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ppt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亚当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斯密的经济理论本章重点本章重点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者亚当斯密斯密 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五节第五节 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 阅读书目阅读书目思考题思考题1经济学说史教程第六章第六章 亚当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斯密的经济理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论著,而且探
2、讨了国民经济史、经济学说史、财政学等学科。从生产领域的研究,得出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劳动价值论、工资论、利润论及地租论,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区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国内及国际的自由贸易。本章重点本章重点2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斯密密 一、一、斯密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斯密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1.时代背景:时代背景:18世纪中期和后期,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先地位。伦敦迅速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工场手工业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英国的工业
3、革命从1760年开始的,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期。3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斯密密 2.生平:生平:(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第一次把以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进入英国牛津大学,25岁成为爱丁堡大学的英国文学史讲师,1751年,回母校格拉斯哥大学任教,开始讲伦理学,后改授道德哲学。1759年,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1764年前往法国,拜会了 魁奈、杜尔哥等人,交流了学术观点。
4、1767年,返回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1776年,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后又任苏格兰关税委员、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等职位。4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斯密密 二、斯密的著作二、斯密的著作 生前出版的著作只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逝世后出版的有哲学问题论集和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等。国富论:本书的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及其产 生和增长的条件。在他看来,一国国 民的全年劳动,就是一国财富的源泉。5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工场手
5、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斯密密 各章节内容:第1篇研究劳动生产力得以改进的原因和劳动生产物分配给社会各阶级的顺序。第2篇论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第3篇讲国民经济史,论述不同的国度,其财富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后果。第4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最早的理论概括。第5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属于财政学问题。6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工场手工业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斯密密 三、斯密的方法论三、斯密的方法论 在斯密的著作中,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平共存,这是他的研究方法的矛盾的必然结果。例如,他的道德情操论从人类的同情心出发
6、来研究道德世界,而国富论却从人们的利己心出发来观察经济世界。马克思准确地指出,国富论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同时并用的,它的方法论的实质却不在于此,而在于它所固有的二重性。斯密的理论充满了矛盾。在斯密的观念中,这种矛盾并不存在。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双重的,揭示本质与描述现象。这样,在斯密的著作中就同时并存了内在和外在方法。7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一、分工理论一、分工理论 斯密的国富论是从分工开始论述斯密的国富论是从分工开始论述的。这是由于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的。这是由于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是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要提高要原因是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要提高
7、劳动生产力,首先要靠分工的发展。他劳动生产力,首先要靠分工的发展。他说: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8经济学说史教程产生的原因:斯密也论述了分工是怎样产生的。他认为,分工不是由人们头脑中发明出来的,它是由交换造成的,即“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9经济学说史教程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的限制,他说:“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
8、限制。”10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二、价值的两个意义和两种价值规定二、价值的两个意义和两种价值规定 斯密首先对价值的意义作了解释,明确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斯密对商品及其构成因素的理解是肤浅的、不正确的。1.不是从商品二因素的角度来把握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应为价值)。2.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不正确的。对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展开讨论。斯密所说的商品的“真实价格”,也叫商品的“劳动价格”或“交换价值”,实指商品的价值;他所说的商品的“名义价格”,也叫做“货币价格”,实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11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9、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斯密在回答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时,提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或两种对立的价值规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他混淆劳动能力与劳动这两个不同概念。12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三、三种收入构成价值三、三种收入构成价值斯密论述了他的两个价值规定如何统一的问题,从而导致第三个价值规定的出现。他认为在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构成中,包含有工资、利润和土地地租。商品价格归根到底都分解成为那三个部分或其中之一。斯密也就从劳动决定价值的科学立场滑进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泥潭。这
10、个庸俗的价值定义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被称为“斯密的教条”。13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四、斯密的货币理论四、斯密的货币理论 在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斯密虽然未能从价值形式发展中掌握它,但他知道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中,适应交换的客观需要,自发地从“许多种类货物”中分离出来作为“共同衡量标准”或“共同价值标准”的一种货物。斯密从市场上交换的产品增多,“这么多价值不容易记忆”和直接物物交换困难难以克服这两个方面说明了货币出现的客观必然性。斯密实际上接触到了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过渡的问题。诚然,他的理论还说明不了这种过渡的内在联系。14经济学说史教程斯密认为,货币
11、是在商品交换中为了克服困难而产生的。他说:“一切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随分工的发展,商品种类增加,交换出现困难,“有思虑的人,为了避免这种不便,除自己劳动生产物外,随时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在他想来,拿去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不会拒绝。”这种物品就是货币。15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与货币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 斯密基本上阐明了一定数量的货币之所以能同一定数量的其他商品相交换,在于二者包含有同量的劳动。在货币的职能上,斯密更多的是讨论货币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问题。斯密开创性地探索了纸币流通规律。
12、他指出任何国家各种纸币的全部金额,决不能超过其所代替的金银的价值,或在没有这些纸币的场合所必须有的金银币的价值。斯密对世界货币及其流通规律也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16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三节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 一、劳动工资理论一、劳动工资理论斯密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收入的源泉“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并依照三种收入的归属,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基本阶级的划分。这个理论为斯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提供了前提。他把平均工资叫做“工资的自然价格”,即维持工人本人及其家属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17经济学说史教程在阐明工资的性质时,斯密从两重价值规定出发提出了两种两
13、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即把工资确定为劳动者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和把工资确定为“劳动的价格”。18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三节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 斯密研究了工资变动的规律。他首先区分了劳动的“货币价格”和“自然价格”。后者实际所指的是劳动力价值,而前者则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对劳动的“货币价格”如何围绕它的“自然价格”自发波动却作了透彻的说明。斯密在论述“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这一主题时,力主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并对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利弊作了探讨。斯密关于工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见解,是他在工资理论上的又一贡献。19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三节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亚当 经济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