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幼儿科学教育练习测试题库本科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如果作为一种客观的系统化的知识,一般不具有哪种特性A真理性;B.经验性;C.可重复性;D.否定性2谁认为知识是头脑中经验模式和认知图式A皮亚杰;B.维果斯基;C.赞科夫;D 斯金纳3科学教育理论不包括如下哪一方面A科学学;B.认知心理学;C.科学教育论;D.科学学习论4贝尔纳认为他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有二: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并且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不幸的是科学教育在哪方面失败了?A学习方法;B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C获取知识的方法;D传授知识的方法5谢尔曼将科学过
2、程概括为如下四个简单过程A观察、推论、预测、实验;B.提问、答疑、检验、运用;C.疑问、设想、实施、检验;D.观察、发现、验证、运用6谁曾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A.爱因斯坦;B.爱迪生;C.费米;D.周光召7谁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其意即是儿童天生就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探索和了解世界。A艾利康宁;B乌索娃;C福辽利娜;D皮亚杰1 1/22228幼儿学科学具有非科学的特点,其含义不包括如下哪个方面?A表面性;B片面性;C即时性;D用原有的经验解释事物9下面各选项,哪个不是科学探索的要素?A对象;B过程及态度;C探索材料;D结果0西汉史游的哪部著作主要帮助儿童识别五谷食物?A
3、地球词言;B百家姓;C幼学琼林;D急就篇1南朝梁时千字文的作者是A程登吉;B王应麟;C方逢辰;D周兴嗣2_年湖北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其科学教育科目是A手技;B劳动;C自然;D常识3_年,哪所蒙养院的教课说略主旨中有“乐歌”科目,即利用音乐进行科学教育?A湖南蒙养院;B湖北蒙养院;C河南蒙养院;D河北蒙养院4_年,谁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要以用自然和社会为中心”?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宗麟5_年,雷震清副教授的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幼儿科学教学法。A幼稚园科学;B幼稚园的自然;C幼稚园常识;D幼稚知识普及6_年,我国哪份文件中首次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为科学领
4、域。2 2/2222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B幼儿园管理条例;C幼儿园规程;D有关幼儿园教育的几点说明7下面哪一条不是刘占兰提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A乐学;B会学;C会思;D会用8引导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该目标适合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9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该目标适合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0引导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初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该目标适合
5、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引导儿童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该目标适合于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2让幼儿知道四季的自然变化,一般不适合采用A实验法;B散步和采集;C种植和饲养;D观察法3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领域规定全班幼儿必须学习的内容,一般采用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家庭活动4幼儿在活动区自由进行探索活动,这是3 3/2222A.正规科学活动;B偶发科学活动;C非正规科学活动;D自由科学活动5要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内外各种制约条件,一般采用A个别物体观察;
6、B长期系统观察;C比较观察;D日常观察6下面哪个不是物理现象?A力和运动;B光和颜色;C热和温度;D淀粉变色7下面哪个不属于幼儿科学游戏范围?A感知游戏;B活动性游戏;C实验性游戏;D音乐游戏8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分类包括A挑选分类和特定的标准分类;B自由分类和指定分类;C单一标准分类和多标准分类;D同层分类和分层分类9幼儿科学教育中测量方法不包括A目测;B正式量具测量;C混合测量;D 非正式量具测量0幼儿科学技术玩具一般应A写实;B夸张;C拟人;D自动化单项选择答案 1.D2.A3.B4.B5.A6.A7.D8.C9.C10.D11.D12.A13.A、14.C15.B16.C17.C18.B1
7、9.C20.B21.D22.A23.A24.C25.B26.D27.D28.A29.C30.A多项选择答案1.ABCD2.AB3.ABC4.ABCD5.ABC6.AB7.AB8.CD9.BCD10.ABC4 4/222211.AB12.CD13.ABC14.ABC15.AB16.ABC17.CD18.ABCD19.ABCD20.ABC21.ABC22.CD23.ABCD24.CD25.BCD26.ABCD27.AB28.ABD29.ABCD30.ABC31.ABCD32.ABCD33.ABCD34.ABD35.AB36.ABCD37.BD38.CD39.AB40.ABCD二、多项选择二、多项选
8、择1.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技能主要有A.对应;B.计数;C.简单加减;D.自然测量等2.量可以分为A.不连续量;B.连续量;C.数量;D.测量3.下列哪些是连续量A 长度;B.体积;C.时间;D.多少4.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有A.数学课;B.游戏;C 各种教育活动;D.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及数学角5.幼儿数学课的类型有A.集体型的数学课;B 集体小组结合型的数学课;C.小组、个人结合型的数学课;D.个人型的数学课6.,简单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包括哪两种A.教师教的方法;B.幼儿学的方法;C.游戏法;D.操作法7.按比较的排列形式可分为5 5/2222A.对应比较;B 非对应比较;C.简
9、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8.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A.对应比较;B.非对应比较;C 简单的比较;D.复杂的比较9.对应比较可分为A.单排比较;B.重叠比较;C.连线比较;D.并放比较,10.非对应比较可分为A.单排比较;B.双排比较;C.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D.连线比较11.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常用的比较方法为A.重叠法;B.并置法;C.归纳法;D.演绎法12.计数活动的结构在动作方面主要包括A.头的动作;B.眼睛的动作;C.手的动作;D.语言动作13.幼儿早期学习计数,一般要经过A.口头说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辨认多数14.数的组成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A.等量关系;B.互补
10、关系;C.互换关系;D.函数关系15.简单加减法存在着三个数群的关系是A.等量关系;B.逆反关系;C.互补关系;D.函数关系16.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要经历A.具体水平加减;B.表象水平加减;C.抽象水平加减;D.动作水平加减17.应用题的结构包括A.思想性;B.教育意义;C.情节;D.数量关系6 6/222218.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认识的方法有A.图形分类;B.寻找图形;C.拼图活动;D.折叠活动19.守恒不仅有数守恒还有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大小守恒。20.复习 10 以内基数的方法一般有A.按范例的数量取物;B.按数取物;C.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数量;D.数的转换
11、21.学习接数和倒数的常见方法有A.卡片游戏;B.口头游戏;C.拍手游戏;D.智力游戏22.巩固儿童对序数的认识的方法是A.讲解;B.观察;C.操作;D.游戏活动23.巩固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常见的方法有:A.儿歌练习;B.操作练习;C.游戏练习;D.填空练习24.3 岁幼儿基本上A.已懂加减的含义;B.已会加减运算;C.不会加减运算;D.不懂加减的含义,25.4-5 岁儿童可以A.用数群进行加减;B.自己动手将实物合并;C.自己动手将实物取走;D.逐一计数加减26.5-6 岁幼儿能够A.用数群加减;B.用表象加减;C.用具体实物加减;D.用动作加减27.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包括7 7/2
12、222A.已知条件;B.未知条件;C.语言文字;D.故事情节28.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A.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B.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C.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D.思维推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29.10 以内加减教学的安排通常是A.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B.理解加减含义;C.利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D.巩固对加减的认识30.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A.不宜从理解抽象的应用题结构开始;B.应从描述和模仿开始;C.宜用小数量(4 以内数)开始;D.宜用大数量开始31.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通常有A.按活动内容编题;B.看图编题;C.自由编题;D.按玩具所设置情境编题32.教幼儿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应注
