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的研究.pdf
《抗癌药物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癌药物的研究.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一、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31 氮芥.32 氨甲喋呤.33 嘌呤拮抗剂.44 放线菌素 D.45 长春花.46 顺铂.47 抗雌激素药物.58 鬼臼提取物.59 紫杉醇.510 干扰素.611 诱导分化治疗.6二、现在的抗癌药物.61 抗癌药物种类.62 识别各类抗癌药物.7三、抗癌药物的发展前景.81 肿瘤研究的根本目的.92 抗癌药物筛选的特点及趋势.93 纳米技术的应用.1011 1引言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理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手段,除了手术、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以外,化学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因其强调全身治疗,对已扩散、转移的晚期恶
2、性肿瘤亦具有治疗作用。但现有药物在临床实用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仅有 5%的恶性肿瘤有可能通过化学治疗得到治愈,而且抗癌药物普遍存在选择性差的缺点,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某些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新药的研究刻不容缓。22 2抗癌药物的发展进程抗癌药物的发展进程2.12.1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用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公元前一些古籍如黄帝内经中已有一些肿瘤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的记载,国外亦在 500 年前已用银、锌、汞等金属治疗肿瘤,随后又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相继发现并研究了多种抗癌药物,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2.1.12
3、.1.1氮芥氮芥肿瘤药物治疗作为一门学科,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应用氮芥治疗恶性淋巴瘤以来才逐步形成。氮芥是硫芥的衍生物,硫芥早在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作毒气,它有很强的刺激性,一旦接触,除了刺激眼、皮肤及上呼吸道,引起组织起疱坏死外,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再生不良,淋巴组织萎缩及胃黏膜溃疡形成等。曾有人以硫芥局部涂布或瘤内注射,终因毒性太大而放弃。Alfred Gilman 用其衍生物氮芥对淋巴瘤小鼠进行抗肿瘤试验取得成功。于 1941 年 Gilman 和 Goodman 等遇到一例晚期恶性淋巴瘤病人,纵隔、腋下及周身淋巴结均明显肿大,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病人命在旦夕
4、,于是觉得用氮芥一试,剂量为每天 0.1mg/kg。于用药后 48 小时内肿块开始软化,第四天呼吸、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接着锁骨下及腋下淋巴结缩小甚至消失,经过 3 周治疗,白细胞降至 2108/L,不得已停药后,骨髓功能得到恢复,但肿块又渐长大,第二疗程后仅获得短暂疗效,第三疗程未见疗效。就在这第一例病人身上,化疗的疗效、毒性及抗药性均明显表现出来。由于当时是战争年代,这一成果直到1946 年才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氮芥的发明奠定了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础,并为烷化剂的研究揭开了序幕。2.1.22.1.2氨甲喋呤氨甲喋呤第二个成功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药物是氨甲喋呤,Seeger 等于 1949
5、 年合成了氨甲喋呤并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有明显疗效,而且可使某些滋养细胞瘤病人治愈,因而氨甲喋呤成为第一个能治愈恶性肿瘤的药物。32.1.32.1.3嘌呤拮抗剂嘌呤拮抗剂嘌呤拮抗剂作为抗癌药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Hitchings 等提出了核酸碱基的类似物可能使细胞内核酸合成停止,直到 1948 年对嘌呤拮抗剂概念的突破,发现二氨基嘌呤具细胞毒作用,在体内可抑制 AKR 白血病的生长,但该药毒性大不能用于临床。1951 年他们合成并试验了一百余种嘌呤类似物,发现其中以 6-巯基嘌呤(6-MP)及 6-硫代鸟嘌(6-TG)对小白鼠和移植性肿瘤作用最强。1953
6、 年用 6-MP 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 6-MP 与其它抗肿瘤药物合用可使80%儿童急性白血病获得治愈。6-TG抗癌药的作用较6-MP明显,但毒性较大。近年来 6-TG 与阿糖胞苷合用治疗白血病有明显疗效。itching 等还研究嘌呤拮抗剂的免疫抑制副作用,抗病毒作用,由于他们不断发明了多种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它病症的有效药,于 1988 年获得诺贝尔奖。2.1.42.1.4放线菌素放线菌素 D D放线菌素 D 是放线菌素中提取的一种细胞毒性抗生素,这一发现使一系列抗肿瘤抗生素开发成功,包括丝裂霉素用于胃肠道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光辉霉素用于睾丸癌,博来霉素用于睾丸癌,鳞癌,柔
