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枣沟头中心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枣沟头中心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枣沟头中心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山东省临沂市枣沟头中心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年山东省临沂市枣沟头中心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5.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坝子农业 D.立体农业26.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 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病虫害较少热量条件好A.B.C.D.参考答
2、案:参考答案:25.A 26.B试题分析:26.青藏高原河谷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昼夜温差大,使作物的病虫害较少,故B 项正确;河谷地区,湖泊较少,故错误;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故错误。【知识拓展】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的区分1、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干旱荒漠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垦宜农地,形成新绿洲。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2、灌溉农业: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在现阶段应发展节水灌溉农
3、业。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3、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禁止发展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A 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图 17 为甲、乙两地
4、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回答1920 题。图 1719.该企业属于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20.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A.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C.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D.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B4.遥感(RS)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利用遥感技术一般不能A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B发现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强风暴雨出现的地区C对洪水、沙尘暴、森林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测D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参考答案:参
5、考答案:D5.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6.下图表示 2000-2005 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 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回答 2425 题。24、造成图中 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25、图中 B 点代表的省(市、区)在 1995-1984 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6、,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青稞 B甜菜 C橡胶 D棉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A7.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 1415题:1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1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4.C 15.A8.读两区域相互联系及发展图,回答图 5假如甲、乙两区域均位于我国,则甲、乙最可能是()A、甲地位于珠三角地区,乙地位于长三角地区
7、B、甲地位于东部沿海,乙地位于中部地区C、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乙地位于京津唐地区D、甲地位于中部地区,乙地位于西部内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9.右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 a 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 13-世界1379680623.221表中人均耕地最小的国家为:()14 题。13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Ab Bc Cd De1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是 (A经度 0向西至 20WB20W 向西至 90WC90W 向东至 90E D20W 向东至 90E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10.读下表,回答 21-22 题:国家或地区耕地面
8、积复种指数谷物单季产量(千公顷)(%)(吨/公顷)美国176950545.8日本3765576.0印度97319872.3中国954671644.5)A 日本 B 印度 C 中国 D 美国22日本和美国的谷物单季产量较高,由于:()A 大农场经营为主 B 以小麦种植为主C 重视科技的应用 D 以温带气候为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C11.右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面。从 X 地到 P地,叙述正确的是A只路经东半球B行进方向为东北C路经东西两半球D行进方向为正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2.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由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
9、,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高原区。读 19601990 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计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6.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A.13 月B.46 月C.79 月D.1012 月7.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A.汛期变快B.全年都快C.全年变化不大D.枯水期变快8.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6.C 7.A 8.C【6 题详解】渭河干流流经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越大,流水的侵蚀作用越强,被带到河流中的泥沙越多,河水
10、含沙量越大,因此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在79 月。故 C 项正确。【7 题详解】河流含沙量越大,河槽泥沙冲淤速度越快,汛期河流流量大,则汛期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快。故A 项正确。【8 题详解】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河水泥沙含量;AB 项错误。下游修建水库,使其上游水面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会加速泥沙淤积;C 项正确。下游疏通河道,会加快河流流速,减小其上游泥沙淤积。D 项错误。故选 C。13.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从春秋时期开始,太湖沿岸人 们利用这种技术,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下图),控制太湖南
11、部灌溉与排水。2016 年 11 月 8 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8.古人选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竹子和木头丰富 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 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19.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 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20.当时溇港大量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 B.年降水量增多、降水变率减小C.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D.地下水
12、量增加,地下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8.D 19.B 20.C【18 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因此,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选D。【19 题详解】溇港南宽北窄,可以起到狭管效应的作用,使得流水出处流速加快,从而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打开泄洪;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开闸放水。据此选B。【20 题详解】当时溇港的建设,减轻旱涝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使用竹、木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植被减少,空气湿度变小;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据此选C。【点睛】本题注意读取
13、材料中的关键词“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太湖平原”等,知道该技术实际是竹木分离的造田技术。14.读我国某著名河谷位置图,回答 1112 题。11有关该河谷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谷位于巨大的向斜谷地B.该地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C.该地夏季气温较其南北两侧均要略高D.该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12下列春晚对联,与图示区域的省区有关的是A.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B.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C.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D.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D15.右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
14、河床对应的剖面图,据图回答 56题5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 Bb 处Cc处 Dd处6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Aa处 Bb 处Cc处 Dd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5.C 6.D16.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单位:mm),完成下面 40-41 题40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变化大B地势高C西南季风影响大D位于背风坡41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4 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B6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C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高D10 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C
15、17.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5.下列关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太阳能、地热、水能资源丰富 B.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C.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D.藏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36.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灌溉农业、河流 B.河谷农业、热量C.绿洲农业、水源 D.河谷农业、地形37.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A.畜牧业较发达 B.长绒棉生产基地 C.地热资源丰富 D.水力资源较丰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35.B 36.B 37.A35.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答案
16、选B。青藏高原南侧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地热资源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边缘处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36.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在一些河谷地带,海拔降低,热量相对较高,灌溉水源充足,多是河谷农业。37.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林芝地区纺织工业发达的优势条件是畜牧业较发达。长绒棉生产基地在我国主要是在新疆。地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较丰富与畜牧业发达关系不大。18.“曹州(菏泽古称曹州)牡丹甲天下”,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菏泽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山东省 临沂市 枣沟头 中心 中学 地理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