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导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一地理下册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下册导学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第第 1 1 课时课时1.能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掌握亚洲的范围:和其他大洲面积的比较、纬度范围、区域划分;学习目标3.掌握亚洲的地形特点,理解亚洲地形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河流的分布特点;重点、难点1.亚洲的位置、地形特点、河流分布特点和气候特点;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导入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自己生活在那个大洲上吗?(亚洲)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的范围及面积,认识亚洲的范围及面积,举例说明它是举例说明它是“世界第一
2、大洲”“世界第一大洲”。1、读图 6.2: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洲相望;西南以与非洲为界;西北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洲为界。2、读图 6.3 可知,亚洲面积平方千米,七大洲中排名第。学习活动二:读图学习活动二:读图 6.16.1,认识亚洲的位置,认识亚洲的位置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和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欧洲位于亚洲的面;非洲位于亚洲的面;北美洲位于亚洲的面;大洋洲位于亚洲的面。3、纬度位置:亚洲是跨纬度最的大洲,地跨带、带和带。4、相对位置:读图 6.4 可知,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南亚、西亚、北亚和中
3、亚6 个地区。学习活动三:读图学习活动三:读图 6.56.5,认识亚洲的地形特点,认识亚洲的地形特点1、找出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找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2、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说出他们在亚洲的什么位置,他们的大致海拔是多少?3、总结以上 1 和 2,说说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习活动四:读图学习活动四:读图 6.56.5,认识亚洲的河流特点,认识亚洲的河流特点1、在图上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说出他们流入哪个大洋?2、分析这些大河的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1复备学习活动五:学习活动五:读读 P5P5 亚
4、洲地理集锦亚洲地理集锦,上台介绍这些地方的位置及特点。上台介绍这些地方的位置及特点。学习活动六:通过本课的学习,亚洲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自豪?(不学习活动六:通过本课的学习,亚洲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自豪?(不少于三条)少于三条)二、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世界第一大洲1范围2.面积最大(4400 万平方千米)3.位置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1、.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2、.地形特点:3、.主要河流:北冰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太平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 印度河、恒河4、河流特点: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1.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A.里海 B.黑海 C.死海 D.贝加尔湖 3、人们通常按地理方位,把亚洲人为、6 个地区。中国位于地区,本区有中国、五个国家。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四周,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呈流入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5.濒临的大洋:东:_洋,南:_洋,西:_洋,北:_洋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2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第第 2 2 课时课时1.能运用地图、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学习目标2.通过
6、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难点1.亚洲气候特点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习导入复习导入: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由亚洲跨纬度最大导入新课。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特点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气候特点 1 1:。1、读图 6.9:找出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气候特点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气候特点 2 2:。1、读图 6.9,找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主要分布在2、结合图 6.10 中“雅库茨克的气温图”和“乌兰巴托降水图”分析该气候的特点为。学习活动三:认识亚洲气候特点学习活动三:认识亚洲
7、气候特点 3 3:。1、读图 6.9,找出亚洲东部、南部分布的主要气候类型有2、参照 P6 最后一段文字回答:季风气候的降水与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该风强时,降水,易发生灾;反之,风弱,降水,易产生灾。学习活动四:读图学习活动四:读图 6.106.10 分析亚洲气候的影响因素:分析亚洲气候的影响因素:、1、试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2、试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降水的主要原因。3、看北纬 30 度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1)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气候特别复杂(2)学习活动五:以亚洲气候特点研究为例,分
8、析非洲气候分布特点学习活动五:以亚洲气候特点研究为例,分析非洲气候分布特点1、以气候为主;2、和广布;复备33、气候类型分布。学习活动六:学习活动六:二、板书设计二、板书设计三、复杂的气候1、亚洲的气候特点:、。2、气候的影响因素:、。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人文环境第第 1 1 课时课时1.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学习目标2.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重点、难点人
9、口最多及带来的影响,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导入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亚洲除面积世界第一,还有什么是世界最多?(人口)复备4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1.1.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达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达%,计,计亿。亿。2.2.世界共有世界共有个国家人口超个国家人口超1 1 亿,其中有亿,其中有个在亚洲,个在亚洲,和和人口最多,都超过人口最多,都超过 1010 亿。亿。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学习活动二:认识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1.1.人口较稠密地区有人口较稠密地区有、和
