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1 目的本管理制度明确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类别、职责、计划、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工作要求,以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有特种作业人员。3 特种作业类别3.1 电工作业;3.2 金属焊接、气焊切割。3.3 起重作业3.4 厂内机车驾驶(叉车、装载机);3.5 锅炉、水处理、水质化验工;3.6 压力容器操作;3.7 登高架设(脚手架工)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4.1 年龄满 18 周岁以上;4.2 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3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
2、具备相应工种的技术、安全知识,参加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4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5 职责5.1 公司各单位须严格执行特种工管理规定,认真审核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资历和素质条件,合理安排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坚持持证上岗,协助安全部做好管理工作。5.2 安全部在公司主管领导的指导下,负责特种工新办证、换证、培训、复训等工作的对外协调(特种工培训部门必须为经国家承认具有一定资质的机构),负责上级指令的传达和落实,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建档和备案,监督持证上岗。6.工作程序6.1 计划和培训6.1.1 每年年底,由生产单位根据特种工作岗位人员的需求,提出次年新增
3、办证人员(具有操作经验的特种工作人员或生产单位定向培训的特种工作人员)名单和特种岗位人数需求计划,上报安全部。6.1.2 安全部把各生产单位上报的定向培训人员名单(储备人员)汇总审核后,向主管领导汇报审批,列入新办证计划。6.1.3 参加特殊工种培训人员,必须具有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基础。6.1.4 参加特种工种培训人员必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参加培训。6.1.5 参加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公司指定的工种和操作类别进行学习,不得擅自更改工种和操作类别。6.2 发证6.2.1 经特种作业相关主管部门培训与考核后,达到合格要求的人员,由上级相关部门核发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6.2.2 公司新聘用人员
4、,原系特种作业人员,且调入后从事原作业工种的,原持有的特种作业证,由生产单位负责报安全部确认是否有效,必须经安全部存档登记备案后,方可上岗操作;6.2.3 持有过期无效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继续从事特种设备操作工作,一律视为无证上岗。624 将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的人员,统计入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统计表。6.3 复审6.3.1 特殊工作人员取得特种作业证后,必须定期进行复审;逾期不审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会自动失效;6.3.2 特殊工作人员的复审周期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审核日期和失效期以资格证书的时限为准;633 公司特种工复审工作,由安全部根据资格证书上的期限,分期制定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 特种 作业 人员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