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概述】心跳呼吸骤停属最危重的临床疾病状态,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采用急救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循环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CPR 最早始于 1958 年,1960 年将其标准化并广泛用于临床,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于 2010 年重新修订。新指南对复苏程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诊断】一、病因儿童呼吸心跳骤停多由
2、于气道阻塞和缺氧,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由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的窒息成为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儿童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如下:1.呼吸系统疾病:上气道阻塞(异物、反流、喉痉孪、喉水肿等)、下气道疾病(继发于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病)。2感染:败血症、脑膜炎。3中毒与药物过敏:麻醉性抑制剂、镇静剂、抗心律不齐药中毒、青霉素过敏。4循环系统疾病: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律紊乱。5婴儿猝死综合征。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脑疝等。7创伤和意外:窒息、溺水。8代谢性疾病:酸碱和电解质紊乱。二、临床表现呼吸心跳骤停
3、常有如下临床表现:1突然出现昏迷,部分患儿有一过性抽搐。2瞳孔散大。3大动脉搏动消失。4心音消失及心动过缓。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6心电图显示等电线或极缓慢心律。如能早期掌握心跳骤停前的先兆,及时判断并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术常可提高患儿存活率,临床上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依据是:1.突然出现昏迷。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与成人相比,小儿心搏骤停很少原发于心脏疾病,而多为严重疾病的终末结果,在儿科多因呼吸停止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所致,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治疗】标准心肺复苏程序内容包括 1.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su
4、pport,BLS)2.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3.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一、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心肺复苏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人工呼吸,即心肺复苏 CAB。其中包括胸外按压(circulation,C),开 放 气 道(airway,A),建 立 人 工 呼 吸(breathing,B)。1.胸外按压(circulation,C):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积极建立循环保证供给重要生命器管的血液,如果未触到脉搏或心率小于 60 次/
5、min,即开始胸外按压。如果无呼吸但脉搏存在,则单作人工呼吸,成人 10-12 次/min、儿童 12-20次/min。小儿胸外按压要求应注意(图 2-1,图 2-2,图 2-3):(1)用力压:胸骨下陷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3(婴儿约为 4 cm,儿童约为 5 cm,成人至少 5cm)。(2)快速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新生儿120次/min),且让胸廓充分回复。(3)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频率和时间。(4)若未建立高级人工气道,按压/通气比:新生儿3:1;单人施救 30:2;双人施救 15:2。高级气道建立后,呼吸频率 8-10 次/min,期间不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约
