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知识点内容高考考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知识点内容高考考点总结.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数学知识点内容高考考点总结高一数学知识点内容高考考点总结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 1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 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0 度。范围: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0 时(0,90)k0 时(90,180)k=0 时=0当=90时 k 不存在ax+by+c=0(a0)倾斜角为 A,则 tanA=-a/b,A=arctan(-a/b)当 a0 时,倾斜角为 90 度,即与 X 轴垂直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2 21、圆柱体:表面积:2Rr+2Rh 体积:R2h(R 为圆柱体上
2、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2、圆锥体:表面积:R2+R(h2+R2)的体积:R2h/3(r 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 为其高,3、a-边长,S=6a2,V=a34、长方体 a-长,b-宽,c-高 S=2(ab+ac+bc)V=abc5、棱柱 S-h-高 V=Sh6、棱锥 S-h-高 V=Sh/37、S1 和 S2-上、下 h-高 V=hS1+S2+(S1S2)1/2/3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 h-高,V=h(S1+S2+4S0)/6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 底底面积,S 侧,S 表表面积C=2rS 底=r2,S 侧=Ch,S 表=Ch+2S 底,V=S
3、底 h=r2h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 h-高 V=h(R2-r2)11、r-底半径 h-高 V=r2h/3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V=h(R2+Rr+r2)/313、球 r-半径 d-直径V=4/3r3=d3/6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V=h(3a2+h2)/6=h2(3r-h)/315、球台 r1 和 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h3(r12+r22)+h2/616、圆环体 R-环体半径 D-环体直径 r-环体截面半径 d-环体截面直径V=22Rr2=2Dd2/417、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 V=
4、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3 31.等比中项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使 a,G,b 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a 与 b的等比中项。有关系:注:两个非零同号的实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 G2=ab 是a,G,b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_q(n-1)(其中首项是 a1,公比是 q)an=Sn-S(n-1)(n2)前 n 项和当 q1 时,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为Sn=a1(1-qn)
5、/(1-q)=(a1-a1_qn)/(1-q)(q1)当 q=1 时,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公式为Sn=na13.等比数列前 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an=a1=s1(n=1)an=sn-s(n-1)(n2)4.等比数列性质(1)若 m、n、p、qN_,且 m+n=p+q,则 aman=apaq;(2)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 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4)等比中项:q、r、p 成等比数列,则 aqap=ar2,ar 则为 ap,aq 等比中项。记 n=a1a2an,则有 2n-1=(an)2n-1,2n+1=(an+1)2n+1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指数幂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 C 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 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5)等比数列前 n 项之和 Sn=a1(1-qn)/(1-q)(6)任意两项 am,an 的关系为 an=amq(n-m)(7)在等比数列中,首项 a1 与公比 q 都不为零。注意:上述公式中 an 表示 a 的 n 次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