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13181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13181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优秀教学设计131814.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地理术语)(二)纪年纪时 自古至今,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是人类最大的表盘。寒来暑往,春秋更替,社会生活在日月的轮动中渐进。中国古代对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既有生活情趣,也富有文化内涵。1 古人纪年(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
2、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天干-地支-2 古人纪月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3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叫朔,每月-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叫晦。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4 古人纪时 天色纪时法 地支纪时法 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间时辰 黄昏
3、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明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现代时间 19-21 点 21-23 点 23-1 点 1-3 点 3-5 点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天色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明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练习 A 日中,表时间,中午 12 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B 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
4、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C 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 60 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D 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三)姓名字号 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在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逐渐不分,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了。(1)姓名字号 欧阳修,-永叔,-六一居士,-文忠。(2)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一个人有了谥号,就等于在名字之外有多了一个别名了。谥号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
5、有:文、武、景、烈、昭、穆等;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3)皇帝的庙号 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例如汉武帝曾经改元为元光、元朔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以后的嗣君则称为()等等(4)谦称 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
6、不肖、愚、鄙人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5)敬称。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6)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表明职业。(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的朋友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必修 古代 文化 常识 优秀 教学 设计 1318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