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pdf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强基计划”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电学实验的 3 大创新考查角度在高考中对电学实验一般不直接考查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而是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常常在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数据处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学生应以常规实验为依据,从实验电路图入手,结合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推理分析。角 度 一对实验原理的创新考查在高考的电学实验中,并不仅仅测量电阻的阻值或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时可能会测定二极管的导电特性、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等。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掌握被测实验器材的电学特性,其次要熟练把握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特点。例 1二极管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电性,当在二极管两极之间所加正向电压小于某值时,二
2、极管的电阻很大(1106,甚至更大),而当正向电压超过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急剧减小。为了探究二极管的导电特性:(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步骤如下:A将多用电表置于欧姆表“100”挡,短接红、黑表笔,调整_,使指针指向表盘右侧“0”位置;B将二极管串接在两表笔之间,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a 所示;C将二极管两极对调,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b 所示,则此时与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_(填“正”或“负”)极。(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正向电压U/V正向电流I/mA0.1000.2000.3000.400.020.500.260
3、.550.560.601.130.651.790.682.370.703.00由二极管的特性和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0.30 V 时,图乙中开关 S 一定接在位置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保留所描的点迹),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_(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3)若此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3.00 mA,若用1.5 V 的电源供电,则应该给二极管_(填“串”或“并”)联一个约_ 的电阻。【解析】(1)A.欧姆表选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即短接两表笔,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表盘右侧“0”位置;C步骤 B 中欧姆表示数很大,而步骤 C
4、中示数很小,由题中所给条件知,当示数很小时红表笔所接为二极管负极。(2)题图乙的设计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和外接法可以互换的电路,当开关 S 接位置 1 时为电流表内接法,接位置 2 时为电流表外接法。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0.3 V 时电流表示数为 0,故电流表内接,开关 S 接在位置 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EU(3)发光二极管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 0.7 V,电源电动势高于 0.7 V,应串联一个电阻,阻值 RI1.50.7267。3103【答案】(1)A.欧姆调零旋钮C负(2)1见解析图非线性(3)串267题后悟通本例源于教材人教版选修 31 第
5、47 页中“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虽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仍需要正向电压高于一定值,二极管才会有正向电流。要顺利解决这类实验,只有在复习时经常阅读教材并关注相关内容,审题就轻松得多。对点训练1(2016全国卷)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 ab 和 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 N 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 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
6、,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解析】(1)实验电路连线如图所示。(2)为使金属棒获得更大的速度,则金属棒运动时需要更大的加速度,BI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m所以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大电流、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都可以使加速度增大。故选项 A、C 正确,选项 B 错误。【答案】(1)实验电路连线见解析图(2)AC角 度 二对实验器材的创新考查在测量电表的内阻时,要把电表当作能读数的电阻,充分利用待测电表自身的测量功能,即电流表可测定通过自身的电流,电压表可测定自身两端的电压,不需要其他的电表来测量。
7、例 2某校进行实验电路设计比赛,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器材:A电压表 V1(量程约 2 V,内阻约 1 k)B电压表 V2(量程为 6 V,内阻为 2 k)C电流计 G(量程为 3 mA,内阻约 500)D电流表 A(量程为 0.6 A,内阻为 0.5)E滑动变阻器 R1(015,0.5 A)F滑动变阻器 R2(01 k,0.1 A)G电阻箱 R3(0999.9,0.1 A)H电阻箱 R4(09 999.9,0.2 A)I电源(6 V,0.5 A)J开关、导线若干(1)利用以上器材在图中虚线框内设计最佳测量电路,要求既能确定电压表V1的量程,又能尽量准确地测定其内阻,在图中标明选用器材的符号。图中滑
8、动变阻器R 应选择_(填写元件符号)。(2)若已知电压表 V1量程为 2 V,则下列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图中,能用来测定电压表V1的内阻且设计合理的是_。【解析】(1)分压电路中,在额定电流允许的前提下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更方便调节,因此选择R1。给定器材中电阻箱 R4的最大阻值约为电压表V1内阻的 10 倍,因此最简测量电路为半偏法电路,如图所示。由于待测电压表 V1量程未知,不能读数,要确定 V1的量程,需在半偏法电路两端并联电压表V2以便读取总电压 U,这样既不影响半偏法实验测量,同时又可以测出测量电路两端电压,保证此电压在调整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时保持不变,以减小实验误差。(2)若电压
