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pdf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pdf(2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5.1.1相交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相等,并会简单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索邻补角与对顶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2.通过“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的简单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三、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设计多媒体演示某大桥画面。同学们,你们看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两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
2、线,桥的侧面有许多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师生活动设计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直观形象地给出了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引入课题:课题:5.1.1 5.1.1 相交线相交线(板书)。探究活动一: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探究活动二:1 学生画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并说出图中 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教师动手操作,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3、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学生动手画图、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地表达。如: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 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探探究究AOC 和BOD 有公共的顶点 O,而是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得出相应的关系,与小组成员交流结论。结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师生共同纠正。小组成员讨论并回答。数量关系学生讨
4、论不同的角的位置关系后,得出对顶角的定义,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是两条直线相交而得;有一个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直线相交形成分类的角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 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1)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
5、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2)识图训练:位置关系探究活动三:(1)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2)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在课本图 5.1-2 中,AOC 的邻补角是BOC 和AOD,所以AOC 与BOC 互补,AOC 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对顶角相等”这句话,学生很好理解,只是不知怎么阐述理由,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出对顶角的性质。学生分小组讨论,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这
6、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1+2=180,1+4=180(邻补角定义)2=4(同角的补角相等)同理可得:1=3尝尝试试应应用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角的邻补角只有一个。B 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C 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D 如果1=30,2=30,则1 与2 是对顶角。2(1)如图,直线 AB 与 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 的邻补角是。2 的对顶角是。学生审题识图,分清角的关系,小组交流用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具体问题,强化学生对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感,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尝试练习后教师板书出规范的求解过程。(2)上图中,若
7、1=40,则2=,3=,4=。(3)若1=90,2,3,4 各等于多少度?补补偿偿提提高高1.已知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其中的一个角为 50,则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2 如图所示,直线 AB,CD 交与 O,OE 是BOC的平分线,且BOE=50 度,那么BOC=度。150(A)80 (B)100 (C)130 (D)3.如图所示,ABCD 于点 O,直线 EF 过点 O,若AOE=65,求DOF 的度数。学生组内交流,归纳,补充。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小小结结与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作作业业1必做题课本第 9 页习题 5.1 2,72、选做题直线
8、 AB、CD、EF 相交于点 O,若AOC:AOE=2:3,EOD=130,求BOC的度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选择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达标测评题达标测评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B、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C、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2如图,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已知AOC+BOD=90,则BOC=3.已知1 与2 是对顶角,1 与3 互为补角,则2+3=。三
9、解答题4 如图所示,直线 ABCDEF 相交于点 O,(1)写出AOC,BOE 的邻补角。(2)写出DOA,BOF 的对顶角。(3)如果AOE=30,求BOF,AOF 的度数。5.如果直线 AB、CD 相交于 O 点,且AOC=28,作DOE=DOB,OF 平分AOE,求EOF的度数附达标测评题答案:1D2.1353.1804(1)AOD、COB;AOE、BOF(2)BOC、AOE (3)30、1505.62七年级数学(下册)5.1.2 垂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2.会用三角板或
10、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用垂直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及垂线的画法。用垂直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及垂线的画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设计提出问题:1.如下图:(
11、1)AOC 的对顶角是哪个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是什么?(2)AOC 的邻补角有几个?是哪几个角?师生活动设计因为对顶角、邻补角及对顶角的性质,是建立垂直概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讲新课前要复习巩固这些内容。情景引入,口答BOD、AOD、BO2当AOC90C 等于多少度?为什么?直线AB、CD 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回答完后,引入课题【板书】5.2.2 垂线教师演示:转动直线 CD 的同时,用量角器量直线 AB、CD 相交所得的角,多变换几种位置一直转到使直线CD与AB所成的角有一个角(如下图)AOC90探究活动一:.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垂直关系的实例吗?你能试着给垂直下个定义吗?自自【板书】垂直定义主
12、主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探探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垂直关系的实例吗?究究探究活动二:垂直的记法、读法和判定归纳:直线垂直的记法读法: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如果垂足为O,记作“ABCD,垂足为O”(如图)提醒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小组成员间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加以引导点拨,然后板书垂直的定义。通过举例,启发学生广泛联想,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两直线垂直的概念
13、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另一方面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阅读课本第 3 页的内容,然后师生间相互交流提醒学生注意: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学生活动:用AOD、BOD或BOC让学生重复练习正、反两步推理。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可充分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垂直定义做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可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一方面为了渗透符号推理格式,熟悉符号的使用;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定义既可以作判定用,又可以当性质用垂直判定:AOC=90,ABCD(垂直的定义)ABCD(已知),AOC90(垂直的定义)以上归纳实
