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pdf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一、主题达标。(24 分)1读拼音,写词语。(9 分)腊八这天,吃着 nng chu()的 l b zhu(),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 n wei()。大年初一,男人们去 qn qi()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 jio ch()、赛 lu tuo()。yun xio()节更热闹,人们 rn fng()bin po(),看花灯,分外开心。2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4 分)(1)花生胶枣贴对联榛子栗子青菜买杂拌儿重阳节戏剧(2)放鞭炮吃团圆饭七夕节黄梅戏穿新衣妇女节京剧(3)清明节中秋节(4)藏戏川剧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2、语。(3 分)1 1/20204读一读,连一连。(3 分)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赏月,吃月饼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5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 分)(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2/2020()(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二、主题探究。(12 分)1填空。(5 分)(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_(2)过年时,碗摔碎了,要马上说:“_。”(3)过年了,吃年糕,
3、寓意_。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5 分)(1)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3 3/2020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3)藏戏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4)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5)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3课外我也积累了很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2 分)_三、主题讨论。(4 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
4、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_阅读大舞台(35 分)四、课文片段阅读。(15 分)4 4/2020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
5、、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和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详写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分)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3 分)(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年。(3 分)A团圆喜庆B福寿满堂5 5/2020C五谷丰登D财运亨通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3 分)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C“玩意儿”指玩具。五、课外阅读拓展。(20 分)端午日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 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
7、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6 6/2020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 12 个到18 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
8、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 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
9、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 30 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7 7/2020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 分)结实健康伶俐灵敏2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和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3 分)3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4 分)(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2
10、)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3 分)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 分)(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 分)8 8/2020_(2)自 2008 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3 分)_
11、习作新视角(25 分)六、习作展示。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450 字左右。9 9/2020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主题训练卷一、1.1.浓稠腊八粥腻味亲戚轿车骆驼元宵燃放鞭炮2 2(1)青菜(2)买杂拌儿(3)妇女节(4)戏剧3 3示例:甜甜香气四溢好吃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尽情4 4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