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新中学校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新中学校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新中学校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四川省德阳市新中学校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年四川省德阳市新中学校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析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分)1.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此河流上游流域发生了某种地理事件,导致该河下游流量过程发生变化(见下图),此地理事件不可能是A湖泊缩减 B城市化 C修建水库 D森林破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 年 11 月 28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2、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3.下图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的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该农作物是()A.甜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玉米10.上图中 A 的数值可能是()A.6 月 1 日 B.5 月 1 日 C.7 月 1 日 D.8 月 1 日11.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在 B 处发生弯曲,表明 B 处()A.地势高 B.夏季降水多 C.夏季气温偏高 D.冬季气温偏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9.B 10.B 11.D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农作物的分布。9.根据图中经纬线可知,此处为我国华北平原附
3、近,该作物5 月 1 日-7 月 1 日收割,应为冬小麦。冬小麦在稍暖的地方种植,一般在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上旬播种,翌年 5 月底至 6 月中下旬成熟。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长城以北为春小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甜菜和水稻不是本区的主要农作物,故 A、C 错误;该区域玉米主要是夏种秋收,时间与图示不一致,故D 错误。10.分析图文材料,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A 北侧紧邻的等值线的日期最可能是6 月 1 日。由经纬度可知,图中 A 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区气温高,农作物收获早。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A 的数值可能为 5 月 1 日,故本题正确答
4、案为 B。11.据图分析 B 处位于我国贺兰山东南部的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冬季受贺兰山的阻挡气温较高,小麦的种植界线偏北。影响冬小麦播种地区的主要因素为温度,B 处向北侧弯曲,说明此地冬季气温较两侧高,适合冬小麦生长过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4.分析下表回答城市一月均温()七月均温()814.94.924.07.819.91.326.7与城市相比,城市七月份均温较低,主要是因为A纬度较高 B地势较高 C阴雨天较多 D受冷气流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5.下图为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89 日 B1011 日 C1314 日 D151
5、6 日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6.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
6、场B.技术C.资金D.交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2.D 3.D【1 题详解】在区域特征中,区域之间界线有实有虚,秦岭淮河线是一个虚拟的界线。区域的划分总是有划分依据的,或单一,或综合,选项 A 是错误的;选项 D 两侧地理差异只能是过渡体现差异,不可能差异显著,所以也是错的;由于 19 世纪 50 年代黄河夺淮,使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实际洪泽湖以东并无淮河干流,所以 C 选项是错的。正确选项为 B,虽无对应的实际河流,但表达的是一个大致的位置。【2 题详解】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显著差
7、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桥梁较少时期)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所以正确选项为D。【3 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所以交通是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所以选D。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1998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8.读下图,完成当海轮在 B 国本土沿海航行时,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A.偏西东北偏东 B.偏东西南偏东C.偏西东北偏西 D.偏东西南偏西参考答案:参
8、考答案:B9.2016 年 7 月 23 日至 9 月 5 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2016 年中国杭州 G20 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是9 月 4 日 9 时 15 分开始。下图示意历届会议主办城市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最忆是杭州演出时,地的时间最接近()A.4 时 B.6 时 C.8 时 D.12 时5.G20 系列会议期间()A.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杭州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C.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D.、昼夜长短变幅相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A 5.C10.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 12-13 题。1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
9、,60EB0,30WC0,120ED0,30E13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0,180B0,150WC150W,180D180,150E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 C1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89 题。8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B.C.D.9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8.A 9.D12.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 6:00 船员在图中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该日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
10、信的是A.地也可能正好日出 B.安徽中学生正在校早读C.我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 D.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8.下图中的四幅图,与处当日轮船桅杆日影在地面上移动方向一致的是A.B.C.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该船顺水航行B.处正值风大浪急C.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地多火山地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7.D 8.D 9.C试题分析:【7 题详解】悉尼时间 6:00 船员在图中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说明1500E 为 6:00,处为 1400E 地方时为5:20,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地位于的东南,已超过日出时间,A 错;1500E 为 6:00 时北京1200E 地方时为 4:00,安徽省的学生不可
11、能上学,B 错;我国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不可能出现极昼,C 错;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为地方时0:00 所以经线,如下图,可见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D 对。【8 题详解】从题目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位于南半球,太阳视运动为东南正北西南,影子西北正南东北,D 对。【9 题详解】轮船驶往印度洋就是从由驶向,经过时为西澳大利亚暖流,顺水,A 对;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南半球夏季,处风浪比冬季小,B 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河流正值枯水期,C 错;地为印度洋板块内部,D 错。1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7 分)(1)此图
12、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特点。各要素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循环名称有:、。(2)图中 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3)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要素决定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整体性大气循环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或地壳物质循环)(2)C(3)气候14.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27E点的海拔可能为来源:学科网 ZXXKA142米 B192 米C98 米 D298米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观察者在 C 处可直接观察到 D处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
13、地资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A15.下图是某地区 19501980年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430 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 2 000 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 500 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530 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 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B 5C16.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地球的热带地区自 1979 年以来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分析了 1979 年至 2005 年间的大气温度卫星数据后发现,南北半球的西风急流向极地方向各移动了 1 纬度。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标
14、志着热带的边缘,因此,如果它们向极地移动,这就表明热带范围在扩大。据此回答若西风急流向极地移 1 纬度,则地球上热带的范围扩大约 110km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将比现在更大低纬度地区升温最明显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降水可能减少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17.下图所示地区某月 1-3 日有锋面气旋过境(气压单位:百帕),读图完成。在 1-3 日 a、b 两城市间的气压差(G)A.G3G2G1 B.G2G1G3 C.G1G3G2D.G1G2G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18.读图 11,回答问题。(10分)(1)美国五大湖地区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6 分)(2)分析机械工业向美国五大湖地区集聚的原
15、因。(4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农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城市经济协作便利,地形平坦。(6 分)(2)钢铁工业发达,原材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企业间)加强协作,降低生产成本。(4分)19.中国的黄土沉积被称为自然环境变化的一本“历史书”。有地质学家猜想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演变经历过由巨大湖泊到林木茂密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综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 题。12.根据上述猜想推断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经历过()A.风力搬运-风力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D.风
16、力侵蚀-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13.人们发现在黄土部分分布区出现了泥层中夹杂砾石层的现象,关于其成因推断可信的是()A.某些年份气温升高,冰川搬运砾石沉降B.某些年份风力强劲,搬运颗粒较大的石块C.某些年份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D.某些年份暴雨季节,山洪携带粗砂石沉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A 13.D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 B C 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D2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四川省 德阳市 学校 地理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