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教案(2课时).pdf
《第二课教案(2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教案(2课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2 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习目标】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2、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3、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2 2、难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 1 分钟)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 课宋明理学(板书课题)。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二、出示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导入:导入:知识回顾:至汉武帝时,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请认真阅读课本第 7-10 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 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1、阅读书本第 7 页,思考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以及重要意义。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
3、点、影响等方面,归纳二程和朱熹的主要内容。3、以列表的方法,归纳陆王心学。三、先学后教三、先学后教(一)过渡语: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 分钟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三)检测(讨论,对答案)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二、程朱理学二、程朱理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就理
4、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学生: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涵: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理而后物。2、“人伦者,天理也”。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4、“存天理,灭人欲“5、“格物致知”评价: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评价: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教师:就理学的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进行一场课堂
5、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
6、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利轻义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心学:代表:陆九渊、王阳明主要内涵: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心无外物,心外无理”。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探究:探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
7、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四)小结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明确所有问题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五)读书,背答案学生背诵重难点,教师下去抽查。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课时作业补充:谶纬之学西汉末年出现,伪托神灵预言,以之解经述史。由于光武帝相信图谶,谶纬之学在东汉一代大行其道。但谶纬之说,穿凿附会,以之理政决疑,为害不浅。章帝时,曾集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班固写成的白虎通义,系统地吸收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使今文经学逐渐谶纬化。桓谭、张衡等反对今文经,力辟娥纬之学。王充更著论衡八十五篇,破除儒家
8、的天人感应和谶纬的鬼神妖异之说。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 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 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 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 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又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
9、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李翱李翱,字习之,祖籍陇西(今甘肃一带),唐代著名儒学家,理学的先驱。李翱自幼就受到儒学的熏陶。据他后来在复性书中说,自6 岁开始,他就读书,“但为词句之学”。所谓“词句之学”,大约就是章句训诂之类。15 岁以后,他已“志于仁义”,对儒家思想进行独立思考。李翱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今有李文公集18 卷,另有他与韩愈合著的论语笔解 2 卷流传于世。他的思想观点主要集中在复性书、从道论、命解、去佛斋、平赋书、正位、学可进、杂说、答朱载言、论事流表、疏用忠正、疏屏奸佞、疏改税法、疏绝进献、疏厚边兵等文章中。在复性书中,他阐述了一个以中庸为传授中心的“道统”。他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教案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