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题.docx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破解入园难题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是仍处于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 “入园难” 、 “入园贵”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2016 年,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为贯彻落实意见 ,中央财政会同教育部门于 2016 年启动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为全面了解政策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在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完善中央财
2、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一、三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情况评估(一)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做法1积极谋划,制定完善政策措施。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 、 “入园贵”问题突出。2015 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央财政会同教育部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展开了全面而又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撰写了专题调研简报,起草了财政支持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建议报告,得到了部领导及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评价。经过深入
3、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会同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随后配套出台了 7 个操作性文件(简称“1+7”系列文件)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开启了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主要政策包括:一是校舍改建类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富余校舍增设附属幼儿园、在偏远农村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等;二是综合将补类项目,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包括扶持城市部门、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三是幼师培训类项目,实施幼儿教
4、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四是幼儿资助类项目,鼓励地方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2精心组织,科学制定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 “1+7”系列文件的印发实施,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拥护,各地陆续上报了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为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对今后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征求地方意见的基础上,财政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了规划审核标准,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核,最终对各省(市、区)规划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并要求地方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3主动作为,努力落实中央财政投入。2011-2013 年,中央财政投入 4224 亿元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快
5、发展学前教育,三年投入已占“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入的 845%。从支持的项目看,校舍改建类项目占 72%,综合奖补类项目占 215%,幼师培训占 26%,幼儿资助占 39%,体现了扩资源这个重点;从区域看,西部占381%,中部 427%,东部 191%,体现了对中西部的重点支持。表 12011-2013 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投入情况4追踪问效,开展专项检查。为深入了解 2011 年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项目实施情况,2013 年 1-4 月,会同教育部门成立检查组对*、黑龙江、广西、四川、陕西等 5 个省份学前教育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专项检查以校舍改建类和综合奖补类项目
6、为重点,采用座谈会和现场考察等方式,重点了解各地 2011-2012 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校舍改建类、综合奖补类项目组织实施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表明,中央财政资金总体上使用规范,并在扩大资源、引导地方完善学前教育支持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基层管理部门和幼儿园的高度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有的县级财政投入不到位、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布局不尽合理对民办幼儿园产生了挤出效应、有的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不高且运转困难、幼师数量严重不足且素质不高等。(二)地方落实学前教育支持政策情况1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在中央财政的支持和引导
7、下,各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入园难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按“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各地积极加强公办园建设,绝大多数省(区、市)公办园数量及公办园在园幼儿规模大幅增长,到 2012 年底,*、*、*、*、*、*、*、*、等省区比 2010 年增长超过20%,陕西达 67%,西藏增加了 2 倍。二是扶持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农村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重庆等地对普惠性的企事业单位办园按一定标准给予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西安市按办园规模对企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给予 20-30 万元补贴;天津市在流动人口较多的 5 个区扶持建
8、设 15 所“阳光乐园”,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入园问题。三是各省份普遍出台了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的具体政策,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重庆、黑龙江、山东、福建等省份制定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对符合办园基本条件、收费较低的民办幼儿园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通过补助生均公用经费等多种方式予以扶持;浙江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民办园专项资金奖补与在园幼儿数量、教师待遇保障、师生比、办园质量水平和收费标准等挂钩。四是强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全国约有 80 个地市、200 个区县出台了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天津、大连、杭州等地出台专门文件
9、,规定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许多城市新建一大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其中大多数直接移交政府办成公办园,少部分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五是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2011-2012 年两年间,中西部农村地区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改建幼儿园万所,受益幼儿约万人;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36 万所,受益幼儿万人;在陕西等 13 个省份开展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个。2大幅度增加学前教育投入。 意见的出台和中央财政支持政策,激发了地方发展学前教育的投入热情。一是很多地方将学前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10、,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明显提高,投入占比大幅度提高。2010-2012 年,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了倍多,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从%提高到%。二是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到 2013 年底,上海、*、江苏、陕西、广西、四川等 6 个省(区、市)已制定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国约有 50 个地市、400 个县区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三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到2013 年底,全国 31 个省份和 5 个计划单列市均制定了幼儿资助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约 600 万人次。陕西、青海两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
11、一年免费教育。南京市实行“幼儿助学券” ,对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幼儿每人每年资助 2000 元,并对低保家庭幼儿补贴伙食费和保教费。陕西、青海两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大连市、合肥市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免收保教费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享受本地幼儿同等待遇。3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各地按意见要求,积极研究制定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不同程度增加了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黑龙江、山东等 10 多个省份已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核编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二是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各省份普遍出台加快补充幼儿园教师的具体政策措施,通过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特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极 发展 学前教育 着力 破解 难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