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类增氧殖期末复习题鱼类增氧殖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转水转水:由水华转变为臭清水的过程叫转水。池塘水中出现块状水华,水色呈暗黑色或乳白色,使水浑浊度上升,在某时间内水突然变清澈,在水池边可闻到腥臭味,常由疏忽管理而引起。2 水华水华:(是水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应,某种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有些藻类在小水体中或净水湖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3 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对给系统的正常(平衡)产生冲击,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内部的自动调节反应,以避免这种冲击引起的系统平衡状态的破坏,来维持其相对的平衡,这种效应就叫做对污染的“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对
2、污染的反馈,一般说成是水体的自净作用。4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则为水体污染。5 气浮(浮选)气浮(浮选):气浮法是靠通入空气,以微小气泡为载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粒吸附于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带动上浮,从而使杂物与水分离。6 絮凝絮凝:水中悬浮固体虽浓度不高,但固体颗粒有凝聚性能,在沉淀过程中,颗粒能互相黏合,成为较大的絮凝体,且沉降速度在沉降过程中逐渐增大,称为。(投放三价铁盐或铝盐以及高分子混凝剂,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形成絮凝体,用过滤及沉淀法除去)混凝混凝:投加无机或有机混凝剂促使胶体凝聚成大颗粒而自然沉淀去除。7 混
3、合堆肥混合堆肥:将无机肥和有机肥堆在一起,再经发酵,投入池塘,这叫做8 效应时间效应时间:指亲鱼注射催情剂之后(末次注射)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9 仔鱼期仔鱼期:刚下塘的鱼苗,主要特征是鱼苗身体具有鳍褶,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仔鱼全长 0.81.7cm。10 稚鱼期稚鱼期:进入到乌仔开始基,鳍褶完全消失,身体鳞片披挂完全(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披鳞)全长 1.77.0cm,乌仔,夏花和 7cm 左右鱼种属于此期。11 幼鱼期幼鱼期:全身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身 7.5cm以上鱼种属于幼鱼期。12 轮捕轮放轮捕轮放:分期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
4、即在养殖的水体中,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放鱼种,以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单位面积鱼产量,即“一次放足,分布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13 多级混养多级混养:据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特点,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分成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鱼塘里进行饲养,能更好的利用水体使密度适量。14 工业化养鱼工业化养鱼: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鱼类生长对环境需要建立人工小气候,以控制其最适合生长环境,根据鱼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量供应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和配合饲料,促进他们在健康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实行标准化养殖,使养鱼生产走上工业化道路(包括流水鱼池,水质控制,水温调节,水中增氧,
5、水体净化,人工培养的活饵料,配合饲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它是集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15 内陆水域鱼类的增氧内陆水域鱼类的增氧:指鱼类资源再生产的过程,且增加鱼种,发展数量,改造组成,改善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6 内陆水域鱼类的养殖内陆水域鱼类的养殖:在人工放养的基础上,对鱼类加以护养,采取适当地施肥,投饵强化措施以提高鱼产量。17 沿岸带沿岸带:湖底能够遭受到风浪,波浪,湖流的直接作用,光线直接透射到底部的浅水区。18 湖盆湖盆:由沿岸带和亚沿岸带和深水区组成。19 湖流湖流:指湖水中的水团沿着,某个方向做前进运动。20 吞吐流吞吐流:由于出入湖水引起
6、水面局部上升或下降,使水面发生倾斜。21 常量流(风成流)常量流(风成流):由于在定向风力作用下,使湖水从背风岸流向迎风岸,引起背风岸的落水,迎风岸的涨水。22 密度流密度流:由于不同水层受热承受度不同,造成密度不同的湖水运动。23 整合整合:沉积在湖底的各种物质通过理化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有性质,且沉积物逐渐变得密实。24 鱼类区系复合体鱼类区系复合体:指有共同的地理起源,发育在同一地理带,并与该带的生物,非生物条件相适应,在一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群鱼类。25 鱼产力鱼产力:指鱼类把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6 饵料资源饵料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以及外来的动物性,植物性饵料及其分