6、100次/min。(5)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征:每次按压均可触及脉搏搏动。图 1-18 新生儿和小婴儿双指按压法图 1-19 新生儿和小婴儿双手拇指环抱按压法图 1-20 1-8 岁儿童单手心脏按压法2开放气道(airway,A):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只有呼吸道通畅其它复苏程序才能发挥作用。开放气道的手法是:病人体位平卧硬板床,伸展颈部,气道平直,避免舌根后坠,同时清理口、咽、鼻分泌物和异物,具体方法有压额抬颏法和下颌牵拉法(图 1-21,图 1-22)。图1-21压额抬颏法图1-22下颌牵拉法3.人工呼吸(breathing,B):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后,仍无自主呼吸的患儿要
7、积极做辅助呼吸,保证供给重要生命器官的氧气。辅助呼吸的方法有:(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易于施行的现场急救措施,要点是:保持气道开放位;每次送气时间 115 秒;胸部抬起。对存在脉搏但呼吸停止的无反应患儿仅行人工呼吸,无需胸外按压,成人10-12 次/min、儿童 12-20 次/min(图 1-23)。图 1-23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呼吸气囊人工呼吸法:使用时将呼吸气囊的面罩盖紧病儿的口鼻,同时用呼吸气囊的皮球给病儿送气,但应注意避免引起胃胀气(图 1-24)。图 1-24 呼吸气囊人工呼吸法(3)气管内插管法:气管内插管是最有效建立辅助呼吸首选方法、有条件
8、应尽早使用(图 3-8),导管内径的选择为足月新生儿、小婴儿 3mm 或 3.5mm;1 岁以内 4mm;1-2 岁 5mm。2 岁以上儿童还可以按以下公试计算;管腔内径=4+年龄/4(无囊导管),管腔内径=3+年龄/4(有囊导管)。气管插管位置的判断:随病人呼吸气管导管内出现雾气,上腹无彭胀,胸廓起伏好,两则呼吸音相等,缺氧改善,X 线导管尖端位于 1,2 胸椎水平或气管分叉上 2-4cm。图1-25 气管内插管法(4)气管切开法:紧急状态下可行环甲膜穿刺法或环甲膜造口术,环甲膜穿刺法采用 16 或 18 号粗针与注射器相连,当吸入空气时表明已进入气管。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见表
9、1-27表 1-27 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而生命支持步骤内容成人儿童无反应(所有年龄)识别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机(即仅仅是喘息)不呼吸及仅仅是喘息婴儿对于所有年龄、在 10 秒钟内未扪及脉搏(仅限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程序按压速率C-A-B每分钟至少 100 次至少 1/3 前后至少 1/3 前后按压幅度至少 5 厘米径大约 5 厘米胸廓回弹径大约 4 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的中断医务人员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尽可能将中断控制在 10 秒钟以内仰头提颅法(医务人员怀疑有外伤:推举下颌法)30:230:21 或 2 名施救者单人施救者15:22 名义务人员施救者按压中断气道
10、按压一通气比率(置入高级气道之前)通气:在施救者未经培训或经过培训但不熟练单纯胸外按压的情况下使用高级气道通气(医务人员)每6至8秒钟1次呼吸(每分钟8至10次呼吸)。与胸外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 1 秒时间明显的胸廓隆起尽快连接并使用 AED,尽可能缩短点击前后的除颤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点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经过 BLS 后应采取进一步生命支持,是 CPR 的第二阶段,主要目的努力恢复自主心律和自主呼吸,以保证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其中包括心肺复苏药物的使用。给药途径首选静脉给药,上腔静脉系统给药最好,以中心静脉最佳
1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静脉通道建立困难时,如已行气管插管,可气管内给药,新指南强调并推荐骨髓给药,若静脉穿刺失败或未能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可使用骨髓给药。1.儿科常用复苏药物见表 1-28。表 1-28儿科常用复苏药物药物剂量适应症备注肾上腺 IV/IO:0.01mg/kg 为心肺复苏首选药肾上腺素 不能素(1:10000,物与碱性液 在同一管道输注;药0.1ml/kg);ET:0.1mg/kg(1:1000,0.1ml/kg)物不能渗出,易致局部皮 肤坏死、溃疡形成。3-5 min 后可重复。腺苷首剂:0.1mg/kg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在连续心 电监重复:0.2mg/kg动过速治疗的首选
12、护下用药。(最大单剂 12mg)药物。必须注意,腺 快速推注 并用苷不得用于非规则生理盐水冲洗。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胺碘酮 5mg/kg(IV/IO),各种室上性或室性监测心电 图和血压;注意调整注射速度,出现灌注心率 时给药要慢(20-60 分钟);谨慎合用其它可引起 QRS间期延长 的药物。阿托品 IV/IO:0.02mg/kg/心动过缓、房室传导 有机磷农 药中次阻滞伴室率缓慢的毒可大剂 量使重复达 15mg/kg,心律失常最大剂量 300mgET:0.04-0.06mg/kg/次最小单次剂量:0.1mg,最大单次剂量:0.5mg如果需要,可重复使用氯化钙 20mg/kg(即 10
