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与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与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与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载可编辑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2PH 分配学说适用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的是被动扩散 3血液中能向各组织器官运转分布的药物形式为游离药物4影响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因素为()A胃肠道 Ph B胃空速率 C溶出速率 D血液循环 E胃肠道分泌物5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5 L,说明 药物主要在血液中6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较好的原因是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7大
2、多数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比 pH 分配假说预测值要高的原因是 小肠粘膜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药物胃肠道的主要及特殊吸收部位是 小肠9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溶液剂10 对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越广11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该药物(D)A半衰期短 B吸收速度常数ka大 C表观分布容积大D表观分布容积小 E半衰期长12静脉注射某药物 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 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B)A05 LB5 LC25 LD50LE500L13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C)A 最大效应B不良反应的大小 C作用持续时间 D起效的快慢E剂量大小1、
3、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C)A、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研究药物作用机理C、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D、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2、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D)A、骨架片 B、包合物 C、软胶囊 D、栓剂3、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A、1-2 个半衰期B、2-3 个半衰期C、3-5 个半衰期 D、5-8 个半衰期E、8-10 个半衰期4、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5、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A)A、生物利用度B、溶出度C、崩解度D、细度6、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A、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B、物脂溶性越
4、大,越易吸收 C、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D、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7、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B)A、胃B、小肠C、结肠D、直肠8、下列给药途径中,除(C)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 A、口服给药B、肌肉注射C、静脉注射D、直肠给药9、体内药物主要经(A)排泄 A、肾B、小肠C、大肠D、肝10、体内药物主要经(D)代谢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11、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A、片剂 B、散剂 C、溶液剂 D、混悬剂12、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5 A、主动转
5、运B、促进扩散C、吞噬D、膜孔转运E、被动转运1、逆浓度梯度(A)2、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3、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D)4、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C)5、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E)6-10 A、C=C 0(1-enk)/(1-e-k )e-k t B、F=(AUC0)口服/AUC0)注射C、C=KaFK 0/V(Ka-k)(e-k t-e-kat)D、C=k0/kV(1-e-k t)E、C=C0e-k t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2、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3、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6、变化规律是(E)4、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D)5、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1、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ABCD)A、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B、药物剂型 C、给药途径和方法 D、药物制备方法.专业.整理.下载可编辑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ABCD)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与吞噬3、生物利用度的三项参数是(ACD)A、AUC B、t 0.5 C、T max D、C max4、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步骤一般包括(ABCE)A、选择受试者 B、确定试验试剂与参比试剂 C、进行试验设计 D、确定用药剂
7、量 E、取血测定5、主动转运的特征(DE)A、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B 不需要载体参加 C 不消耗能量 D 有饱和现象 E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6、肝脏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CDE)A、口服乳剂 B、肠溶片剂 C、透皮给药制剂 D 气雾剂 E、舌下片剂7、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 AUC,Tm 两个参数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C、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无关 E、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1 1、下列叙述
8、错误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D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2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C C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3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以下
9、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B B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4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D D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5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D D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6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C C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
10、,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7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E E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8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D D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9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11、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A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10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改用肌肉注射后 A AA、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 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D、t1/2 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E、t1/2 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11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因此该药物 A A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
12、、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 E、吸收速率常数 Ka 大12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B BA、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C、有生理学意义 D 个体血容量 E、给药剂量与 t 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专业.整理.下载可编辑13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C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D、与病理状况无关E、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14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 3.0h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则它的消除
13、速率常数为 D D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1515、某药物的某药物的 t1/2t1/2 为为 1 1 小时小时,有有 40%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 KbKb 约为约为 E EA、0.05 小时-1 B、0.78 小时-1 C、0.14 小时-1 D、0.99 小时-1 E、0.42 小时-11616、某药静脉注射经某药静脉注射经 2 2 个半衰期后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B BA、1/2 B、1/
14、4 C、1/8 D、1/16 E、1/3217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地高辛的半衰期为 40.8h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A、35.88%B B、40.76%40.76%C、66.52%D、29.41%E、87.67%18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问多少个 t1/2t1/2 药物消除药物消除 99.9%D99.9%D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1919、单室模型药物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 0.
15、2h-10.2h-1,问清除该药问清除该药 99%99%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时间 B BA、12.5h B B、23h23h C、26h D、46h E、6h20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 10mg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 g/mL。(g/mL。(已知已知 t1/2=4h,V=60Lt1/2=4h,V=60L)A AA A、0.153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2121、单室模型药物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生物半衰期为 6h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95%需
16、要多长时间需要多长时间 B B 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2222、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B BA、12 个半衰期 B、35 个半衰期 C、57 个半衰期D、79 个半衰期 E、10 个半衰期23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 A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静脉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14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 E、吸收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
17、方式 A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 B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 C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 D58A、口服给药 B、肺部吸入给药 C、经皮全身给药 D、静脉注射给药 E、A、B 和 C5、有首过效应 A6、没有吸收过程 D7、控制释药 C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 B912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 C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 E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A12、体内药量 X 与血药浓度 C 的比值 D1316A、Cl=
18、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13、生物半衰期 B14、曲线下的面积 E15、表观分布容积 D16、清除率 A1719A、清除率 B、表观分布容积 C、双室模型 D、单室模型 E、多室模型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 A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A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A2023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 ct 关系式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 ct 关系式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ct 关系式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ct 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20、C=C0ektC21、C=kFX0/V(k-k)ekt-ekat)A 22、=(1-en
19、k)/(1-ek)E 23、C=k0/Kv(1-ek)B2427A、消除速率常数 K B、吸收速率常数 Ka C、多剂量函数 D、A 和 B E、B 和 C2424、WagmerWagmerNelsonNelson 法的公式可求法的公式可求 B B25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 A A26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 c ct t 关系式可求关系式可求 D D27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停止滴注后的 c ct t 关系式可求关系式可求 A A2831
20、A、F=(AUC0)口服/(AUC0)静注B、C=kFX0/V(k-k)(ekt-ekat)C、C=k0/Kv(1-ek)D、C=C0ekt E、C=C0(1-enk)/(1-ek)ekt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C 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B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E 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A1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DABD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
21、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专业.整理.下载可编辑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2 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 ABDEABDEA、主动转运转运 B、促进扩散 C、主动扩散扩散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3 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 ACEACEA、不消耗能量B、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22、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4 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BEABE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5 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因此,应该应该 ADADA、反后服用 B、饭前服用 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 D、小剂量分次服用 E、有肠肝循环现象6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BDABDA、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B、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
23、过主动转运来完成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7 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 ABCDABCDA、溶出速率 B、粒度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消除速率常数8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BCEBCEA、药物的给药途径 B、胃肠道蠕动 C C、循环系统循环系统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9 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ABCA、反后服用维生素 B2 将使生
24、物利用度提高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10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 ACDACD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11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 ACEACEA A、舌下给药舌下给药 B、口服肠溶片 C C、静脉滴注给
25、药静脉滴注给药D、栓剂直肠给药 E E、鼻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12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ABDEABDE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须采用中间时间 t 中来计算 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 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13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 ABABA、可用 AIC 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是最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药剂学 药物 动力学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