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初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掌握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3、明确本学期语文教学常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走近语文,魅力无穷。走近语文,魅力无穷。1、“家”字解析-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2、笑话-公交车上超挤,有一女人站在门口。从车后面挤过来一个要下车,跟那女的说了一句:“让一下,下车”。那个女的没有动。挤过去时就踩到她了。3、结果那女人好厉害的,不停地骂:“神经病啊你!神经病啊你!”,还超大声,搞得全车都在看。一直没有说话,
2、下车时忍不了了,回头对那女人说:“复读机呀你!”4、后边有几个搞笑的小孩,不停地扮演刚才的一幕,甲说:“你神经病呀你!”乙说:“你复读机呀你”全车人暴笑!5、后来,有个小也要下车,挤过去怯怯地说:“我我我想下去,我不是神经病!”6、全车人再次暴笑!那个女人没有说话,可是从边上飘来一句话:“你是不是没电了?”7、全车人暴笑不止!(适当分析,语文在生活中的妙用)8、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语文的身影?举例说明。-日常交谈、广告、对联、合同二、语文的概念二、语文的概念1、语文“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 年,中国官方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与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
3、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30 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法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 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今天,语文多指语言文字与文学表达的结合。2、“大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3、听听-学会倾听,听懂表面意思,听出言外之意。说说-在听的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表达的技巧,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读读-学会阅读写写-写作三、初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三、初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知变化知变化(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多,任务重,中考压力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方法,不能再沿用小学阶段的学
4、习模式。(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精心整理(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1 1、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一想语文的重要性,想一想语文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你就会对学语文充满兴趣。2 2、养成良好
5、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要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主要是要解决四个问题:预习主要是要解决四个问题:A A、大声朗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包括不会读的字,包括不会读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不好理解的语句。B B、了解课文大意,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或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告、了解课文大意,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或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诉我们什么道理。C C、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试完成课后题。、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试完成课后题。
6、D D、读了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实的感受,最好能写下来。、读了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实的感受,最好能写下来。E E、圈点勾画法、圈点勾画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点在生字、生词下面。“”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标在有关文段、文
7、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2 2)、学会上课听讲。)、学会上课听讲。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A A、眼看、眼看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
8、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B B、耳听、耳听精心整理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C C、笔记、笔记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D D、积极答
9、问、积极答问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E E、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用用心思考,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3 3)、认真复习、认真复习德国有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 56%;一周后甲组保持 83%,乙组保持
10、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可见,及时复习可以在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板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B、复习之后,再做作业,不能够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找答案。不懂做的题目先放一边,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剩下那些不会做的,就是接下来再次复习的重点。将相应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之后再做作业。一定要做到做完作业,就已经将今天的知识全部掌握下来。C、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习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3 3、关于写作、关于写
11、作(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养成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可以读名着,也可以读微型小说,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并学会做批注,尽可能的写读书笔记。(2 2)、多写多练。)、多写多练。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并且做到言之有物,不写流水账,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并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四、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四、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1 1、练字、练字每天一页,先摹后临,要求上交检查。并做到一月一个小进步,一学期一个大进步。可以自由写,也可以每天专门只练某一个字。精心整理2 2、预习检查、预习检查准备一本预习本,将预习所做到的步骤逐一写到其中,有些步骤可以附上相应内容,也可以写在书本上一起检查。3 3、周记、周记每周一篇,字数 400 以上。由教师指定相应主题。4 4、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读名着,写感受或摘抄并赏析优美句子,或者其他有效形式皆可。5 5、作文素材积累、作文素材积累指定主题的人物事例或名言积累。可以和读书笔记相结合。6 6、名着、名着鲁宾逊漂流记,每周一定的阅读量,并且在单元考中占据一定比例分值。五、作业五、作业按照预习要求,完成第二课的预习作业。精心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