13、意A.逐个数的教;B.加减结合教;C.口述应用题不用直观材料;D.总结口述应用题的三条件33.复习 10 以内加减运算的方法A.教学游戏;B.感知练习;C.书面练习;D.口头练习34.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注意A.内容要适合幼儿水平;B.方法要能引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C.时间不超过 3 分钟;D.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35.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应注意A.应根据不同教学要求,突出某种量;B.提醒幼儿物体重叠或并放时对齐;C.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D.在自然环境中寻找8 8/222236.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要求A.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B.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
14、力的发展;C.促进幼儿思维推理能力的发展;D.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37.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有两种水平A.感知水平的掌握;B.记忆水平的掌握;C.想象水平的掌握;D.理解水平的掌握38.数学课能保证幼儿数学教育的A.个别性;B.灵活性;C.顺序性;D.系统性39.过去通常把数学课分为A.综合型;B.复习型;C.个别型;D.集体型40.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游戏有A.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B.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C.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D.口头数学教学游戏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学前儿
15、童:是指 06 岁的儿童3.连续量:不能用个数数出来的量叫连续量。如:长度、体积、时间、重量等。连续量要用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它的程度。4.非连续量:能用计数数出来的量叫不连续量5.幼儿数学教育途径:是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形式6.数学角:数学角就是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物品,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数学材料经常自由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地方.9 9/22227.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育,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8.数学智力游戏:是一种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9.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组
16、)或两个(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0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包括直接指导和间接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1科学经验:科学经验:指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通过他们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得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2初级科学概念:初级科学概念,指儿童在感知和经验表象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它区别于具体的经验,也区别于真正的抽象概念。3科学情感:科学情感即是对科学的爱憎
17、好恶态度和感受。4科学意识:即对科学的看法和见解。是在科学认知、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的总体观念和意向。5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其环境的科学。生态学观点:从整体、系统的和相互作用的观点。不孤立、静止和片面地看待事物的态度。6 STS 教育:Science、Technology 和 Society 的缩写。科学社会和技术的研究,简称 STS 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况,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STS 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
18、、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现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1010/22227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目的性:即要完成幼儿科学教育的预定目标。8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贯彻各种科学意识和辨证思想。如环保意识、人口意识、世界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唯物意识、辨证思想等。9幼儿教师的直接指导:所谓直接指导,就是教师用直接的方法教给儿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0幼儿教师的间接指导:间接指导指的是教师为儿童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包括丰富的材
19、料、充足的空间、充裕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但不管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都不能没有儿童自己的探索。1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应该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2正规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正规科学活动一般面向全体。3非正规科学活动:是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宽松的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每个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决定活动
20、的时间,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4偶发科学活动:是指在儿童的周围世界中,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现象、自然物或有趣的新奇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儿童的好奇,导致儿童自发投入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5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科学教育不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或领域,而且应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6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并且把这些教育力量整合起来。1111/22227幼儿科学教育方法:指进行科学教育的途径或者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的方法。8观察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儿童
21、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9科学教育的分类法:将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的过程,即抽取同类事物中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学前儿童的分类是把具有某一个或者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过程。0科学教育的测量:儿童运用目测或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初级的测定活动。1幼儿科学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利用一定的仪器或者设备,通过操纵变量来观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方法。它能够排除干扰因素,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2幼儿科学游戏: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包括水、沙、石、竹、木等,以及科技产品、玩具、图片等物,把科学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儿童参与有一定规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 科学 教育 练习 题库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