9、表 V1量程已知,则可采用伏安法直接测量,电压表额定电流约为IV2A2 mA,可用电流1 000计 G 测量电流,电压则由 V1读取,滑动变阻器阻值 R1远小于测量电路总电阻,应采用分压电路,选项 A中电路图设计合理;选项 B 中,滑动变阻器用 R2接成限流电路,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每1 k 电6阻的电压约为V2.4 V,超过V1量程,不合理;选项C 中 V2与 V1串联,可将V2当电流表使用,满偏2.56电流 IV2A3 mA,与电流计 G 量程相同,且 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每1 k 电阻的电压约2 0006为V1.5 V,设计合理;同理,选项D 中 V2与 V1并联,V2多
10、余且只能测量电压,不能计算V1内阻,设4计不合理。【答案】(1)设计电路见解析R1(2)AC对点训练2要测量电压表 V1的内阻 RV,其量程为 2 V,内阻约为 2 k。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 A,量程 0.6 A,内阻约 0.1;电压表 V2,量程 5 V,内阻为 5 k;定值电阻 R1,阻值为 30;定值电阻 R2,阻值为 3 k;滑动变阻器 R3,阻值为 100,额定电流为 1.5 A;电源 E,电动势为 6 V,内阻约 0.5;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 V1和电流表 A 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
11、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 V1的内阻 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3)由(2)所画电路图写出电压表V1的内阻 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解析】(1)由于电压表 V1量程为 2 V,内阻约 2 k,则流过的电流最大值为1 mA,而电流表 A 的量程为0.6 A,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无法准确读取电流值。(2)电压表 V2的量程为5 V,内阻为 5 k;电压表 V1的量程为 2 V,内阻约 2
12、 k,定值电阻 R2的阻值为 3 k;通过对比联想不难设想出:先将电压表 V1与定值电阻 R2串联,再与电压表 V2并联,此时两个电压表恰好匹配,电路如图所示。U1U1R2(3)根据 U2U1R2,得 RV。U1表示电压表 V1的电压,U2表示电压表 V1和 R2串联的总电压。RVU2U1【答案】(1)电流表 A 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2)见解析图(3)见解析3实际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较大的电阻的串联。现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一只(量程 3 V,内阻约 3 k);B电流表一只(量程 3 A,内阻 0.01);C电池组(电动
13、势约为 3 V,内阻不计);D滑动变阻器一个;E变阻箱一个(可以读出电阻值,09 999);F开关和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为了更准确地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你认为其中相对比较合理的是_(填“甲”或“乙”)电路。(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 S,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读数U 和_(填上文字和符号)。(3)由所测物理量选择下面适当坐标轴,能作出相应的直线图线、计算出电压表内阻的是()AU-I1C.-RU1BU-IDU-R(4)设直线图像的斜率为 k、截距为 b,请写出待测电压表内阻表达式RV
14、_。【解析】(1)题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动势约为3 V,电压表内阻约为3 k,由于电压表内阻太大,电路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电流表无法准确读数,因此甲电路不合理;由于电阻箱电阻最大阻值为 9 999,改变电阻箱阻值可以改变电压表示数,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因此比较合理的实验电路是图乙。(2)选用图乙所示实验电路,闭合开关 S,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读数U 和电阻箱的阻值 R。U(3)由于电源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R,应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应作RV1出-R 图像,故选 C。UU111111b(4)由 EUR 得 R,可知,-R
15、 图像的斜率 k,截距 b,则电压表内阻 RV。RVUEERVUERVEkb【答案】(1)乙(2)电阻箱的阻值 R(3)C(4)k角 度 三对数据处理的创新考查在实验中,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列表法、图像法、逐差法等,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减少测量误差、节约解题时间。例 3某物理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太阳能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1 所示的电路,在一定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1)请根据图 1 完成图 2 中实物的连线。U/VI/A11.771221.753031.704841.656051.546861.277671.008080.5086(2)该小组成员将测量
16、出来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在图3 中作出该硅光电池组的U-I图线。(3)由所作的 U-I 图线可知该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E_ V,电池组的内阻随输出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在电流为 80 A 时,该电池组的内阻r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实物连接图如图甲所示。(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后用平滑曲线连接,U-I 图线如图乙所示。(3)由所作的 U-I 图线可知该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E1.80 V,在电流为80 A 时,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电源U的路端电压 U1.0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源内电压为UEU0.80 V,所以电池组的内阻 rI0.801061.0104。80【答案】(1)(2)见解
17、析图甲、乙(3)1.810104题后悟通1实物图连接时注意事项(1)按从电源“”极到“”极的顺序连接电路,对有多条回路的电路,可逐条连接。(2)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端;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端。两者“”接线柱接电源“”极,“”接线柱接电源“”极。(3)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应“一上一下”;分压式接法应先将全部电阻丝接入电路,再将被测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上接线柱按电路图连接。(4)连接完成后检查是否与电路图一致,有无元件连接错误等。2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不论测什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其原理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I(Rr)UU内,不论是线性伏安特性曲线