14、现数学的三大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之间的切换,并板书以突出其重要性。探究活动三垂线的画法及性质问题 1:(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 l 上一点 A 画 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 l 外一点 B 画 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画法: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通过画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垂线的性质 1:在同
15、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问题 2:如图,连接直线 l 外一点 P 与直线 l 上各点 O,A,B,C,其中(我们称 PO 为点 P 到直线。比较线段 PO、PA、PB、PC的l 的垂线段)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学生先独立探索再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在巡视中及时指出、纠正学生发生的错误,训练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1)“过一点”包括几种情况?(2)“有且只有”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并回答。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惟一。垂线的性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总结,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16、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分小组测量,讨论,归纳。抽小组代表发言。探究性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举措,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些机会。小组交流,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更深垂线的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问题 3:入的得到结论。教师总结归纳:只有线段PO 最短,且当 PO 与 l 垂直时,才最短。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提高为:线段 PO 的长度就是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从而得到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线段
17、PO 特征:P为直线外一点,O 为过 P 向直线 l所引的垂线的垂足,刚才在问题 2 中探究得到了只有线段 PO 最短,且当 PO 与 l 垂直时,才最短。思考:点 A 到直线 DC 的距离与点 A 到点 C的距离有什么区别?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想法。通过交流,总结归纳:点 A 到直线 DC 的距离:线段 AB 的长度,A 为直线外一点,B 为过 A 向直线 DC 所引的垂线的垂足;点 A 到点 C 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尝尝试试1 下列说法:.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
18、条直线互相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是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个A.1B.2C.3D.42 如图所示,已知 OAOB,OCOD,O 为垂足,若2 题图BOC=1,则AOD 为应应用用3.如图所示,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 OE 与直线 AB3 题图的位置关系是4 如图所示:107 国道 a 上有一出口 M,想在附近4 题图公路 b 旁建一个加油站,欲使通道最短,应沿怎样的线路施工?1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 O 点,OEAB,补补1=125,求COE 的度数偿偿1 题图提提2.在直线 AB 上任取一点 O,
19、过点 O 作射线 OC、2 题应提醒学生注意:此题有两OD,使 OCOD,当AOC=30,BOD 的度数是()种情况。A.60 B.120 C.60或 90 D.60或高高1203.如图所示,O 为直线 AB 上一点,AOC=1/3BOC,OC 是角AOD 的平分线,(1)求COD 的度数(2)判断 OD 与 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CD 于点 O,OD平分BOF,BOE=50,求AOC、EOF、AOF的度数3 题图4 题图小结:小小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结结(一)必做题课本第 8 页习题 5.1 第 4、5 题通过小结,帮助
20、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知识成为“体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做选做题,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与与作作(二)选做题如图所示,OAOB,OCOD,OE 是 OD 的反向延业业长线(1)AOC 等于BOD 吗?请说明理由。(2)若BOD=32,求AOE 的度数。达标测评题(时间约(时间约 5 5 分钟,题目、题型要根据本节内容灵活把握)分钟,题目、题型要根据本节内容灵活把握)二、选择题1 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 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 线段的延长线上D 以上都有可能三、填空题2 如图所示,线段EO 垂直
21、于线段 AB,AB 与 CD 相交于点 O,且2 比1 大 50,则线段的长度叫做点 E 到 AB 的距离,AOC=。3 如图:ABCD 于点 O,直线 EF 过点 O,若 AOE=50,则DOF=。三 解答题4 如图所示,已知 OAOB,OCOD,若AOD=138,求BOC 的度数。5 如图:直线 AB 和射线 OC 交与点 O,OD 平分BOC,OE 平分AOC.试判断 OD 与 OE 的位置关系。附检测题答案:1.D2.OE、20 度3.40 4.42 5.垂直七年级数学(下册)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并能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它
22、们2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图形是由简到繁组合而成,培养学生形成基本图形结构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会借助大量三线八角素材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已知两直线和截线,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三、三、教学难点:已知两个角,要判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3 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什么位置关系的角。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设计师生活动设计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进而引出课题。(1)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
23、种位置关系,两直线相交形成几个角?称之为什么角?景(2)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两条直线被第 3 条直线所截的情况,如斜拉桥的灯柱子引与其横梁,脚手架的钢管,交通线路中的道路,将这些事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就是如图入所示的图形。情(3)两条直线被第 3 条直线所截形成几个角?这 8 个角中有多种关系,如2 与4,5 与7,6 与8,1 和3 是对顶角,除了对顶角,还有没有其它新的关系的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究活动一问题 1.自自主主探探究究(1)如图 1,怎样描述直线 AB、CD 和 EF的位置关系?学生讨论、回答: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引导学生观察得出
24、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 AB、CD的同一方(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 的同一侧(右侧),这是“同位角”的本质属性。然后,可以用“位置相同”来描述这种位置关系,给出“同位角”的描述性定义。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2 与6,3 与7,4 与8 也是同位角互为同位角的两个角没有公共顶点和公共边,但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将上述互为同位角的两个角,从图 1 中分解出来,画出如下图的草图,从这些简单图形中容易识别出1 和2 都是同位角。图 1(2)观察图1中的1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3)你还能在图 1 中找出其他的同位角吗?一共有几对?(5)你能看
25、出两个同位角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问题 2、(1)图1中的3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图形特征:形如“F”的图形中有同位角。这就是把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训练,这种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识图技能,从而扫除学生识别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可能存在的障碍。此外,还要训练学生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如图 1 中,1 和5 是“直线 AB 和直线 CD 被直线EF 所截得的“同位角”。在分析同位角的基础上,学生较容易能得出3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2)图 1 中还有哪些角是内错角?(3)你会从图 1 中“分解”出这些内错角吗?这些(分解后的内错角)图形像哪一个英文字母?(4)要求学生说出图 1 中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新人 初中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