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 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
2、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本单元时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如,古诗二首 要求读诗句,想象画面;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能了解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学习中,通过日常生活和太空生活酌对比,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有趣。这些都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能力。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内容,紧扣教学目标,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2-322-31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 8 个生字。2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2古诗二首课文雷雨要 是 你 在野外迷了路太 空 生 活趣事多教学要点1认识本单元 44 个生字,会写 34 个字。会写 35 个词语。2能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甸子。3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
4、说出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4能背诵古诗二首 雷雨。识字加油站语 文园 地字词句运用4六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合计12-143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5能背诵古诗悯农 (其一)。6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15 古诗二首教材解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
5、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先发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两句诗写六月西湖给诗人总的感受。诗人从议论人手,开篇即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情意酣畅,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毕竟”是终究、到底的意思,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非同一般的独特性。“四时”在这里泛指其他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具
6、体描绘西湖六月“毕竟”不同的风景: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碧”和“红”突出色彩,对比强烈,碧荷红莲,相映成趣。“接天”既写出莲叶的一碧万顷,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无穷”表现了绿的远阔,“别样”强调了红的明丽。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4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是一组对仗句,意思是两只黄
7、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写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映。“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歌声的婉转动听,传达出欢快愉悦的心情。“一行白鹭”将视线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开阔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也由对仗句构成,意思是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含”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千秋、万里”都
8、是虚数,“千秋”是千年的意思,指时间的恒久,“万里”指东吴到成都遥远的路程,给人广阔的空间感。两首诗均以传统水墨画配图,可帮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第一幅图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相配,画面中清波微漾,莲叶用浓绿晕染,姿态舒展,一派生命活力;荷花用淡墨勾形,点粉成色,尽显清雅高洁。碧荷红莲相互掩映,俯仰向背,错落有致,整幅画面烘染出夏日莲荷的郁郁生机。-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分页显示,可视作一个画面,与绝句相配。近处,垂柳新绿,黄鹂双嬉。远端,春树荫深,草堂映绿,客船静泊,西岭披雪。蓝天碧云间,白鹭成行,翩然远飞。整幅图色彩绚丽,春意盎然,意境高远,诗画相融。,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等11 个生字
9、,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 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类认读。另外要注意“慈”是平舌音。多音字“行”要根据字义来定音,在本课是本课要求识记的 11 个生字,后鼻音的字较多,有“竞、映、鸣、岭”,可以归“行列”之意,可组成“杨柳成行”“单行”“双行”等词语。行边音和鼻音的比较识读,(1)联系熟字比较识记。可进行平翘舌音的比较识读,如“慈一池”。也可进比。还可从字形上进行比“鹂”和“泥”可组成“黄鹂”和“黄泥”进行对较识读,如“竟一境”“泊一拍”。(2)偏旁归类识记。“鹂”和“鸣”都是鸟字旁,
10、引导发现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看到偏旁可以想到字义。(3)思的同时进行分散识记。如,学习古诗随文识记。在学生朗读古诗、大致理解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板书诗题时,引导学生认读“晓、慈”(详见“理,教师顺势解题。解运用”)又如,在学习“一行白鹭上青天”时,顺势指导读好多音字“行”。还可结合诗意组词识记。如春晓、毕竟、绝句、黄鹂、呜叫、停泊、山岭。的同时丰富词语积累。(4)提供语境,巩固识记。可提供新的语境让学生认读识记,巩固生字晓:知晓含:包含含泪绝:绝对毕:毕业慈:慈爱仁慈映:映山红放映2本课要书写字。写8 个生字,5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区分好上下部分的宽窄关系。“莲、荷、吴”上窄下宽,“穷
