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pdf





《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17.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 X 线摄影检查技术规范平片摄影平片摄影四肢四肢 X X 线摄影线摄影适应证1.外伤。2.感染。3.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先天性畸形。5.关节病变。6.骨骼生长障碍。7.全身性骨疾患。禁忌证X 线四肢摄影检查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症。所以,本章中除特别交待外,将不再列出禁忌症。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 X 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3.X 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1/1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4.开机预热,拟定
2、并调整摄影条件。5.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一、上肢一、上肢 X X 线摄影线摄影手-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 900。2.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三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及指端。3.单独检查 2-5 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手-掌下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 9
3、00。2.第五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1/1暗盒的成 450 角。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第五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手的移动,前臂可考虑用沙袋固定。2.照片影像应包括腕关节。3.检查拇指和食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 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腕关节-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 900。2.手呈半握拳,腕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腕部掌面紧贴暗盒。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
4、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1/1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3.婴幼儿腕关节正位摄影可采用前后位。腕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肘部弯曲,约成直角。2.手和前臂呈侧位,第 5 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3.尺骨茎突置于暗盒中心。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尺骨茎突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2.腕关节正、
5、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腕关节-舟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肘部伸直,掌心向下。2.暗盒置于一个 200 的角度板上(或用沙袋垫高 200)。3.腕部平放于暗盒上,手掌尽量向尺侧外展。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1/1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病人掌骨外展困难时,拇侧可稍抬高。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采用沙袋固定前臂。尺桡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手背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
6、。2.前臂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2.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尺桡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1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 900。2.前臂呈侧位,尺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3.暗盒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
7、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2.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肘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2
8、.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肘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 900。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肱骨-前后正位操
9、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前臂伸直稍外展,掌心朝上,对侧1/1肩部稍抬高,使被检侧上臂贴近暗盒。2.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3.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亦可采用立位摄影。肱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稍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尽量接近暗盒。2.被检侧上臂与躯干稍分开,肘关节弯曲呈 900 角,置于胸前,肘关节呈侧位姿势。3.肱骨长轴与暗
10、盒长轴平行一致。4.暗盒上缘包括肩关节,下缘包括肘关节。5.摄影距离为 90100cm;6.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肱骨一端,摄影时可包括邻近一端关节。2.因病情所致无法仰卧时,可采用立位摄影。3.疑外科颈骨折时,可采用肱骨上端穿胸位。肱骨-穿胸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贴暗盒,被检侧肱骨外科颈置于暗盒中心。2.被检侧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4.摄影距离为 100cm。5.中心线经对侧腋下,被检侧上臂的上 1/
11、3 处,垂直射入暗盒。6.令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曝光。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术后固定复查摄影,应保持原固定状态。肩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对侧躯1/1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4.摄影距离为 100cm。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6.屏气曝光。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肩胛骨-正位操作方法及程
12、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上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肘部弯曲使前臂上举与躯干平行,前臂和手背紧贴床面。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4.摄影距离为 100cm。5.中心线经喙突下方 4-5cm 处,垂直射入暗盒。6.病人屏气曝光。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该体位亦可取立位。肩胛骨-站立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2.被检侧上肢上举抱头,肘部朝前。对侧手插腰稍向后转体,使肩胛骨内、外缘面垂直暗盒。3.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4.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5.摄影距
13、离为 100cm。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肩胛骨内缘与胸壁间隙,垂直射入暗盒。7.病人屏气曝光。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也可以采取肩胛骨俯卧侧位检查。锁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两上肢自然下垂,肩部稍前倾。2.被检侧锁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暗盒内缘包括胸锁关节,1/1外缘包括肩锁关节。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4.摄影距离为 100cm。5.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锁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6.病人屏气曝光。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对于病情较重或婴幼儿检查,可采取仰卧前
