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功和机械能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功和机械能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功和机械能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一位初中生用 30s 从坡底爬上了 9m 高的山坡他爬坡时的功率与下列哪一个最接近()A几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 50kg,体重约500N左右,山坡的高度为9m登楼的功率:B十几瓦C一百多瓦D一千多瓦WGh500N9m150W,tt30s可见,他爬坡时的功率与C 选项最接近;故选 C。P 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在抓举时,两位运动员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1.9m,另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8m。如果他们对杠铃所
2、做的功分别为W1和 W2,功率分别为 P1和 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W1 W2CP1=P2DP1 W2。故 A 错误,B 正确;CD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由上可知 W1 W2,所以 P1 P2。故 CD 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 点以速度 v 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高点 B 后到达最高点 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 A、B、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C vB vAB小球在 A、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 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小球在 A、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D整个过
3、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小球运动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且质量不变,故从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小球在 A 与 B 点的势能相同,故在A 点的动能大于 B 点的动能,C 点最高,故小球在 C 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vC vB vA,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A、B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小球从A 点运动到 B点,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减小,动能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B、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也会对小球做功,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4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 点,
4、到 C 点滑出下落至 D 点,A 和 B、C 和 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 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D 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A 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 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A 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 点的动能D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D 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 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D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 A错误;BA和 C、C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 h,则 A点到 C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 点到
5、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C斜面粗糙,则 AB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 C的速度,所以,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故 C正确;D木块从 B 到 C,因为有摩擦,则C 处的动能小于 B 处的动能,从 C 到 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 点动能大于 C点动能,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D 点的动能,但与 A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故选 C。5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重物在时间 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C拉力 F 的功率为D拉力 F
6、 的功率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MM mMM 2mMght(M m)gh2tA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 G物h Mgh总功为W总G物G动h M mg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 A 正确,B 错误;CD拉力 F 的功率为W有用W总MghMM mghM mP总故 CD 错误。故选 A。W总M mghtt6九年级的小黄同学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教室,所用时间为 30 s。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A1.5 W【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3m,三层高度约为 9m,九年级的同学体重大约为50kg,则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Gh=mgh=50kg10N/
7、kg9m=4500J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B15 WC150 WD1500 WP W4500J150Wt30s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7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的情景,对此过程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C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运动员弓着腰,是为了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答案】C【解析】【详解】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 A 错误;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
8、的减小量,故B 错误;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 C 正确;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D 错误。故选 C。8月球表面有很多陨石撞击造成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关于造成陨石坑大小不一的因素,下列猜测不合理的是()A陨石的质量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陨石的质量越大,在速度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就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故A 不符合题意;B陨石的撞击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时动能就越大,在撞击时做功越多,所以造成的坑会越大,因此这一猜测合理,故B 不符合题意;C被撞处的
9、硬度越大,越不容易形变,相反,被撞处的硬度越小,则越容易形变,所以被撞处的硬度会影响陨石坑的大小,因此这一猜想合理,故C 不符合题意;D被撞处是否在阴影中不会造成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故与之无关,因此这一猜测不合理,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B陨石的撞击速度C被撞处的硬度D被撞处是否在阴影9炎热的夏天海口,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降温,洒水车在水平马路匀速行驶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
10、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详解】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则洒水车的机械能变小。故选 C。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10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 a 到 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 b 到 c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 c 到 d 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 a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从 a 到 b 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施加了力
11、,铅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A 说法正确;从 b 到 c 过程中,铅球虽然运动了一段距离,但运动员对铅球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故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B 说法正确;从 c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铅球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功,C 说法错误;从 a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方向随时改变,故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D 说法正确;答案选 C11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M 相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BM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电动车急刹车,M
12、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中彩旗展开的方向可知,电动车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所以动能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故 AC 错误;B不管电动车是向右加速,还是向左减速,相对车静止的物体M 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故B 正确;D若电动车原是向右加速运动的,急刹车时,车的速度减小或停下,而M 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应向左,才能让M 相对车静止。若电动车原是向左减速运动的,急刹车时,M 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应仍然向右,才能让M 相对车静止,故 D 错误。故选 B。12用水
13、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 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 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 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 48J 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 1m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 2m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 2.4m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 4.8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物体受到的拉力:F=f=10N;根据 W=F
14、s 可知,第一次物体通过的距离S1故 AB 错误;W120J 2m,F110NCD若增大拉力,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 10N;根据 W=Fs 可知,第二次物体通过的距离:S2故 C 正确,D 错误W248J 2.4m,F220N13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 t=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当 t 在 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当 t 在 46s 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中考 物理 易错题 精选 机械能 问题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