10、和。2.2.西亚、中亚、北亚等地区人口较西亚、中亚、北亚等地区人口较。学习活动三:看学习活动三:看 1111页活动页活动 2 2,讨论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讨论亚洲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1.1.资源资源。粮食、树林、水、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量。粮食、树林、水、矿产等资源,人均占有量。2.2.环境环境。水土流失、沙漠化、工业、农业污染、水质下降等。水土流失、沙漠化、工业、农业污染、水质下降等。3.3.影响影响的发展和的发展和的进步。的进步。学习活动四:练习学习活动四:练习 10-1110-11页活动:页活动:1.1.大洲人口由多到少依次是大洲人口由多到少依次是、和和。2.大洲人口自
11、然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和、。3.世界每增加 100 人,其中有人在亚洲。4.练习 12 页填空。学习活动五:了解亚洲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学习活动五:了解亚洲地域文化的多样性。1.1.东部,以东部,以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2.2.南部,以南部,以文化为代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文化。文化为代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文化。3.3.西部,以西部,以文化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文化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学习活动六:分析亚洲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学习活动六:分析亚洲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1.亚洲民族亚洲民族,造成文化多样性。,造成文化多样性。2.2.亚洲各地的亚洲各地的差异很大。差异很大。3.3
12、.练习练习 1414 页活动页活动 1.1.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是:()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3.亚洲的、和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4.亚洲人口最多会造成资源、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5.亚洲主要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和。6.亚洲具有性的地域文化。5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亚洲的人文环境亚洲的人文环境第第 2 2 课时课时3.通过图表分析,了解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学习目标4.了
13、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不同国家自然、社会、历史的差异,导致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重点、难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习导入复习导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国家分为哪两种类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国家分为哪两种类型?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学习活动一:认识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1.发达国家只有一个。2.发展中国家有以下几种:(1)韩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2)西亚的产油国家等资源丰富国,它们收入,但工业化水平。(3)中国、印度等国家,人均收入,但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平。(4)老挝、尼泊尔等国
14、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也。学习活动二:练习巩固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学习活动二:练习巩固亚洲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练习练习 1515 页活动页活动 1.1.学习活动三:看学习活动三:看 1616 页材料,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页材料,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1.1.第一产业是指第一产业是指。2.2.第二产业是指第二产业是指和和。3.3.第三产业是指第三产业是指和和。4.4.一般来讲,一般来讲,落后的国家,落后的国家,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小,产业比重最小,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小。产业比重最小。复备6学习活动四、五、六,练习巩固阅读三类产业构成图。学习
15、活动四、五、六,练习巩固阅读三类产业构成图。看看 1616 页活动页活动 2 2,完成(,完成(1 1)。看看 1616 页活动页活动 2 2,完成(,完成(2 2)。在课本上绘制。在课本上绘制。看看 1616 页活动页活动 2 2,完成(,完成(3 3)。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1日本属于经济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2.三类产业是指、和。3.日本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小。老挝产业比重最大,产业比重最小。4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最少的洲是。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洲是,最慢的洲是。6.亚洲人口过多,造成资源,环境,影响和的发展。7.写出亚洲三大文明古国、和。8.各地文化差
16、异和条件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东南亚东南亚第第 1 1 课时课时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学习目标2.了解东南亚两种热带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本区重要农作物及分布.重点、难点“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导入导入:亚洲根据位置可分为哪六个区域?7复备学习活动一:认识东南亚的组成,主要的国家。学习活动一:认识东南亚的组成,主要的国家。1、读图 7.18.东南亚是由和两部
17、分组成。2.看 29 页图 7.22,了解中南半岛上主要国家有、和、六个国家。3.马来群岛上有本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学习活动二:读图学习活动二:读图 7.197.19,认识东南亚的位置,认识东南亚的位置1.东南亚地处和、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2.是本区,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海上通道。学习活动三:练习学习活动三:练习1.东南亚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和。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3.东南亚的临海国有等五个。岛国有等五个。学习活动四:读图学习活动四:读图 7.257.25,7.267.26,认识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发布。,认识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发布。1、本区主要有和两种气候。2、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
18、,主要分布在群岛和半岛的南部。3.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主要分布在半岛。学习活动五:读学习活动五:读 2626 页图页图 7.227.22,了解本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了解本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1.1.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和三国是世界上主要稻米出口国。2.东南亚是世界上、和的最大产地。3.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最大的焦麻生产国是。学习活动六:了解降雨类型。学习活动六:了解降雨类型。1.1.看看 3030 页活动页活动 3 3,说一下一天中的天气过程。,说一下一天中的天气过程。2.2.地形雨。山地地形雨。山地降水多,降水少。3.
