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总结【超全超实用】.pdf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总结【超全超实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总结【超全超实用】.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第一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一、知识脉络一、知识脉络横轴代表时间做法:纵轴代表速度,速度时间图像的规律意义:速度随时间变化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的变化跟发v vvt0单位:m/s2表达式:att加速度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斜率在v-t图像中加速度是图像的二、说明二、说明1 1、质点:、质点:(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2 2、参考系、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1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3 3、路程和位移:、路程和位移: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 4、速度与加速度:、速度与加速度:速度 V 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 V 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 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4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 以下,频率是 50 Hz 时,每隔 0
3、02 s 打一次点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频率是 50 Hz 时,每隔 002 s 打一次点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第二章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知识脉络一、知识脉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 v0 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v0主要关系式: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速度的关系:1x v0t at222v2 v0 2ax2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时间图象应用: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判断运动方
4、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运动快慢确定位移或时间等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速度时间图象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速度求位移(面积)判断运动性质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比较加速度大小等图象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自 由 落体 加 速度(g)(重 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取 9.8m/s2,粗略计算 g 取 10m/s2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 v0取作零,
5、用 g 来代替加速度 a 就行了2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二、知识点说明二、知识点说明1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 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提出假设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实验进行检验 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3 3、运动规律的推论:、运动规律的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1)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vt2v0vt2(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x aT2第三章第三章相互作用
6、相互作用一、知识脉络一、知识脉络力重力大小:G=mg,g=9.8N/kg方向:竖直向下等效作用点:重心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弹力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滑动摩擦力:大小,F FN;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0 F Fm;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F1 F2 F F1 F2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说明知识点说明一、重心一、重心:1、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
7、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在其几何中心。二、弹力:二、弹力:1、弹力产生条件:直接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3、弹力大小:(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 x(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三、摩擦力:三、摩擦力:1、产生条件:(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光滑)(2)接触面间有弹力(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不一定
8、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3、大小:(1)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有一个限度。当物体刚开始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fmax0 f fmax(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间的弹力N 的大小成正比。即f=N四、力的合成四、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2、平行四边形定则:不在一条直线的两个力的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1)合力大小范围F1-F2 F F1+F2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2)在两个分力 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3)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夹
9、角越大,两个等值分力的大小越大。五、力的分解五、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几种情形(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方向,有唯一解(3)已知合力 F、一个分力 F1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 F2的方向,求 F1的方向和 F2的大小,可能有两解,可能有一解,可能无解。2、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数相加。如:质量、时间、路程、速率等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
1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第四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一、一、知识脉络知识脉络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2表达式:F合=ma3力的瞬时作用
11、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 1N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二、知识点说明:二、知识点说明:1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1)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3)外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12、2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中采取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2)数据处理:图像法画 aF 图像和 a1/m 图像3 3、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其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被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国际单位制统一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4 4、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5因为奋
13、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2)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总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即作用具有同时性。(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4)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比较:项目特点有无数目性质对象反作用力一个力和其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一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同时存生)只有唯一的一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分别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一个力和其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一个力不一定有平衡力一个或多个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5 5、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1)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
14、本单位有三个,分别为:长度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质量的单位千克(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6 6、注意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但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加速度加速度往往是求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物理受力情况物理运动情况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运动学公式6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
15、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第五章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一、知识脉络一、知识脉络曲线运动二、知识点说明二、知识点说明1 1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物体方向时刻改变,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3 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分解的依据是运动的效果。4 4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1)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水平初速度开始的运动。(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
16、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速度:vx=v0,竖直速度:vy=gt水平位移:x v0t,竖直位移y 两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不相同。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不相同。落地时间由竖直方向分运动决定:t 12gt22hg7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水平飞行射程由高度和水平初速度共同决定:x v0t v02hg5 5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1)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v):大小等于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弧长s 与时间 t 的比值,方向为圆周的切线方向。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角速度():大小等于一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与时间
17、 t 的比值。周期(T):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s2r tT v r2tTv v22r,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3)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nr(4)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常常称为向心力,对于一般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加速度。v2 m2r,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向心力的大小为:F ma mr8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第六章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一、一、知识脉络知识脉络万有引力定律轨道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表述G 的测定天体质量的计算应用发现未
18、知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速度m m定律内容及表达式:F G122r1.两质点之间的引力,“r”为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万有2.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引力,“r”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引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及球外一质点之间的距离,“r”为球心到质点力的距离.m m12Gr2天体运动应有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速度mgman二、知识点说明二、知识点说明1、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Gm1m21122G 6.6710N m/kg,2r(3)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但用公式计算时,注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2、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1)基本方法:把 天 体 的 运
19、动 看 成 匀 速 圆 周 运 动,其 所 需 向 心 力 由 万 有 引 力 提 供:Mmv2G2 m m2rrr在忽略天体自转影响时,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2)天体质量的估算测出环绕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周期为 T,M,R 为天体半径。R29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Mm4242r3由G2m2r得被环绕天体的质量为M,rTGT24、三种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
20、阳引力束缚,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七章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知识脉络一、知识脉络功功率动能基本概念重力势能机械能势能弹性势能功和能机械能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动能定理:外力做的总基本规律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二、知识点说明二、知识点说明1 1、功:、功:(1)功的计算公式:(3)注意:当当=0 时,EK2 EK1,动能增大;当 W0 时,EK2 EK1动能减小;8 8、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Ek1+Ep1=Ek2+Ep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9 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1、1)实验方法:重物自由下落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误差分析:由于有阻力,实际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3)注意点:选取第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的纸带10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能量既变化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能量耗散从能量的角度反映出这种方向性。选修选修 1-11-1 模块模块电场(一)电荷、库仑定律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192、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1.61
22、0 C,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说明: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皆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3、起电:使物体带电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总数是不变的5.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F kq1q2922k9010 Nm C2r(3)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
23、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点电荷很相似于我们力学中的质点(二)电场1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传递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电场进行的。2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3电场可以由存在的电荷产生,也可以由变化的磁场产生。4.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11因为奋斗,我变得坚强;因为奋斗,我学会拼搏!强度,表示该处电场的强
24、弱(2)表达式:EF/q(定义式)单位是:N/C 或 V/m;E=kQ/r2(导出式,真空中的点电荷,其中Q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3)方向:与该点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是该点场强的方向(4)在电场中某一点确定了,则该点场强的大小与方向就是一个定值,与放入的检验电荷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处的场强大小方向仍不变(5)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强度的合成按照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6)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是两个概念,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无关,而电场力的大小与方向则跟放入的检验电荷有关,5.电场线人们为了形象的描绘电场而想象出一些
25、线,客观并不存在(1)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也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2)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或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处终止,或者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3)疏密表示该处电场的强弱,也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4)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距离相等(5)电场线永不相交(三)静电的利用和防止1.放电现象: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尖端放电-避雷针1.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方法是把多余的静电导走,如接地放电,增大空气湿度.实例:油罐车的拖地铁链,飞机着落架上的导电轮胎,地毯里的金属丝.2.静电应用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四)电容器:两个金属板和电解质组成(五)电流、电源电动势1.电流(1)定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全超实用 高中物理 会考 知识点 公式 考点 总结 超全超 实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