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docx





《2022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1 2022 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三篇) 2022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七五”普法期末大考之年。 1 2022 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1 1 2022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七五”普法期末大考之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做好“八五”普法谋划为抓手,着力健
2、全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着力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以优异成绩回答好南通发展“四问”,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新篇章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七五”普法讲师团作用,深入基层开展系列宣
3、讲,增强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宪法日常宣传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合普法工作,大力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继续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组织开展 2022 年 “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坚持整体联动,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学习宣传宪法的浓厚气氛。 3.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
4、突出宣传党章及近年来颁布的党内法规。在“七一”前后,通过专题辅导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法治宣传 4.紧扣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加强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以案普法活动,对打击非法集资和网络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案(事)件进行法治解读;开展“法企同行”活动,进一步提高政府、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加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对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加大法治教育和培训力度,大力宣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
5、例。贯彻落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意见,推进家庭法律顾问和法律扶贫微信群建设,为贫困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服务。持续开展“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主题活动,突出抓好公共卫生环境治理,大力加强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与生态环保、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持续推进绿色企业、绿色村居、绿色出行、绿色校园建设。 5.紧扣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重点任务,紧扣疫情检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各项环节,推动传染病防控法律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络、进公共场所。开展
6、“扫黑除恶”“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法治宣传,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和“610”防邪反邪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围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宣传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 保障、资源环境、民族宗教、食药卫生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保障改善民生,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6.紧扣安全生产开展主题法治宣传。组织“学法律守规则、防风险除隐患”专项主题活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616”安全生产月咨询日、“119 消防宣传日”、“122 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加大宣传力度,
7、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落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防范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大力压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7.紧扣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宣传民法,持续深化“美好生活 德法相伴”主题活动,探索开展法治行为实践养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权利义务相一致、公序良俗等法治精神,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 三、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8.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抓住“关键少数”,着力提
8、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各县(市)区和市级机关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深入落实党委(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年终述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按分管业务领域分别明确应知应会法律目录,作为领导干部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基本依据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推动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庭审旁听制度常态化。将宪法法律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持续开展“江海法治讲坛”,各县(市)区每年举办综合性学法报告会不少于 2 次,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心组每年集中学法
9、安排不少于 2 次。 9.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大宪法、未成年人保护、禁毒、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宣传力 度。进一步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继续组织“明礼守法小童星”“崇德尚法好少年”评选,全面提高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结合全省“第二届青少年学法活动周”“学宪法讲宪法”“宪法公开课”等活动,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青少年学法用法的体验性互动性。 10.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治企水平。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动法治教育纳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
10、员和员工的培训课程,加强法务人员和法律顾问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水平。持续推动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企业法治文化品牌。 11.加强特定人群法治教育。引导妇女、老年人、农民工学习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举办第十四届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围绕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改造质量,开展社区矫正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快在村居中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骨干。 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2.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力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作品研发创作,积
11、极调动调配各方资源,分业、分类、分众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法治文化精品,形成若干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成果,组织参加第四届全国“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暨第十七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各地每月定期集中向“法润民生”微信群投放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组织参加第十四届百家网站、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扩大法治文化惠民覆盖面。 13.推动法治文化阵地有效覆盖。严格执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提档升级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推荐参加第七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继续实施“普法邮路通万家”和“法润江海领 航同心”普法连锁店工程,推进普法邮路、烟路等流动阵地建设。推动“沿江、沿海、沿运
12、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充分挖掘法治文化资源,整合相关法治宣传载体,打造法治文化景观集群。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内涵,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 个法治文化精品小镇。 14.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利用重大节日、各类法律法规颁布节点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活动等契机开展法治文艺展演、法治电影展播、法治作品展览等法治文化惠民活动。继续推进“法润江海春风行动”、“美丽人生德法引航”等主题活动,围绕“衣、食、住、行、娱、乐、游”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法治宣传。针对新时期群众法治文化需求,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队”、“江海普法名嘴”、南通籍“中国好人
13、”普法微联盟深入基层传递法治理念、弘扬法治文化。拓宽“法润江海”内涵,针对不同对象组织“法润江海德润校园”“法润江海情暖夕阳”等主题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更贴人心、更聚人气。 五、全面加快法治社会建设步伐 15.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深化“一核四基”(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核心抓手,借力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四个基础平台)法治乡村建设实践,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广“法治道德银行”等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制管理模式,启动基层“援法议事”创建活动,探索开展“两代表一委员”、“
14、两员一顾问”以及村(居)民代表三方“半月谈”活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动态管理,全面审查复核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坚持以基层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域覆盖为目标,切实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由典型示范向区块样板、全域覆盖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主城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 100%,其他县(市)区各有 1-2 个乡镇(街道)实现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 100%,打造创 建区块链,发挥板块引领作用。推荐申报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第十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 16.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15、。全面构建多元规范、有效实施、法治服务、调整修复、信仰培育法治社会建设“五大体系”,积极探索“订立规矩、重塑习惯、涵养法治”的基层治理模式,重点推动行业公约、协会章程、村规民约等“软法”制定和实施,协同相关部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研究,做好第二届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推荐工作。 六、健全“ 323 ”大普法责任体系 17.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明确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深化年度工作报告、联动事项备案督查、普法项目跟进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强化检查督促,加大考核评估,适时组织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活动。 18.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全国 普法 依法 治理 工作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