19、3.冷暖气流相遇,产生的降雨是。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百分百中本节练习。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8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东南亚东南亚第第 2 2 课时课时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分析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2.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情况,分析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重点、难点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及对人口、城市分布影响。发达的旅游业。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学习活动一:认识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学习活动一:认识中南半岛地形特征。1、读图 7.2
20、8,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等,它们的上游主要在国境内,流向都自向。2.找出中南半岛的主要山脉,注意它们的走向都是。3 得出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形特征、。学习活动二:比较中南半岛地区河流上下游的差异及影响。学习活动二:比较中南半岛地区河流上下游的差异及影响。看 31 页文字填写:1.河流上游流经地形,水流速度,资源丰富。2.河流下游水流速度,形成地形,这里交通,人口密度,城市数量,农业。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分布。学习活动三:练习巩固。学习活动三:练习巩固。看 31 页活动 1(2)完成练习。(在书上表格中填写)学习活动四:讨论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
21、、弊。学习活动四:讨论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1.1.学校附近有学校附近有大河,这条河上有大河,这条河上有、等城等城市。市。2.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1 1)(2 2)(3 3)(4 4)。3.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弊: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弊:(1 1)(2 2)。学习活动五:了解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的情况。学习活动五:了解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的情况。1东南亚大部分是人种。2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3.华人是指,华侨是指。4.华人、华侨的原籍大都是、两省。学习活动六: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学习活动六: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
22、发达的旅游业。1.1.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有:东南亚的旅游资源有:复备9看看 3333 页图页图 7.307.30,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等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等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2.2.东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业较发达。等国家的旅游业较发达。三、反馈练习:三、反馈练习:百分百19 页填空 2、4、5.选择题的 3、4、6、8、9、10.对号入座的 3.扩展延伸题。四、教学反思:四、教学反思: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复备人: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题日本日本第第 1 1 课时课时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了解日本是多山的岛国,平原
23、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复备4.5.学习目标6.1.重点、难点2.一、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习导入复习导入:读 P3 图 6.4亚洲地理分区中,由“东亚地区有哪些国家?”导入。学习活动一:读图学习活动一:读图 7.27.2,认识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认识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1.指出日本四大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2.日本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学习活动二:读图学习活动二:读图 7.27
24、.2,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位于洲的东部,东临洋;西临、海,10北临海。2.纬度位置:日本的大部分领土位于纬度(低、中、高)。3.相对位置:日本西面隔海与、等国相望。学习活动三: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及对经济的影响。学习活动三:分析日本的自然条件及对经济的影响。1.岛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丰富,多优良。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图上指出)。2.岛国的条件对日本的、和十分有利。学习活动四:学习活动四:比较日本与英国地理环境复杂程度。比较日本与英国地理环境复杂程度。1.参照 P19 活动 2,先比较两国的经、纬度范围,哪个国家的大?。2这对地
25、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何影响呢?学习活动五: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学习活动五:认识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1.读图 7.2,认识火山的图示,并找出日本主要的火山富士山。2.阅读 P19 教材第一段文字及图片,感受富士山的美景。学习活动六:参照学习活动六:参照 P20P20 活动活动 3 3,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2.火山对人类的利弊。3.日本的防震、减灾活动对我国有何启示?二、反馈练习二、反馈练习百分百练习日本P15:一 1、2、3、4二、1、2、3、4三、1三、教与学反思三、教与学反思主备人:主备人:审核:审核:复备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地理 下册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