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pdf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 11 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5.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
2、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第一课时(略)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词:洗澡 机械 教授 叛逆 花圃 玫瑰 谨慎 盐水 石蕊试纸 奥秘 领域 锲而不舍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1【出示课件 7-9】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课文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波义耳是怎样发明石蕊试纸;第二件写的是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写的是奥地
3、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2【出示课件10】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作者表达自己观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公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