7、解产物的总和27 合理放养合理放养:根据水域条件,选择适当地放养对象和合理地搭配比例,适中的放养规格以及合理地放养密度,结合资源保护措施和合理捕捞,使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全面转化成为鱼产品的合理放养措施。28 二级放养二级放养:鱼苗培育在池塘中进行,利用池塘与大水面相配套所进行的粗放养殖模式。29 三级放养三级放养:利用三个不同等级的水体进行配套放养。30 渠道金属网栏养鱼渠道金属网栏养鱼: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渠道内,利用金属网材和渠壁,渠底构成封闭的网栏,从事高密度养殖。31 人工放流人工放流:指把苗种投放到天然水域中,任其自然地生长繁殖,以获得资源的再生产。32 鱼类的移植鱼类的移植:把鱼类引入
8、到(移植于)与原水域条件相似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无根本性变化。33 鱼类的驯化鱼类的驯化:把鱼类引入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改变原有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征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1 污染污染:外力冲击强度超过了自我维持范围(阀值),会出现生态系统的功能紊乱结构破坏。2 脱氮作用脱氮作用:利用折点氯化法和吹脱法去除水中的氯氮。3 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意或无害物质,而达到水质(底质)环境改良净化的目的。4 排卵排卵:从固着状态的初级卵母细胞向游离状态的次级卵母细胞过度。5 产卵产卵:在适宜的生态生理条件
9、下,游动的卵子排出体外的过程。6 乌仔头乌仔头:鱼苗经 10-15d 饲养,养成 1.5-2.0cm 的稚鱼,称为乌仔头。7 夏花夏花:鱼苗经 18-22d 培养,养成 3cm 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8 水花水花:刚下塘的鱼苗基鳍皱折没有完全消失。9 春片春片:经越冬后称春花。10 秋片秋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11 发塘(鱼苗)饲养发塘(鱼苗)饲养:指鱼苗下塘后经 20d 左右,培育成 3cm 左右的夏花鱼种。12 挤鱼法挤鱼法:是清楚鱼苗中野杂鱼的一种方法,降低容器内的含氧量,使野杂鱼鱼苗死亡,家鱼苗还能存活的方法。13 双季塘养鱼双季塘养鱼:4 月放(鱼种大),7 月捕
10、 7 月放,11 月捕,明年反复14 水域负荷力水域负荷力:在保持水质基本正常的条件下,单位水面所能负载投饵网箱的最大养鱼量。15 围网养殖围网养殖:利用竹箔,金属网片,合成纤维网片作为网栏设施,进行投饵或不投饵的养殖模式。16 水域污染水域污染:指外界污染物质进入水域的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不断积累使水体理化性状,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二填空1 卵子的发生经过的三个时期卵黄细胞的繁殖期卵黄细胞的生长期(大生長期,小生长期)卵黄细胞的成熟期鱼类的卵子发生在胚胎发育前肾管形成的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就已从内胚层细胞分化出来以迁徙的方式经过中胚层和肠系膜,最后达到生殖腺,形成卵原细胞。2 精原细
11、胞到精子的发育经过三个时期繁殖生长期成熟期变态期卵子的发生卵黄细胞的繁殖期卵黄细胞的生长期(大生长期,小生长期)卵黄细胞的成熟期3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综合因素包括营养温度盐度光照水流溶氧量4 鲢鳙鱼单一使用 LRH-A 剂量为 110 g/kg 鱼类脑垂体(PG)35 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1200 IU/kg5 影响孵化的环境因素 温度溶氧量水质敌害生物6 鱼苗,鱼种,成鱼的放养密度水花-夏花 10 万/亩夏花-鱼种 1 万/亩鱼种-成鱼 1000/亩7 八字精养法水,种,饵,混,密,轮,防,管8 越冬管理 有专人负责扫雪定期充水防止鱼受惊吓循环水增氧打冰眼9 影响活鱼运输
12、因素 水温水质鱼的体质装运密度运输时间运输管理10 增养的措施 人工放流移植驯化鱼类区系改造环境改良渔业资源保护11 养殖的措施 清除敌害人工放养施肥投饵12 按成因湖泊分为内力湖外力湖内力湖分为 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外力湖分为 牛轭湖溶蚀湖冰川湖风成湖泻湖13 湖盆是湖泊的主体部分 沿岸带亚沿岸带深水带14 水库按形状为 平原型水库山地型水库丘陵型水库15 水位变动对渔业的影响 利:水位的裸露,对营养物质的溶解矿化有促进作用,消落区裸露时间长,适当种植农作物,淹没后可作为鱼类饵料,消落区出现在冬季对捕捞有利。弊:水位大幅度变动,水位忽大忽小,对水生动物生存空间,繁殖产物不利,水位急剧下降,会
13、在岸边造成消落区,会影响草上产卵性鱼类的繁殖,消落区的出现对在岸边建造苗种基地的单位,管理上造成不利营养物质大量流失。16 湖水运动对湖盆的影响 理化性状泥沙运动湖盆的演变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17 湖水的运动形式 波浪湖流混合18 湖流的类型 吞吐流常量流密度流19 河流的泥沙类型 悬移质推移质20 混合对渔业(水交换)影响 使湖水热量从表层输送到底层可使水体中溶解气体离子悬浮物分布均匀营养物质从底部提供到表层,供表层生物利用21 河流泥沙对渔业的影响 河道淤泥变迁对中下游渔业造成不利影响堵塞鱼类呼吸器官,造成窒息死亡影响水体透明度和光合作用,水体初级生产力下降,刺激鱼体分泌黏液,分泌过多不利于
14、鱼体22 影响水库淤泥快慢因素 水源土壤状况植被状况水库形态风浪作用人为控制23 湖底沉积物来源 外界输入内部形成24 沉积物形成过程 搬迁沉积整合25 有机质沉淀物分类 腐泥沉积泥炭泥沉积26 饵料资源变动对鱼类的影响 影响到各个年龄段对事物的消耗节律影响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27 放养对象的选择依据 与生态类型,理化性状相应与饵料资源组成数量生长相适应充分利用空间,小生境和生物饵料放养鱼合理调整区系组成,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放养鱼种类与原有种类生境饵料无激烈竞争具体标准 选择食物链短的鱼类限制草鱼放养量适当放养以腐屑,细菌为食的鱼类,多级混养,使水体达到立体化养殖。28 放养密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类 养殖 期末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