14、后正位摄影。2.婴幼儿检查时,应同时摄取两侧锁骨,以便对比。二、下肢二、下肢 X X 线摄影线摄影足-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部紧贴暗盒。2.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跗骨。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诸跗骨,中心线可向足跟侧倾斜 100150。足-内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足底部置于暗盒上。2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足跟。3.被检侧下肢向内倾斜,使足底与
15、暗盒成 300500。第三蹠骨基底部置于暗盒中心。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第一、二跖骨或第一、二楔骨关节间隙时,可采用足的外斜位。足-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2.被检侧足部外侧缘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3.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跟骨。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足部中心,垂直射入暗盒。1/1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该体位诸蹠、趾骨重叠较多,故一
16、般用于定位检查。2.进行足弓测量时,应采用双足的负重水平侧位。跟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靠近床面,膝部屈曲。2.被检侧足部外侧紧贴暗盒,使足底平面垂直暗盒。3.跟骨置于暗盒中心,整个跟骨包括在暗盒内。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跟距关节,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检查跟骨骨刺时,应双侧对照。跟骨-轴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暗盒置于踝部下方,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2.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踝部极度背曲。3.摄影距离为 90100cm。1/14.中心线向头端
17、倾斜 350450,经第三蹠骨基底部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防止跟骨投影变形,下肢长轴、暗盒长轴和中心线射入方向三者应保持一致。2.病人踝关节背屈时,可借助绷带牵拉。3.中心线倾角大小,以踝关节背屈程度来决定。背屈角度大,中心线倾角可减小。中心线倾角大小的原则是:垂直跟骨长轴与台面夹角的角平分线。踝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踝关节置于暗盒中心偏下处。2.足稍内旋,足尖下倾,下肢长轴与暗盒中线平行。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 1cm 处,垂直射入暗盒。
18、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为防止病人移动,下肢可考虑用沙袋固定。1/1踝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2.被检侧膝关节稍屈曲,外踝紧贴暗盒,使踝关节成侧位。3.将内踝上方 1cm 处放于暗盒中心,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内踝上方 1cm 处,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为防止病人移动,下肢可考虑用沙袋固定。胫腓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稍内旋。2.暗盒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
19、括踝关节。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下肢中点,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临近的一个关节。2.胫腓骨正位、侧位分格摄影,关节面应保持同一水平。胫腓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2.被检侧下肢膝部稍屈,下肢外缘紧贴暗盒。3.暗盒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面过下肢中点,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如病变
20、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临近的一个关节。2.胫腓骨正位、侧位分格摄影,关节面应保持同一水平。3.为保持下肢稳定,跟部可考虑用棉垫或沙袋稍垫高一些。膝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暗盒放于被检侧膝下,髌骨下缘置于暗盒中心。2.下肢长轴与暗盒长轴一致。1/13.摄影距离为 90100cm。4.中心线经髌骨下缘,垂直射入暗盒。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膝关节不能伸直时,可采取后前正位。2.检查髌骨骨折宜应选择后前正位。膝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外侧靠近暗盒。2.被检侧膝关节屈曲成 12
21、001350。3.髌骨下缘置于暗盒中心,前缘包括软组织,髌骨面与暗盒垂直。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胫骨上端,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为使股骨内外髁保持投影重叠,可将小腿用棉垫或沙袋垫高。髌骨-轴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11.病人坐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膝部弯曲约成直角。2.暗盒置于大腿远端上方,紧贴大腿前缘,髌骨上缘置于暗盒中心。3.暗盒中线与股骨长轴一致。病人双手按住暗盒背面及边缘,以作固定。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髌骨后缘,平行经股髌关节间隙,射入暗盒中心。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
22、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髌骨轴位摄影体位较多,如坐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坐位等,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进行选择。2.髌骨纵方骨折适宜此种检查。股骨-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足略内旋。2.暗盒放于被检侧的股骨下面,股骨长轴与暗盒中线一致。3.上缘包括髋关节,下缘包括膝关节。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股骨中点,与暗盒垂直射入。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1/1注意事项1.如病变局限于一端,可仅包括邻近一端关节。2.病变位于股骨中上段时,因组织较厚,应使用滤线栅摄影。股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侧
23、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台面,健侧髋及膝弯曲,置于被检侧下肢的前上方。2.被检侧下肢伸直,膝关节略弯曲,踝关节用沙袋垫平固定,暗盒置于股骨外侧缘的下方,股骨长轴与暗盒中线一致。3.暗盒上缘包括髋关节,下缘包括膝关节。4.摄影距离为 90100cm。5.中心线经股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健侧下肢尽量上移,以减少健侧臀部对被检侧股骨上端的重叠。2.若病变主要在股骨中上段,中心线可向头侧倾斜200-300。3.病变位于股骨中上段时,因组织较厚,应使用滤线栅摄影。髋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1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
24、节置于台面中线。2.双下肢伸直,足跟分开,足略内旋,使两足尖内侧互相接触。3.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股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4.暗盒上缘包括部分髂骨,下缘包括股骨上端。5.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摄影距离为 100cm。6.中心线经股骨头(相当于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垂线向下 2.5cm 处),与暗盒垂直射入。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为保持病人的稳定,两踝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2.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在设置体位时,应牵拉病人患肢,即减少病人痛苦,又易达到体位标准。髋关节-水平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略内旋。
25、2.暗盒垂直台面竖放于被检侧的髋部外侧,上缘紧贴髂骨脊,下缘远离股骨,使暗盒长轴与股骨颈长轴平行。3.将滤线栅置于肢体与暗盒间,并紧贴暗盒。4.健侧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外展,避免遮挡 X 线束射入。5.中心线球呈水平方向,并向头侧倾斜,从被检股骨内侧向1/1外上方向垂直股骨颈射入暗盒。6.摄影距离为 100cm。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注意事项1.此摄影体位,适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检查。但设备必须具备上述条件。2.特别注意滤线栅的正确使用,包括正反面及栅条与线束的角度关系。3.股骨颈骨折病人,下肢体位很难达到标准,可借助他人帮助牵引。4.暗盒与滤线栅贴实,垂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 检查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