11、、含”上宽下窄。所以“吴”字上窄下宽,而“含”字上宽下窄。“吴”和“含”都含有“口”字,口字在上部和下部时要写得小而扁,“令”,有点和无点,要细心分辨清楚。“含”字和“岭”字作比较,“含”字上边是“今”,“岭”字右边是本课还有 3 吟-左右结构的字“湖、绝、岭”,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占位和高低关系。本课 8 个字书写要点:湖“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和“古”有穿插关系。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莲平齐,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面的“车”。下边的“连”字先写“车”,后写“辶”,“辶”点的收笔与“车”的短横穷吴笔在竖中线上,穴宝盖起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
12、点不是捺。“力”字撇的起稍穿插进穴宝盖中。和荷“何”字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捺要绝第四笔起笔要比“兰”起笔高。竖弯钩的底部低于“兰”底端。写含“人”的撇、捺要舒展。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口”略扁。得舒岭展上起笔,伸“山”作偏旁时竖折要斜。右边“令”的起笔要高于山字旁,撇从竖中线。到山字旁右下角,第六笔点写在横中线上。-“口”要二、课文学习1朗读指导。-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要贯穿教学始终。应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直至读出感受,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题字数较多,停顿不易把握
13、,应在理解诗题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详见“理解运用”)【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按照每句字数,绝甸可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前两句诗要读出赞叹的语气。“毕竟”要读得紧凑而有力度。“不与”表现了六月西湖的景色和其他时节不一样,是独有的美景,因此,要读得稍重,体会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第三句诗要略带激昂的语调,边读边想象荷叶一碧万顷的壮观景象。“无穷”应读得稍重一些。第四句诗要想象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红得艳丽的画面,“别样”恰当重读。“别样红”因在诗尾,节奏应稍慢,“红”字可适当拖长渐弱,以表现出古诗起伏回环、委婉动听的音韵美。绝句要带着愉悦轻松的感情朗读。前两
14、句诗朗读的节奏应欢快,表现喜悦心情。“两个黄鹂”可连读,“两个”,音要响亮,为全诗的朗读定下基调。“翠”突出柳树新绿,萌发生命的活力,要读得亮而脆。“一行”和“白鹭”之间的停顿不宜长。第二句诗的朗读要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白鹭飞得高,飞得远,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上”字语调要上扬。第三句诗中“千秋”应读得舒缓有力,以表现时间的久远。第四句诗中“万里船”要慢而稳,表现出东吴的遥远和深远的意境。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可以范读,也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反复朗读中揣摩节奏韵律,悟出朗读方法,同时感受诗歌和谐的音韵美。2理解运用。教学这两首古诗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应先让学生充分自读古诗,自主识
15、字,做到读正确,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习古诗的基础,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二是两首古诗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趣。教学中不必对诗句做过多分析和鉴赏,要避免逐字串讲,不可统一解释诗的意思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建议如下:首先应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晓”字可联系“春晓”来理解,是“早晨”的意思,然后出示净慈寺图片,介绍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相机认读生字“晓”“慈”,再向学生介绍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从而了解
16、诗题意思是: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前两句诗可通过理解“毕竟”“不与”等词语,体会这是诗人发出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了解诗的意思后,要着重指导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两句诗,在朗读中悟情,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后两句诗可顺势引入:是怎样的美景让诗人发出了赞美呢?首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通过设问“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和怎样特别的荷花呢?”引导学生体会“碧”“红”色彩的明艳。“无穷”应和“接天”相联系进行体会,也可联系学过的“一望无际”理解,想象一碧万顷的壮美景色。第四句诗可这样指导: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怎么画荷花?你为什么把荷花画得这么红
17、艳呢?引导学生联系“映日”感受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呈现出一种特别美妙的色彩,还可调动生活积累说说荷花醉人的花香。整体理解这两句诗后,教师范读诗句,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最后整体出示全诗。先发出赞美,所以引导学生体会: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忍不住-诗人先写自己的赞叹,再写美丽的景色,可以看出诗人是多么喜爱这西湖六月的美景呀让学生带着体会人情入境地朗读诗歌。!再绝句教学建议如下:(1)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学习前两句诗,建议先让学生说说诗中描写的景物,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内容。第一句诗,可用“鸣”字带动整句诗的理解,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在枝头快乐地鸣唱,歌声很动听。第