7、红霉素用于急性白血病,阿霉素用于多种恶性肿瘤。2.1.52.1.5长春花长春花长春花作为观赏植物,民间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亦可用于抗感染。1958年,Noble 等在动物身上进行长春花提取物的药理实验,未发现其降糖作用,但发现了细胞减少剂骨髓抑制作用。1963 年 Johnson 根据上述线索研究了长春花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发现长春碱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一些癌症有明显疗效。在此基础上又人工半合成了长春碱酰胺及失碳长春碱(诺维本),临床上治疗效果又进一步扩大。2.1.62.1.6顺铂顺铂顺铂的发现有奇迹的色彩,1965 年 B.Rosenberg 等在研究电流对细菌生长繁殖4的影响时,
8、通过氧或空气铂电极通电后,可见细菌生长受抑制,而通以氮、氦对抗菌作用消失,分析发现:O、Cl、铂对抗菌作用关系密切,于是在细菌培养液中加入了 CNH4、PC、Cl 试验了一系列铂化合物,终于发现二氨二氮铂(顺铂),不仅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同时对移植性肿瘤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其它方式化合物则无效。于 1972年顺铂用于临床并证明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2.1.72.1.7抗雌激素药物抗雌激素药物抗雌激素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开发亦是很有趣的,百余年前就发现切去卵巢可缓解乳腺癌的症状。50 年代发现切除双肾上腺素或垂体,均可改善乳腺癌的症状。随着雌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化学及药理作用的阐明,才认识到激素在乳腺癌的生
9、长中起的主导作用,雌激素生物鉴定及雌激素受体测定方法的建立,促进了抗雌激素药物研究的发展。30 年代合成了 MER-25 及他莫昔芬。临床应用 MER-25 治疗乳腺癌获得满意效果,但由于其产生的精神症状只得弃用。十年后又进一步研究他莫昔芬的抗雌激素作用,证明它有良好的疗效。目前他莫昔芬已成为治疗乳腺癌有效的辅助用药。2.1.82.1.8鬼臼提取物鬼臼提取物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筛选抗肿瘤植物时发现鬼臼提取物具抗肿瘤作用,因它的毒性大不能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进行半人工合成,终于找到了VP-16 及VM-26,并证明VP-16 对肺癌、睾丸癌、恶性淋巴瘤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研究证明 V
10、P-26 与一般药物不同,其作用靶点是拓扑异构酶,为此类药物研究开发的先河。2.1.92.1.9紫杉醇紫杉醇美国化学家 Wanihh 和 Wall 于 1971 年从太平洋紫杉的树皮中提取一种化学成分定名为紫杉醇,应用X 射线衍生物分析,确定了该药的复杂成分。于1983 年紫杉醇在美国临床试验证明对卵巢癌及乳腺癌等有明显疗效,于 1992 年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治疗,其作用机理与一般抗癌药不同,能诱导和促进微量蛋白的聚合。NCI 研究所所长将紫杉醇誉为近年来发现的最主要的抗肿瘤药物。52.1.102.1.10干扰素干扰素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取得成功,使肿瘤成为医学界内最活跃的研究领
11、域。干扰素是第一个用于治疗癌症的细胞因子,于 1957 年发现,直至 1980年利用转基因的方法才解决了干扰素基因来源问题,加快了临床研究进程,并得到FDA 的批准。白细胞芥素-2 亦是常用的细胞因子,被认为在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调节中处于中心地位。NCI 的 Rosenberg 等发现,用 IL-2 在体外激活细胞产生的 LAK 细胞和 IL-2 联合对多种肿瘤有效,这为肿瘤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用于癌症病人,Rosenberg 等将 TNF 基因转移到癌症病人的TIL 细胞,然后再输回该病人,这样 TIL 细胞可定位于肿瘤,并不断释放 TNF 以杀灭癌
12、细胞。2.1.112.1.11诱导分化治疗诱导分化治疗近年来,在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抗浸润药,抗转移药物等方面亦进行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进展,肿瘤化疗是在姑息性治疗肿瘤中起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逐渐发展成熟,现已成为能够治愈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化疗,使肿瘤细胞消灭,达到肿瘤治愈是肿瘤内科的最终目的。2.22.2现在的抗癌药物现在的抗癌药物2.2.12.2.1抗癌药物种类抗癌药物种类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大约有 200 种,其中以各种癌症治疗为主要适应证的品种在 100 种左右。大部分的药学文献常按药物性质和来源将抗肿瘤药物分为以下九大类:烷化剂,如氮芥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癌 药物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