13、%病儿。用;新指南不再建议在治 疗无脉性心电 活动(PEA)/心搏停止时常规性 地使用阿托品。低钙血症、高钾血缓慢给药;对于(10%)氯化钙 0.2ml/kg),症、高镁血症和钙通 心脏骤停患儿最大单次剂量2.0g/次。葡萄糖 0.5-1g/kg(IV/IO)5-10ml/kg(D10W)低血糖道阻滞剂中毒。不要常规性地给予钙剂。心肺复苏 不常规使用。利多卡 负荷量:1mg/kg,复发性室性心动过心输出量 低或因可重复,维持量速、心室纤颤或显著 肝、肾功能衰竭:性的异位节律(频发 时发生毒 性反室性早博)应的危险 性增加,包括引起心肌、循环系统的抑制和中 枢神经系统的症状。20-50 g/kg
14、/min碳酸氢 1mmol/kg(IV/IO),只有在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不常钠缓慢给药通气给氧、肾上腺素 规使用;注意监和胸外按压,心跳仍 测血气分析。末恢复者,可考虑使用碳酸氢钠;高钾、三环抗抑郁药导致心脏毒性可用碱性药物.注:IV/IO 静脉/骨髓内注射,ET:气管内给药2除颤:强调只除颤 1 次,立即行 5 次 CPR(2min),因为除颤浪费时间,导致胸外有效按压中断,首次 2-4J/kg,若无效,需进行第二、三次,剂量为4J/kg。对于婴儿,应首选使用手动除颤器而不是 AED 进行除颤。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则优先使用装有儿科剂量衰减器的 AED。三、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15、 life support,PLS):在保证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脑复苏,主要目的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CPR 的对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脏骤停患儿,经过基本生命支持和进一步生命支持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并不意味着 CPR 成功,小儿脑复苏是 CPR 最终达到的目的,只有脑功能得到完全恢复,才能说是 CPR 成功,因此脑功能在 CPR 中是否能完全恢复,目前已做为复苏成功的首要评价标准。因此更易将复苏的全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心肺复苏早期成功的征象有1瞳孔缩小和光反射恢复。2睫毛反射出
16、现。3肌张力增强甚至出现不自主运动。4自主呼吸恢复。小儿 CPCR 成功的标准为:心肺功能恢复至病前水平,无惊撅、喂养困难及肢体运动障碍,语言表达正常,智力无障碍。检查环境是否安全检查反应和呼吸(5 s,10 s)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派人启动紧急反应系统,获取AED/除颤仪1 名施救者,若目击患儿猝倒,启动紧急反应系统,获取 AED/除颤仪有脉搏每 3-5 秒 1 次人工呼吸;若经充分给氧和通气后脉搏仍60 次/min,开始胸外按压;每 2 分钟检查脉搏检查脉搏,10 s无脉搏或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开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1 名施救者 30:2,2 名施救者 15:22min 后启动紧
17、急反应系统,获取AED/除颤仪,取得后立即使用检查心律,是否可电击可电击1 次电击,立即继续 CPR,每 2 分钟检查心律不可电击继续 CPR,每 2 分钟检查心律图 1-26 无脉心律复苏流程无脉心律可电击无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不可电击心跳停搏/无脉电活动除颤:2 J/kg;立即 CPR;2 min 后复查心律无效除颤:4 J/kg;继续 CPR;肾上腺素:静推注射或骨髓腔注射 1:10000,0.01 mg/kg,气管内给药 1:1000,0.1 mg/kg;2 min 后复查心律无效除颤:4-10 J/kg继续 CPR;药物:胺碘酮 5 mg/kg,利多卡因 1 mg/kg,硫酸镁
18、25-50mg/kg(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 min 后复查心律;治疗可逆性病因立即 CPR;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或骨髓腔注射 1:10000,0.01mg/kg,气管内给药 1:1000,0.1mg/kg,3-5 min 可重复;每 2 分钟检查心律;治疗可逆性病因可逆性病因(6H5T):Hypovolemia 低血容量Hypoxia 低血氧症Hydrogenion 酸中毒Hypo/hyperkalemia低/高钾血症Hypoglycemia 低血糖Hypothermia 低体温Toxins中毒Tamponade,cardiac 心包填塞Tension pneumothorax张力性气胸
19、Thrombosis(coronary or pulmonary)冠脉栓塞或肺栓塞Trauma创伤图 1-27 无脉心律复苏流程第二节第二节 脓毒症脓毒症(感染性感染性)休克抢救常规休克抢救常规【概述】【概述】休克是组织灌注不足或血流分布异常所导致的一种广泛的细胞低氧性急性循环衰竭。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全身组织低灌注和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产生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综合病症,其又被称为脓毒性休克,由于休克常呈进行性发展,一般将其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失代偿期休克出现的多脏器系统衰竭(multipleor