18、二句诗可紧扣“上”字,引导学生想象 A 鹭在碧蓝的天空中飞得高远,自由自在,姿态优美的画面来理解。再让学生找出两句诗中描绘的色彩,说说这么多色彩带给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画面的绚丽多彩。初步了解诗意后,教师示范朗读这两句诗,学生闭上眼睛静心想象画面。然后,结合插图想象说话,说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并体会诗人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2)借助插图,突破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句诗,学生能读瞳“窗、雪、门、船”,但对于整句诗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可让学生观察插图,了解诗人的观景角度,再想象诗人在草堂中临窗远眺的情景,从而理解“窗含”的意境。可通过提问“这些船要到哪里去?”相机讲解
19、“东吴”离诗人居住地很远。“千秋”和“万里”可先联系已学过的 望庐山瀑布体会,再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是诗人用夸张的方法来写时间久,路途远。(3)回顾旧知,引导背诵。可通过回顾 古对今的内容,让学生找出诗中相对的词语,从对仗中进一步感受音韵美。两首古诗背诵难度不大,应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3课后练习。第一题,可以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如,可采用边看图边记忆诗句的方法背诵。如有条件,还可以找找古诗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提高学习兴趣,巩固记忆。第二题应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可以在朗读古诗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这些画面带给自己什
20、么样的感受,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诗的意思。三、问题提示“东吴万里船”是来自东吴,还是驶向东吴?“万里船”到底是“驶向东吴的船”还是“由东吴驶来的船”?各有解读,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根据诗的意境去体会比较:本诗前两句写景一近一远;后两句中,“千秋”,指时间久远,更显其静,而“泊”之船即将启程,是静中含动,形成了一静一动。这样远近交错,动静结合。船驶向“万里”之遥的东吴,空间延伸到无限远,顿显江流万里、天地广阔的深远意境。如果理解为来自东吴的船停在门口,那么视线停留点只是在不远的“门外”,空间局限。综上所述,取“驶向东吴”意,似乎更贴合诗的意境。当然,诗无达诂,阅读者的理解角度不同,古诗语言的多
21、义性,可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很多古诗文难有绝对确切的解释。再者,古诗文并非方方面面要探本溯源,其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情感、意境、哲思、音韵、语言等方面的文化艺术之美,才是我们为之追寻,为之沉醉的魅力所在。教学资,源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一千五百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2杨万里。杨万里(1127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
22、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教学设计举,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4 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2简单介绍诗人: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从小很好学,七岁就会作诗,他的诗很有名。这首诗是他居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23、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1)出示词语:黄鹂、白鹭、鸣唱、一行、西岭、停泊。(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识记词语,读准多音字“行”,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3学生再次大声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把生字与图画相结合,利于学生识字,又能为学生理解诗意打下基】础分散难点。三、图文结合,想象画面1指名找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1)学生自读,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2理解诗意。(1)通过“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快乐鸣唱,歌声动听。(2)通过“上”字引导学生感
24、受白鹭飞得高远,姿态优美的情景。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飞翔的(3)学生带着体会读诗句。3感受诗中的色彩美。(1)师引导:找出这两句诗写到了哪几种教师相机板书,将表示色彩的词加上横色彩。线。)?带着你的感受朗读。(2)师引导:这么多色彩,带给你什么感受呀4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引语:诗中藏着美美的图画,不信试试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相机板书:诗中藏画)-5.学生结合插图,说说看到的画面。先自己说,再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6指导朗读。引语:诗中藏着的这幅色彩艳丽、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被同学们用想画面的方法给找出来了。多么美丽自然的一幅画啊!
25、诗人很喜欢这风景,你们喜欢吗?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四、借助插图,突破难点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读不懂,和同学交流。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难点。(1)提问:西岭雪山怎么看上去好像装在窗户里呢?看课本插图,看看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美景的?(诗人坐在屋内从窗户向外看。)(2)引导理解: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可让)学生透过教室窗户看窗外辅助理解。如有条件,也可运用课件演示窗框中“含”雪山景的画面。(3)图文结合,提问:这些停泊着的船要到哪里去?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运用插图,了解诗人的视角,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理解“窗含”的意境。突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小学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