大是5.0牛。挂钩:挂被测物体。(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考前须知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假设不是,需调零。测量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是否伸缩灵活。估测力的大小,测量的
10、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 数量(量程)。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探索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1 .活动:指导学生用手慢慢拉动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向1N、 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2 .提问: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测力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弹簧的长度和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预设:指针指向的 刻度值越大感觉越吃力,弹簧伸长得越长,指针的位置越靠 下。)3 .追问:假设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些物体对它拉力的大小, 你们想测哪些东西?(预设:笔;橡皮;课本;书包;铅笔 盒;桌子;椅子;)4 .讲解:有些物体的拉力可以用弹
11、簧测力计测量,比方笔、 橡皮、课本等,但是有些物体的拉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标出 的最大数量,比方书包、椅子等,就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了,否那么会损坏弹簧测力计。所以,我们在测量前要先用 手掂一掂,估测一下物体对它拉力的大小。5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先估测再实测,并完成实 验帮助卡。:课件出示;实验帮助卡任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第(1 )组实验 步骤(1)估测各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2)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再轻轻来 回拉动挂钩,观察是否伸缩灵活。(3)将被测物体挂在挂钩上,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4)将测量值记录在表格中。提醒:洞里的力不能
12、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物体名称估测力的大小实测力的大小实验一个的码1 N0.5 N记录4N4.8 NT铜电0.4 N0.4 N一公交水杯5 N4.2 N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先估测再实测,看自己估测的是否准 确,是为了促使学生建立对“牛”的大小的概念,同时提高 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奸*3探索 与研讨6 .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1:弹簧由于被拉伸而产生了弹力。主持人: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2:跳水运发动起跳时的跳板有弹力,跳板由
13、于被压弯而产 生了弹力。学生3:健身教练使用的健身球有弹力,球在使用时被压变形而 产生了弹力。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7 .小结: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于弹簧被拉伸而产生的,生活中 很多地方都有弹力,如弯曲的撑杆和变形的海绵、压扁的健身 球、凹陷的蹦床、弯曲的跳板等,它们都因发生形变而产生弹 力。拓展 与小结1 .拓展:出示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钩码、笔、直尺等材 料。用课件或微视频展示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方法:(1)用回形针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另一端用回形针当 挂钩,用笔在硬纸板上标出橡皮筋自然下垂时最下端的位置,记 为“0”刻度。(2)用钩码等重量的物体作重物,在硬纸板上标出1N、2N
14、、3 N等一大格刻度,然后在每一大格间平均划分10份或5 份,标出数值。注意刻度的划分应该在橡皮筋可承受的拉伸范围 内。2 .布置任务:学生回家自制一个橡皮筋测力计。板书 设计3.4弹簧测力计基本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考前须知:调零,平视,量程工作原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教学 反思本单元的前3课已经研究了小车运动快慢与动力大小的关 系,也初步认识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本节课在此 基础上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 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个 活动是本课的重点:用
15、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 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通过先估测、后实测的数 据比照,开展学生对力的进一步认识。研讨局部引导学生进行更 深入的思考,进而巩固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 用方法都比拟简单。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小,因此本课安排用弹 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同时为 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后 作业见系列丛书对应课时训练。运动与摩擦力(教材P5153)授课时间:累计 1 课时课题运动与摩擦力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 擦力。2 .知道摩
16、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3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 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科学探究目标1 .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比照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2 .会用轮子改装小车。3 .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4 .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科学态度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意识到轮子的创造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 上的巨大进步。2 .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教学 重难点重点:了解摩擦力,知
17、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难点:探究并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实验用纸盒、粗线、托盘、铁垫圈假设干、圆铅笔、小车 轮、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皮球、学生实验材料1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 备课聚焦1 .引入:出示皮球,使其在桌面上滚动,最后停止。2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皮球越滚越慢,最后停 下来。)它为什么会停下来?(预设:皮球受到摩擦力。)我们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感受摩擦力?(预设:把手掌张开平放在桌面上往聚焦聚焦与研讨前推,会感觉到一个阻碍手掌向前运动的力。)3 .讲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 面会发
18、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 叫摩擦力。4 .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古人搬运巨石的图片。)古人是如何搬 运巨石等重物的?(预设:使用“滚木”。)5 .揭题: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为什么 使用“滚木”就更容易搬运重物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探究运动 与摩擦力来揭开其中的奥秘。(板书:运动与摩擦力)探索一:直接拉动重物1 .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 盘、垫圈、剪刀。)想知道直接拉动重物需要多大的力,我们可 以怎么做?(预设:将重物放入纸盒,用棉线绕过定滑轮将纸盒 与托盘相连。不断向托盘中加入垫圈,用纸盒开始运动时托盘中 的垫圈数表
19、示拉动重物的力。)2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实验帮助卡任务:探究直接拉动重物需要多大的力第(1 )组(1)小组分工:四人为一组,一人控制纸盒,一人往托盘中放 置垫圈,一人为口令员,一人为记录员。(2)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往纸盒中放入橡皮、胶棒、笔等 实验“重物步狭(3)用棉线绕过定滑轮将纸盒与托盘相连,从一个垫圈开始, 逐个往托盘中增加垫圈,观察并记录当纸盒开始运动时托盘 中垫圈的个数。(4)重复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0实验记录搬运重物(纸盒) 的方式拉力的大小(填垫圈个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直接滑动14161615使用“滚木”使用轮子我发现:纸龛不容易被或按拉动,
20、冬凰要到达较欠款量,级金 才开始运动。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的记录表3 .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装载重物的纸盒是如何前进的?学生1:纸盒与木板直接接触,滑动前进。主持人:垫圈很少时,纸盒为什么不滑动呢?学生2:因为垫圈产生的拉力小,缺乏以克服纸盒受到的摩擦 力,只有当拉力增大到正好能克服摩擦力时,纸盒才会滑动。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小结:直接拉动重物需要的力较大。探索二:使用“滚木”拉动重物L过渡:我们知道古人通过在重物下面放“滚木”,就能轻松移 动重物,那么现在我们就用铅笔作“滚木”,来体验一下古人智 慧的力量吧!探索与研讨任务:探究使用“滚木”拉动重物需要多大的力第(1
21、 )组实验 步骤(1)小组分工:组内四人分工互换。(2)按照“探索一”组装装置,并将5只铅笔放在纸盒下。(3)从一个垫圈开始,逐个往托盘中增加垫圈,观察并记录当 纸盒开始运动时托盘中垫圈的个数。(4)重复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实验 记录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的记录表搬运重物(纸盒) 的方式拉力的大小(填垫圈个数)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直接滑动14161615使用“滚木”8788使用轮子我发现:加了 “滚木”的纸金容易祓扭动C课件出示一实验帮助卡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3 .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铅笔是如何带着纸盒运动的?学生1:纸盒随着铅笔的滚动向前
22、移动。主持人:用“滚木”移动重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2:用“滚木”的优点是能使重物受到的摩擦力减小,使搬 运重物所需的拉力减小,缺点是移动重物的过程中,要不断重复 搬动摆放“滚木”。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 .小结:使用“滚木”后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较小。探索三:使用轮子拉动重物L提问:有比使用“滚木”更方便的方法拉动重物吗?(预设: 使用轮子。)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课件出示:实验帮助卡:任务:探究使用轮子拉动重物需要多大的力第()组| i实验(I)小组分工:组内四人分工再次互换。步骤(2)给纸盒安装轮子,在按照“探索一,组装装置。.研讨汇报。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四年级 上册 科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