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共3篇).docx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共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共3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共3篇) 由大文斗范文网会员“dfgfgdf”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感受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1、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对
2、于生活中没有观赏过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步骤 一、片断播放,观感引读 播放23分钟的腰鼓舞片段,调动学生情绪,并在学生的观感畅谈中引入课文。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
3、离。 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二、高声诵读,感知气势 自读、分读、齐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
4、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三、分析内容,理清思路。 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5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5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四、品读赏析,学习句式 1、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意蕴美、情味美。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
5、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反复句式: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有间隔反复,如: 好一个安塞腰鼓!(第13、17、22段三次出现) 有连续反复,如:百十个腰鼓发出的
6、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了隆隆,隆隆,隆隆。(14、15、16段又构成间隔反复) 五、知识拓展 陕北民俗:春节扭秧歌、吹唢呐、耍狮子、舞龙灯 陕北艺术:秧歌、腰鼓、民歌、剪纸、泥塑。 陕北饮食:以杂粮为主,有小米、高粱、荞面、南瓜、红枣、米酒等。 六、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
7、,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配乐朗诵,录成音频。 第2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增强语势的作用。 2、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散文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2、培养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3、体会文章带给读者的感情认识和理性思考。 三、德育渗透点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象力。 【重点、难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贯穿朗读训练,并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
8、中体会和领悟。 2、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教师引导。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 3、讨论分析,把握文章。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并了解有关散文的知识: 80年代的散文侧重于“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唤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方式追求作者的“个性”,简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现”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被称作“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2、播放课件(幻灯片)(图片:安塞腰鼓): 问:有何感觉? 二、重难点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 2、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一边跟
9、读一边在课本上用符号记录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 3、讨论本文的感情基调及朗读技巧: 文章气势恢宏,句子铿锵激越,表现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要有豪情,音韵铿锵有力,细节方面注意摹仿录音,把握重音、音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全文描述了一次看安塞腰鼓的过程。文章由此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设影(课件)显示: 一、14自然段表演前 二、527自然段表演中 三、2830自然段表演后 6、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话,你会用哪个字? “静” 7、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三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塞 腰鼓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