18、还是非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图线与U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电源电动势。对点训练4 (2016 全 国 卷)某 同 学 利 用 如 图 甲 所 示 电 路 测 量 量 程 为2.5V的 电 压 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关 1 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线路;甲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 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甲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
19、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填“R1”或“R2”)。(2)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将图乙中实物图连线。乙(3)实验步骤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填正确答案标号)。A100 AC500 AB250 AD1 mA【解析】(1)滑动变阻器 R1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1。(2)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阻箱阻值为 0 时,电压表满偏电压 Ug2.5
20、 V,电阻箱阻值 R630.0 时,电压表的示数 UV2.00 V,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RUgUV0.5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VRg,URRUV2.00故 RgR630.02 520。UR0.5(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 Ig,则 IgRgUg,Ug2.5故 IgA1 mA,选项 D 正确。Rg2 520【答案】(1)R1(2)见解析图(3)2 520(4)D(二)电学实验压轴题的 5 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对实验压轴题考生们最感头痛,很难拿到高分,其根本原因是试题考查的知识面广,涉及的实验方法也千变万化,所以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就很高。实验压轴题考查的热点主要有基本仪器的选择和使
21、用、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所以对实验压轴题的破解方法就是要在熟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纲规定的所有实验仪器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对探究性实验的思想方法(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拟法、留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掌握这些原理、方法所引起的系统误差的根源,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处理数据的方法与技巧,如作图法及数形结合方法等。一、实验电路及器材的选取首先考虑安全性与准确性选择电学实验仪器要遵循安全性原则(不使电学元件受损)和准确性原则(尽量减小误差)。比如选择电表时,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再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有较大偏转(要
22、达到满偏的 1/3),以尽量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而一些实验压轴题的难点往往就放在对安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的理解上。实际上在选取电表时要灵活运用以上两个原则。当遇到某一待测电阻不需要一定达到某一电压或电流的情况时,即使电源电动势较大,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或最大电压也较大,超过了比较小的电表的量程,但此时如果用较大量程的电表读数又会小于1/3 量程,那么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或电流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选取较小量程的电表进行测量以便减小误差。例 1在描绘标有“6 V3 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6.0V,并便于操作。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学生电源(电动势
23、为 9 V,内阻约 1)B电流表(量程为 00.6 A,内阻约 0.2;量程为 03 A,内阻约 0.04)C电压表(量程为 03 V,内阻约 3 k;量程为 015 V,内阻约 15 k)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0,最大允许电流 1 A)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 500,最大允许电流 0.3 A)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填“D”或“E”),选用的实验电路图应为图1 中的_(填“甲”或“乙”)。(2)请根据(1)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 中实物图的连线。(3)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测量
24、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3 所示,可知该状态下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为Rx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小灯泡的 I-U 图线如图 4 所示。由此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加时,小灯泡的电阻值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解析】(1)因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6.0 V,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连接,为了操作方便,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选用D。实验电路选用乙。(2)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3)由灯泡规格知电流表用00.6 A 量程,电压表用 015 V 量程,由题图 3 知电流表示数为 0.22 A,电压U4.0表示数为 4.0 V,所以该状态下小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 专题 09 电学 实验 压轴 命题 破解 策略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