20、gan system failure,MOSF)可显著增加死亡率,故应强调早期诊断治疗。【诊断】休克的早期判断与识别决定了休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根据 2006 年儿科急救学组与儿科学组拟定的新治疗方案将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临床分为代偿期(早期)与失代偿期。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代偿期(早期)临床表现符合下列 6 项中 3 项:1.意识改变:烦躁不安或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2.皮肤改变:面色苍白发灰,指趾紫绀,皮肤花纹,四肢凉。3.心率脉搏改变:外周动脉搏动细弱,心率、脉搏增快。4.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需除外环境温度影响)。5.尿量1 ml/kg/h。6.代谢性酸中毒(除外
21、其他缺血缺氧及代谢因素)。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代偿期临床表现 低血压112 月 70mmHg110 岁 70mmHg2年龄10 岁 90mmHg目前认为对于休克的早期判断应以终末器官灌注是否充足,机体的循环血量是否能满足组织的代谢需求为标准,而不只是根据能否维持一定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判断,如不能根据血压、脉搏的正常而排除休克的存在。【治疗】1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治疗原则最理想的治疗时机应始于休克的失代偿期前,即早期识别并进行积极复苏,判断休克复苏成功的标准为维持正常心肺功能,恢复正常灌注及血压:(1)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秒。(2)外周及中央动脉博动均正常。(3)四肢温暖。(
22、4)意识状态良好(5)血压正常(6)尿量1ml/kg/h。2.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治疗(1)液体复苏快速输液:第 1 小时快速输液常用 0.9氯化钠,首剂20 ml/kg,1020 min 推注。然后评估体循环及组织灌注情况(心率、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若循环无明显改善。可再予第2 剂、第3 剂,每剂均为1020 ml/kg,总量可多达 4060 ml/kg。继续输液:继续输液可用 1/22/3 张液体,68 h 内输液速度 510ml/kg/h。维持输液:用1/3 张液体,24 h 内输液速度 24ml/kg/h。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方法见表 1-29表 1-29 感染性
23、休克液体复苏方法治疗方案阶段液体性质 时间速度和剂量20ml/kg,1020min快速输液液体复苏继续输液1/22/6831/31/4h24h等张1h推注,可重复 23 次,总量达 4060ml/kg510ml/kg/h维持输液24ml/kg/h(2)血管活性药物:在液体复苏基础上休克难以纠正,血压仍低或仍有明显灌注不良表现,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提高血压,改善脏器灌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适时调整药物剂量及药物种类,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治疗目标。常用血管活性药物见表 1-30。表 1-30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药名多巴胺多巴酚酊胺肾上腺素作用对肾脏及内脏血管选择性扩张,增强心肌收缩升压,正
24、性肌力,增加心率0.01-1g/kg/min5-15g/kg/min5-15g/kg/min剂量去甲肾上腺强效的血管收缩剂,血压素升高,增强心肌收缩0.01-1g/kg/min异丙肾上腺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外周素血管磷酸二酯酶(PDE)抑制米力侬剂,正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扩张静脉容量血管,使升硝酸甘油高的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减轻肺瘀血选择性直接作用于血管硝普钠0.258g0.1-10g/kg/min0.01-1g/kg/min首剂2550g/kg,以后 0.11.0g/kg/min 维持平滑肌,使小动脉和小静/kg/min,一般为脉壁的张力降低,对前者 2.5g/kg/min),作用较强,从而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症 医学 常见疾病 诊疗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