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力的合成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简易力的合成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力的合成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易力的合成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力的合成”法则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虽然在内容和理解层次上有所不同,但都是这两个阶段涉及的力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精确的事实性实验依据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的最关键所在。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制作简单,易操作,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力的合成演示器”装置,观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 器材直径约5cm、规格相同的滑轮3个,长 80cm、宽60cm、厚约23cm的木板一块,长约 56cm、劲度系数较小的弹簧一根,长约60cm一端带挂钩的光滑尼龙线3根(最好是钓鱼竿上用的钓丝)。2 制作将木板的一面创光,涂上黑板漆,制成一块
2、教学用黑板后固定在支架上,将三个滑轮和弹簧用钢钉按实验装置图1所示规格固定在木板上(要求:在固定上述器材时,必须使滑轮上边缘和弹簧右端的挂钩保持同一直线,并且滑轮和弹簧都离开板面一定距离,以避免弹簧和操作过程中所控物体和钩码与极面摩擦产生较大误差),力的合成演示器就制成了。3 操作过程及实验目的31 帮助初中学生归纳总结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法则(1)演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如图2(a)所示,将两根带挂钩的尼龙线固定在弹簧的挂钩上,分别绕过滑轮2和3,在滑轮2上挂3个钩码,在滑轮3上挂2个钩码,用粉笔标记出弹簧末端伸长到的位置O点,然后按装置图2(b)所示,撤去滑轮3上的丝线,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易 合成 演示 制作 使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